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舒城規劃?來源:環球網曾經,中心城市的燈下黑現象、産業與城市在空間上的割裂成為城市化進程中難以克服的痼疾在新一輪的都市圈化發展中,産城互融、産業協同、平衡發展成為關鍵詞,也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着力點,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未來10年舒城規劃?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環球網
曾經,中心城市的燈下黑現象、産業與城市在空間上的割裂成為城市化進程中難以克服的痼疾。在新一輪的都市圈化發展中,産城互融、産業協同、平衡發展成為關鍵詞,也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核心着力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副部長卓賢認為,在我國進入城鎮化2.0階段後,城鄉人口流動不再是城鎮化的第一動力,這就意味着城市化已經進入到以核心大城市擴張為主要形态的都市圈化階段。
這一判斷在華夏幸福産業研究院的一份報告中,描述的更為直接,“都市圈具備真實有效投資需求、潛在人口增長潛力和經濟要素集聚效率,是實現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有序銜接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
對于中心城市周邊的中小城市和縣級市來說,都市圈是一次實現躍遷發展、脫胎換骨的機會,也是未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所在。
國際化都市圈夢想
在現有的都市圈版圖中,合肥猶如一匹黑馬,表現得尤為搶眼。
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合肥都市圈分布着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蕪湖市、馬鞍山市、桐城市、蚌埠市等8市,是安徽省“一圈五區”新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1月,安徽省發展改革委會同圈内各市組織編制了《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明确了将着力推進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産業發展、開放合作、生态文明、公共服務、城鄉統籌、市場體系等八大領域一體化。
這一行動計劃也明确表達的發展目标,将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深化與長三角都市圈協調聯動,建設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圈和支撐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對于合肥都市圈的八座城市,尤其是後進城市來說,新起點也是起跳點,從過去的獨立發展,到如今的融合發展,平台與格局已經發生顯著變化。
2016年2月,六安市舒城縣人民政府引入社會資本方華夏幸福,已政企合作模式合作開發舒城産業新城,依托區位優勢,立足長江科技轉化中樞、合肥文化休閑高地的發展定位,主動融入合肥,融入合肥經濟圈。
借勢大合肥、聯動長三角。安徽省房地産研究會秘書長汪遠認為,随着合肥都市圈新晉級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份,作為核心城市的合肥必然将發揮更大的輻射力,帶動區域内城市發展。主動融入合肥都市圈的舒城将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新型顯示産業高地
如果說,空間距離的親近隻是一種外在表現,而産業發展的協同互融更像是一種血脈連接。
在《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中,推進科技創新優勢互補、戰新産業協同發展成為實現合肥都市圈高質量一體化的動力引擎。
戰新産業的聚焦點之一就定格在新型顯示産業,特别是發展AMOLED柔性顯示技術成為推動我國顯示産業向價值鍊中高端躍升的重要舉措。
此前的《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搶抓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和中小尺寸有機發光半導體(OLED)柔性顯示發展機遇,超前布局柔性、量子點等顯示技術,到2020年,建成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世界級新型顯示産業集群。
如今,合肥都市圈已聚集京東方、彩虹、康甯等一批液晶玻璃、光學膜、偏光片、驅動芯片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企業,形成國内面闆産能最大、産業鍊最完整、技術水平一流的集聚發展區,一個千億級新型顯示産業集群已然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23日,總投資135億元“AMOLED柔性顯示觸控模組與5G智能終端項目”(即“歐菲精卓光顯産業基地”項目),落地舒城産業新城,達産後年産值将超200億元。
這是舒城産業新城引進的首個新型顯示龍頭項目,填補了舒城在柔性顯示觸控模組及5G智能終端領域的空白,也标志着合肥都市圈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産業集群邁上新台階。
都市圈的産業聚集效應在這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項目進駐舒城的重要推動者,歐菲光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合肥及周邊産業人才充足,産業鍊協同基礎好,市場對柔性顯示屏需求大,歐菲光憑借充足的柔性模組技術儲備、規模化生産能力及優質客戶壁壘,有望獲得合肥周邊面闆廠更多合作機會。”
舒城樣本的加速度
舒城,位于合肥正南30公裡,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過去的行政區隔,讓舒城與合肥之間雖近實遠,落差明顯。
合肥都市圈的确立,舒城由此成為一座節點城市。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舒城的發展加速度已經開始呈現,一舉成為“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
在這一合作中,華夏幸福将為整個區域提供研究定位、規劃設計、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及公共配套建設、産業發展、城市運營管理等全方位服務。
科學的頂層設計成為舒城升級的首要前提。華夏幸福為舒城産業新城制定了積極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的産業轉移,同時主動承接合肥中心城區的産業外溢,引領合肥南部區域産業發展和經濟崛起的産業發展路徑。
作為産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始終堅持“産業優先”的核心策略。在舒城産業新城,華夏幸福将重點打造三大産業集群:光電顯示産業集群,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智能制造裝備産業集群以及相配套的産業生态服務體系。其中,歐菲精卓光顯産業項目的落地,讓舒城在産業界聲名大噪。
除此以外,在舒城産業新城電子信息産業園,鴻岸電子、坎蒂尼精工、精連電子等7家企業入駐并陸續投産。預計到2021年底,園區将實現産值5億元。截止目前,舒城産業新城已累計簽約産業項目79個,總投資約320億元。
在城市建設方面,以面向合肥都市圈為規劃理念,舒城産業新城将規劃“東城西産、一核雙軸多組團”的空間結構,緻力于打造特色産業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态環境優美、兼具旅遊與社區功能的宜居宜業、朝氣蓬勃的“幸福之城”。
如今,在舒城規劃館,可以看見這座城市的未來。從貧困縣到“新一線”,舒城蝶變的故事正在徐徐展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