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7 05:46:26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靜遠):“那天我從27層往返跑上跑下一共20多趟。轉運完所有病人後全身酸痛……22号轉移完所有病人後,建院93年的老院區第一次在和平年代因為天災停診。”

“鄭大一附院老院區停電,心電監護和備用電池全部耗完,急救科室正在全科用人工呼吸氣囊搶救危重病人,但是也堅持不了多久。”7月20日23時許,這條标注着#河南暴雨互助#話題的微博在網絡上刷屏。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公立醫院,該院河醫院區位于鄭州二七區河醫立交橋旁,緊鄰鄭州市主要河流金水河,由于地勢較低,是此次鄭州暴雨的重災區之一。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1

7月24日,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受訪者供圖

據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河醫院區門診樓負一層、二層、三層為醫院檢驗區域,存放有大量醫學設備,如CT、磁共振等,門診設備損失慘重。

7月20日晚,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全部斷電,幾十台手術被迫中斷。與此同時,院區還面臨斷水、斷網、斷藥以及斷糧的風險。轉移,成為沒有選擇的選擇。在河南省衛健委等部門的協調下,來自全省各地市和兄弟醫院的救護車,甚至大巴車、私家車,都加入了轉運隊伍。

據河南日報報道,從7月21日晚上9點半到7月22日淩晨6時30分左右,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11350名患者基本轉移完畢。7月26日,河醫院區門診、急診、發熱門診全面複工。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2

7月26日,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正式複診 受訪者供圖

被稱為“亞洲最大醫院”的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在過去一周,先後經曆了斷水斷電、轉移病患、停診自救、複工複診。醫生和患者們是如何度過這幾天的?醫院是如何在一天内争分奪秒地轉移了上萬名患者?停診後的120個小時裡院方是如何自救的?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醫院區胃腸外科醫生董新華向央視網記者講述了他這幾天的經曆。在一個半小時的采訪中,董大夫哽咽數次:“真的太難了,我從來沒想過這種場景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3

7月24日,董新華醫生在停診的院區參與搶修。受訪者供圖

以下是他的自述:

20号暴雨那天我沒有手術,中午在家裡,但是因為第二天要做手術,我得提前去跟病人講病情、和家屬溝通讓他們簽字。下午3點左右,我從家裡出發去醫院,我老婆讓我拿一個大傘以免被淋到,那時候已經下得很大了,我走到小區門口時,水已經到了膝蓋。

因為積水太深,我隻好沿着街邊商鋪的台階走,我看到馬路上有抛錨的車輛,我拍了個小視頻發給我老婆,跟她說這傘根本就沒用。我是周口人,來鄭州工作十多年,從來沒經曆過這麼大的雨。

雨水漲得速度非常快,我到醫院時水已經到我的腰了,我能感覺到水下邊有倒在地上的自行車和電動車,因為腿一直磕着碰着。平時從我家到醫院走路的話大概六七分鐘,雖然那天我走得比平時慢了些,但最多也就十幾分鐘,這中間水就漲了幾十厘米。

我們的科室在2号樓27層,我剛進2号樓發現一層電梯前有保安正在拉警戒線,我覺得很奇怪,醫院每天有這麼多急診手術,怎麼可能不讓用電梯?我猜測是某個地方出現了電路故障,我心想說不定過一會兒就能恢複,後來保潔大姐跟我說别等了,沒辦法我隻好爬上了27層。

那天下午我穿着短褲去上班,我們教授看到後還說一個大夫穿着短褲像什麼樣子。那時我們都還認為它隻是一場大雨,沒想到會斷水斷電,更沒想到會出現後面的災難。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4

7月24日,鄭大一附院門前。 受訪者供圖

大概5點多的時候,我正跟同事讨論明天的手術,突然就停電了。我在醫院十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大規模停電,之前停電都不會超過一分鐘。當時教授在門診,我給他打電話問他明天手術還做不做,但是信号非常差,我又給他發了條短信,他回複說等醫院安排。

6點左右,我們決定先查房,那個點外面天還是亮的,病房裡是黑的,不過還能看清楚每張床的病患是誰,但是護士給病人換液體的時候,旁邊得有人用手機打着燈照着。因為有備用電源,心電監護儀還可以使用,危重病人都沒什麼問題。我們科室有130多個病患,我們組有50多個,查完一遍發現大家狀态都挺平穩的,大家都覺得這就是一場大雨。

最近我媽媽因為腰椎問題在我們醫院住院,本來20号她要做手術的,但是斷電後手術也推遲了。那天晚上我去病房看她,出來後在8層碰到了同事,他們正擡着一個剛出手術室的病人回病房,喊我過去搭把手。我們輪番擡着把病人送到19層,路上我聽他們說,這台手術都是打着手電筒做完的。

等我搬完病患後全身都是汗,因為斷水沒法洗澡,我就站在窗戶邊想吹吹風,我看到醫院北門的積水已經沒過了車頂。剛好那會兒有了點信号,我一刷消息,看到了網上最早轉發的那張求助圖片,我才知道我們3号樓一層大堂淹成那樣子了。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5

7月20日,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大面積進水。 圖源網絡

晚上10點多的時候,我在天津的老同學給我發了一條短信,他說“我搞了8年的防汛工作,但是鄭州一小時200毫米的降水量,真是駭人聽聞”,緊接着他給我打電話問我有事沒,但是沒說幾句話就斷了。因為雨實在太大了,那晚我和同事都留在醫院,十幾個人用床墊、被褥和折疊椅擠在值班室過了一夜。

到了21号早上還是沒來電,我們就發現麻煩了。胃腸外科有個特點就是做完手術後病人不能随即進食,得靠輸液補充營養。平時我們每天早上會去一樓藥房取液體,但當時沒電沒網,我們不知道樓下藥房是什麼情況。

因為斷電,電腦系統也癱瘓了,我們隻好一個個地統計今天病人輸液需要用的液體。電梯用不了,大家分了三撥從步梯下樓去取。像卡文營養液、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這種大袋液體,每袋1400毫升,差不多三斤,光是這種大袋就搬了50多袋。為了搬病人的營養液,27層我前前後後往返跑了三四趟。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6

7月21日,正在排水搶修的河醫院區。 受訪者供圖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7

7月24日,各界力量馳援,河醫院區逐漸恢複秩序。

如果電腦系統正常,病人和營養液的信息可以直接打印二維碼。但是因為沒電,我們得手寫标簽,之後再一一給病人貼上。過了會兒,我聽到主任和護士長說有可能要轉移病患,當時我想怎麼可能,畢竟這麼多病人和家屬,好在我們醫院有三個院區,床位比較多。

按照醫院的安排,根據病人病症的輕重程度将病人分為三批轉移。重症、ICU患者乘救護車轉運至受災程度較輕的東院區;普通患者需繼續治療的,在家人陪同下由醫院安排乘大巴車轉運至其他兩個院區或者周邊的兄弟醫院;符合出院條件的普通患者,則由家屬陪同暫時回家休養或者轉回當地繼續治療。

因為手機沒有信号,沒辦法和其他醫院取得聯系,我隻好寫下某個電話,跟患者說“你到了後就直接找他,跟他說是我讓你來的,讓他一定要幫這個忙”,病人真的沒有時間耽擱。我們就這樣和病人一個個地談,光是做這個工作就花了兩個多小時。

電腦系統癱瘓後,沒法給病人辦出院手續,隻能先記下病人的名字、住院号、身份證号、聯系電話,讓病人簽字。然後22号早上,我們又逐一地給這些病人打電話核實,有沒有平安到家、有沒有順利轉院住進去。

其實我們都是在評估完病人的具體情況後,确定他們的身體在轉運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才會去跟他們談。但是有一些患者不理解,認為必須得拆了線才能出院。盡管21号網上的信息已經鋪天蓋地了,但是當時沒網,病人接收不到外界信息,他們覺得怎麼下了場大雨就要趕着讓我們出院?有一個病人在23号回家的路上才知道鄭州遭災了,他還給我發了條短信說大夫謝謝你。

21号早上我在查房時從窗戶看到醫院前面有救護車、大巴車在不停地拉病人。關于轉移病患,院領導針對每個科室和樓層都有安排,輪到我們已經是21号下午5點了。轉運時我們科室全員都上了,不用值班也都趕過來了,還有我們醫護人員的家屬,和一些社會志願者也來幫忙,開私家車運病人、給醫護人員送飯、幫忙擡擔架。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8

7月21日,聞訊而來的大巴車、私家車加入轉運隊伍。 受訪者供圖

胃腸外科病人術後腹部有切口,沒法背,主要是用輪椅和擔架擡。擡擔架下樓,要盡量保持患者平躺,前面兩個人舉着扶手,後面兩個人必須彎着腰降低擔架高度。當時樓梯間有上樓的也有下樓的,再加上擡着擔架轉身不便,在拐角處一不小心就會撞上牆壁或欄杆。

而且路也很滑,從4層開始往下,地上都是雨水和污泥,尤其是晚上天黑後,稍不注意就容易跌倒。所以我們都是四個人擡着,然後前面還得再有兩個人,一邊用手托着擔架,一邊打着手電筒探路。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9

7月21日晚,院區醫生打着手電筒,用被褥緊急轉運病患。 受訪者供圖

後來我從朋友圈看到還有用被褥擡着下來的,四個人拽着四個被角,因為被褥支撐不起來,還得有兩個人在中間托着,以防病患磕碰。有些ICU患者需要吸氧氣,搬運病人的時候還得有人擡着氧氣罐。

那天我從27層往返跑上跑下一共20多趟。轉運完所有病人後全身酸痛,你想想光是爬27層樓梯都累得夠嗆,何況是用擔架、輪椅擡着病人,真的太累了。

我們科轉運完最後一個病人是22号淩晨1點多,當時大多數病人都運下來了。正當我們所有人都站在2号樓下面等待救護車的時候,突然間又下起暴雨,我從來沒想過這種場景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10

7月22日淩晨,“大轉移”還在争分奪秒進行。 受訪者供圖

消防救援車、通信保障車、柴油發電設備、工程搶險車輛擠滿了醫院的通道,院領導都在現場統籌各個科室的情況,他們手裡對講機的聲音就沒有停過。我們院長全身都濕透了,眼鏡也被打濕了,他直接用手把鏡片上的水抹掉,這一幕我永遠都會記得。我不是拍馬屁,我們醫院一萬多名員工,院長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誰,我當時是發自内心覺得所有人都太難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1号晚上9點多,我看到門診樓下有個小孩一直在哭,孩子媽媽抱着孩子哄着别哭,我也是一個父親,我在想這孩子晚上能去哪兒,我給媳婦發微信講了眼前這一幕,突然間就掉淚了。後來淩晨我回到家後刷朋友圈,看到同事們發的那些圖片,瞬間眼淚就又下來了。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11

7月24日,董新華(右二)和同事們打掃病區,為複診作準備。受訪者供圖

我感覺自己很沒出息,一個大男人整天哭哭啼啼。人在天災面前太渺小了,沒有經曆過你永遠無法體會到那種絕望。但是咱們國家确實是強大了,救援速度非常快,還有社會各界的捐贈,這在當時真的是可以救命的。

我這個人脾氣很躁,說話也很直,但是經曆過這次災難之後,我越來越感受到每個人每個行業都不容易。支援我們醫院災後重建的消防隊員,在那麼大的機器轟鳴聲中,還能靠個地方就立馬睡着,他們太辛苦了;還有我們醫院的保潔大姐和保安大哥,幹的活不比我們容易。所以前兩天我媳婦抱怨說家裡還沒水,我就跟她說别再說了。

災難過去後,我們科室還是會有很多手術,我一定要更加注意和病人說話的态度,我相信經過這次事情後我會做得更好。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12

董新華(左二)在同事們查房。

前幾天有媒體采訪時問我當初做醫生的初衷是什麼,我是一個出身寒門的孩子,父母都是農民,當時學醫的想法很簡單,就想着這是個技術活,我掌握這門技術能吃飯,餓不着自己。但是随着我接觸臨床、實習、考研、工作,再到自己單獨做手術,我覺得我們這個特殊群體的存在還是很有意義的。

這次洪災河醫院區受損慘重,22号轉移完所有病人後,建院93年的老院區第一次在和平年代因為天災停診。看到全年無休的醫院熄了燈,心裡好傷感,這是我的根我的家,我不希望它出事。

鄭大一附院水災損失多少(獨家口述暴雨大轉移)13

7月24日,鄭大一附院河醫院區在徹夜搶修。

最近這幾天,我和同事都是在三個院區來回跑,每天早上先到惠濟、鄭東院區查房,然後再去老院區打掃衛生、消殺,我們正在積極自救,期待老院區熄滅的燈早日亮起來。

來源: 央視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