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圍魏救趙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圍魏救趙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22:29:08

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中相當精彩的一種智謀。

它的精彩之處在于:以逆向思維的方式,以表面看來舍近求遠的方法,繞開問題的表面現象,直達問題的根本,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從而取得一招緻勝的神奇效果,令人驚奇!

——此典故出自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

圍魏救趙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孫膑以此名顯天下)1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想一解丢失附屬國—中山小國的苦悶,便指派當時受寵的大将龐涓前去攻打。

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将中山強占了,魏将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一舉雙得。

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将,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隻好求救于齊國,并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

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将,并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膑為軍師領兵出發。

這孫膑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膑,恐其賢于己,遂以毒刑将孫膑緻殘,斷孫兩足并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于見人。後來孫膑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一段關于龐涓與孫膑的舊事。

圍魏救趙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孫膑以此名顯天下)2

且說田忌與孫膑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膑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鬥,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于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

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于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

圍魏救趙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孫膑以此名顯天下)3

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又後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于戰場,龐涓複又陷于孫膑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

孫膑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這個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成語典故-出處

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時(公元前353年) 魏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 。趙國 求救于齊國 。齊将田忌 、孫膑率軍救趙 ,趁魏國都城兵力空虛,引兵直攻魏國 。 魏軍回救, 齊軍乘其疲憊,于中途大敗魏軍,遂解趙圍。"

圍魏救趙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孫膑以此名顯天下)4

成語典故釋義

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現借指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敵方撤兵的戰術。有聲東擊西的意思。

告訴我們要學會用逆向思維的方式看待問題,表面看起來舍近求遠的方法,其實是繞開問題的表面現象,從而在事物的本質上解決了問題,因此取得了一招緻勝的神奇效果。

36計——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

圍魏救趙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孫膑以此名顯天下)5

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争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産之一。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于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于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系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

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語句。

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産。

為便于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賊,

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

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

屋梁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圍魏救趙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孫膑以此名顯天下)6


喜歡請高擡貴手關注,

愛就要分享給朋友圈!

每日一堂成語經典故事課!

弘揚中華智慧,學習成語經典

輕觸指尖請關注“chengyugsh”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