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湖北淡水魚産量

湖北淡水魚産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1 21:21:48

長江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搖籃,目前已發現的魚類多達435種,特有魚類就有180多種。這些魚類是江中的“精靈”,既與長江的生态相适應,又為豐富國民的“菜籃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1

上世紀50至80年代,長江漁業呈現出一派繁榮興盛的景象,四大家魚、南方大口鲶、圓口銅魚都是漁船、港口常見的靓貨。在各類漁獲當中,還有一種形似鲌魚的長江特有魚類:鳤魚。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2

近年來,鳤魚也被稱為“神秘物種”,因為其野生數量稀少,在很多地區曾被認為“區域性滅絕”,某些水域已經幾十年未見。不過,自“一江兩湖七河”禁漁以來,罕見的鳤魚也開始頻頻現身,種群資源有望再次恢複。

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

據長江網報道,近日科研人員在湖北孝感的府河水域有了新發現,一種珍稀的魚種被成功采集。經鑒定,這是一尾“鳤”,俗稱刁子、麥稈刁、昌刁,從頭到尾全長33cm。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3

這條鳤魚是意料之外的收獲,罕見之處在于發現的地點。據曆史資料記載,鳤魚主要分布在長江的中下遊以及長江幹流以南的湖泊河流中,但是在長江以北,相關記載卻屈指可數,近十年來更是一片空白。

如今,被認為“局部滅絕”的鳤魚突然在湖北現身,這再次表明長江禁漁後水生生物正在快速恢複,生物資源正在悄然發生着變化。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4

有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自2020年以來,長江流域的鳤魚已經多次被媒體報道,發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2020年12月,中科院在長江宜昌江段調查中華鲟的野外資源,意外在漁網中發現了一尾鳤魚,上一次發現還是在2017年。這條鳤魚體長37.7cm,重約437克,尚處于幼齡階段。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5

2021年,“神秘物種”再次歸來。科研人員在洞庭湖考察時,于南縣茅草街水域一次性發現了兩條鳤魚,長度分别為34cm、33.8cm。現場專家感到驚喜萬分,因為洞庭湖水域上一次出現鳤魚的蹤迹還是在20年前。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6

同在2021年,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也出現了一條鳤魚,長23cm,重47.4克,填補了該魚的樣本空白。鳤魚在鄱陽湖也是妥妥的“稀客”,上一次發現是在2012年,中間間隔也将近有十年之久!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7

鳤魚現身鄱陽湖

鳤魚的突然現身絕非巧合,一是和繁殖習性有關,二是和長江禁漁相關。

鳤魚是洄遊性魚類,三年即可成熟,卵子類型和鲢鳙相同,均是漂流性卵,其特點是懷卵量大,繁殖能力強,種群恢複速度較快。

而長江禁漁不僅保護了水環境,也保住了鳤魚的食物資源,比如小魚、小蝦、水生昆蟲等等。禁漁以來,長江野生魚群開始大量湧現,萬州水域一兩百條大魚聚群浮上水面,鎮江段百餘條白鲢“炸水”,安徽蕪湖十裡江灣出現鯉魚魚群……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8

種種迹象表明,長江生物資源恢複顯著,這也為鳤魚的生存創造了充足的食物。

長江瀕危魚種增多:禁漁對生态改善有何作用?

長江是水生生物的基因庫,分布着大量的珍稀和瀕危魚類。根據我國1989年發布的保護名錄,長江中有9種魚類已經岌岌可危,包括大家所熟知的長江三鲟:中華鲟、長江鲟(達氏鲟)、白鲟。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9

到了1998年時,《瀕危物種紅皮書·魚類》出版,長江瀕危物種增加到25種,新增魚種包括昆明鲇、中臀拟鲿、銀白魚等等。

2016年,研究人員又對394種長江魚類進行了調查評估,結果遠遠低于最初的預期,受威脅的物種竟然有90多種,占總評估物種的24%。其中,極危和瀕危物種有63種,鳤魚也名列其中。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10

從曆年的調查可以看出,長江中的瀕危物種在持續增多,這反映出長江生态的惡化。在這些物種中,有一些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的視野,被認定為“野外滅絕”,比如有“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白鲟;也有一些物種處于銷聲匿迹的狀态,在天然水域極為罕見,比如中臀拟鲿、昆明鲇等等。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11

珍稀物種的消失是長江魚類資源的巨大損失,好在長江禁漁及時實施,野生魚群得以休養生息。

10年的保護期可為鳤魚提供2~3代的繁殖機會,6~8齡性成熟的長江鲟則可以繁殖1代,更多的珍稀物種有望通過繁殖壯大種群,從而再次被人們發現。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12

長江禁漁對生态改善意義重大。

首先,禁漁使野生魚免遭濫捕,各種魚類可以自由生長、繁殖,魚的數量和種類必然會增多。

其次,禁漁期間,魚群的年齡結構會更加豐富,既有1~2齡的低齡魚,又有3~5齡的中齡魚,也有10齡以上高齡魚,扭轉了過去魚類小型化、單一化的尴尬局面。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13

再有,禁漁不僅是保護魚類,也保護了長江的生态環境。各種野生魚構成了長江魚類的生物多樣性,其活動起到了穩定生态的作用,比如:鲢鳙攝食浮遊生物,改善水質;鯉魚攝食腐殖質和底栖動物,加快能量流動;鳡魚則捕食中小型魚類,有效控制了魚群的數量,單一魚種難以泛濫。不同食性的魚類各司其職,保證了長江生态圈的正常運行。

長江IBI指數:完整性如何?

長江禁漁的成效究竟如何?不能隻看魚多不多,更重要的是看魚的種類、魚群的結構,以及長江河流的健康度。

如何評價長江的健康度?一個關鍵性的指标就是看長江魚類的IBI指數(完整性指數),從高到低依次分為極好、好、一般、差、極差、無魚六個等級。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14

20世紀80年代,該術語最早由美國的Karr教授提出,很快就成為了各國為河流生态“把脈”的主流方案。在我國,相關調查在2000年以後開始啟動,長江流域是最重要的評估對象。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的健康度深受人們的關注。董哲仁等學者為此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究,通過水質指标栖息地考察水流特性以及水生生物四大方面來考察長江,其中最難的一項調查就是考察水生生物。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15

難就難在水生生物涉及的種類實在太多,不完全統計的結果就有4300多種。以魚類為例,全面調查需要大量采集标本,并進行生物學分類,而有些魚類數量很少,分布狹窄,難以被采集到。而相關數據又恰恰非常重要,背後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16

長江魚類調查:以刀魚為例

盡管困難重重,但我國科學家還是完成了任務。在2008年的評估調查中,劉明典等學者在長江上遊、中遊、下遊分别選點監測,得出的完整性指數卻不容樂觀。

  • 在長江上遊,魚類完整性處于“一般”的等級,三峽水庫在2006~2007年的等級為差。
  • 在長江中遊,魚類完整性為“一般”,湖口站在2006年的等級為“差”。
  • 在長江下遊的安慶、常熟等江段,魚類資源相對豐富,能達到“好”和“一般”的等級。

總體來看,在2008年之前長江魚類的完整性普遍不容樂觀。當時長江的總漁獲量還不到10萬噸,與1954年的43萬噸相比,減小幅度超過80%。而在2011年,長江健康度進一步惡化,漁業資源衰退至“無魚”級水平。

湖北淡水魚産量(湖北出現神秘物種鳤魚)17

如今的長江,魚類的完整性已恢複到何種狀态?我們通過表面觀測可知:魚群确實比禁漁之前增多了,稀有物種正在陸續回歸。展望未來,野生魚的數量和種類還會繼續增多,長江的“新IBI指數”充滿期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