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儒釋道15句經典句子

儒釋道15句經典句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8 01:30:07
一、引言

道教和佛教,是中原大地的兩種主流宗教,而道教在中華文化中,流傳的曆史更加久遠,是中原的本土宗教。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就有道家,除此之外,還有墨家、法家、兵家,儒家等等。其中儒家經曆的起伏較大,秦滅六國之後,焚書抗儒,到了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才提出獨尊儒術。也是在漢朝,有一種思想傳入,它便是佛教,到了唐朝時期,佛教得到了繁盛。

自唐朝之後,佛教道教和儒教,三足鼎立,《西遊記》描述的便是唐朝的玄奘西行,書中也描述了“儒釋道”三家并行的相關内容。

儒釋道15句經典句子(儒釋道各有一句經典格言)1

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自從佛教進入中國後,經過了一步步的慢慢演化,最後成為三大宗教之一,如今的佛家典籍,更是浩如煙海。例如《大藏經》、《楞嚴經》等等,這些典籍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富有哲理性的名句,有的已經成為了人們的日常用語,例如這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儒釋道15句經典句子(儒釋道各有一句經典格言)2

這句來自《佛說十善業道經》中“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本來意義被誤解了,如今成為了一些良心極壞之人,為非作歹的開罪詞。

人不為己中的為,應該讀第二聲,而是不是讀第四聲,整句話的意思是,人假若不修行自己,不反省自己,不改變自己的過錯,不成為真正的自己,是天地所不能容忍的。

儒釋道15句經典句子(儒釋道各有一句經典格言)3

而不是應該理解成:人不為了自己的利益,是會天誅地滅的。

第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這句來自《道德經》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也時常被人們所誤解。

儒釋道15句經典句子(儒釋道各有一句經典格言)4

人們僅僅從字面上去解釋,簡單地認為,天地是不仁慈的,甚至冷酷到将萬物當成了狗。這個角度去理解,便會覺得老天冷酷無情,自私自利。

其實這句話中的刍狗,指的是古代祭祀時,用稻草紮成的狗。這句話還有下半句,為“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儒釋道15句經典句子(儒釋道各有一句經典格言)5

其實整句話的意思是“天地不會感情用事,所以對待萬物,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切都是一視同仁,聖人也不會感情用事,對待百姓也是一視同仁”。天地指的就是自然界,自然界是不會偏袒任何事物的,一切都是讓自行發展,無論世間萬物如何發展,天地都會包容它們,公正對待每一個個體。

儒釋道15句經典句子(儒釋道各有一句經典格言)6

儒道是相通的,朱熹是宋代的大儒家,他用獨到的眼光,解釋“天地不仁”中的“不仁”二字,認為其實就是“無為”的意思。

儒釋道15句經典句子(儒釋道各有一句經典格言)7

第四、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是儒家典籍《論語》中被應用較為廣泛的話語。其實也被人們所誤會了,人們沒有聯系上下文。以德報怨的原文如下: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問孔子:“如果用恩德來報答别人給的怨恨,這樣可以嗎”。孔子反駁道:“如果用恩德報答怨恨,那你用什麼報答别人的恩德呢?所以,應該用正直來報答怨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從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并不主張“以德報怨”,而是主張“以直報怨”的。然而對于這句話的片面理解,導緻許許多多的“以德報怨”的事情發生,無數的事情證明,“以德報怨”隻能縱容更多的惡行,因為行惡不僅僅不會受到懲罰,還會受到恩惠。

儒家并不是一味地退讓,儒家也是有血性的,當然也要在講原則,講公道的前提下,來懲罰惡行,于是孔子便說“以直報怨”,當然,對于别人的恩德,便隻能用恩德去報答恩德。從整體角度上講,“以直報怨”便是讓惡行付出代價,這樣便不會滋養惡行,才能讓更多的人避免傷害,從這個角度上講,“以直報怨”是一種大善,“以德報怨”是一種僞善。

第五、總結:

無論是儒釋道,其出發點都有一個,那便是善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