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500餘年《詩經》中有不少關于“琴瑟和鳴”的詩句。2014年,在湖北省棗陽市郭家廟墓地,發掘出早于《詩經》200餘年、距今2700餘年的“琴”與“瑟”。
距今2500餘年的“琴瑟和鳴”
在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不少“琴瑟”的詩句。
《詩·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意思是和妻子間情投意合,志趣相投,就好像琴和瑟之間共同合作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意思是善良美麗的少女,彈琴鼓瑟表達愛意。
《國風·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禦,莫不靜好。”意思是你彈琴來我鼓瑟,夫妻安好心歡暢。
……
後來人們用“琴瑟和鳴”,比喻夫婦(男女)情笃和好,感情融洽和諧。近似的成語還有:琴瑟甚笃、琴瑟和好、琴瑟和調等。
琴瑟和鳴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詩經》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據此推算,《詩經》距今約2500餘年。
距今2700餘年的“琴”與“瑟”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曹門灣墓區郭家廟墓地墓葬進行了發掘。
郭家廟墓地位于湖北省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距棗陽城區15公裡。東距周台東周遺址、忠義寨城址1公裡,西距九連墩戰國楚墓葬群1.5公裡,南臨滾河。墓地總長1500米,面積達120萬平方米。
此次發掘共清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車坑1座、馬坑2座、車馬坑1座,共出土銅、陶、漆木、骨、皮革、玉石等各類質地文物千餘件,其中青銅器800餘件套、玉器86件、漆木器40餘件。有鼎、盤等4件銘文青銅器,見“曾子壽”“曾子□(澤)”等字樣。
根據銘文内容,結合此前曾伯陭墓發掘,判斷此墓地應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國“公墓”。郭家廟墓地發掘,被評為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郭家廟墓葬發掘現場
此次發掘出土的音樂遺物豐富,有瑟、編鐘、編磬、編鈴、建鼓等。琴、瑟均出自86号墓。
瑟長180厘米,寬34厘米,瑟枘是羽人的形象,弦孔和首嶽亦清楚。瑟體扁長以及枘、孔、弦、柱的制作,反映出瑟的設計和制造處于較原始的創制階段。此前我國未發現相對完整的春秋早期的瑟。
琴長約92厘米,寬約35厘米,通體略似高髻人形,箱體整木斫成,髹黑漆,屬于“半箱琴”。琴龍龈處有較深的過弦痕迹,首嶽山嵌入琴體,旁有弦孔若幹。
在以往的考古發掘中,瑟多琴少,琴、瑟同出的時候很少。此次發掘琴、瑟同現,實屬少見。
瑟
【鍊接】
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曆史,屬于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瑟,漢族彈弦樂器,共有二十五根弦。瑟體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體中空,體下嵌底闆。瑟面首端有一長嶽山,尾端有三個短嶽山。尾端裝有四個系弦的枘。首尾嶽山外側各有相對應的弦孔。另有木質瑟柱,施于弦下。
琴瑟和鳴(書法)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楊立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