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禹與山海經的關系

大禹與山海經的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09:41:01

大禹一生與嵩山關系密切,他繼父親鲧為崇伯,被稱為崇禹。大禹在嵩山一帶治水、受封、建都、治國,見諸于不少史冊。大禹在嵩山一帶影響深遠,不僅流傳下許多傳說故事,地方文獻中有很多記載,而且還有很多祭祀大禹及其妻子的廟宇。大禹治水故事,被鄭州市、登封市分别評為十大曆史故事,大禹還和許由、管仲、陳勝、祭遵、杜密、李颀、劉景曜、耿介、景冬揚等被評為登封的十大曆史名人。2008年元月,嵩山地區的登封和禹州又同時被命名為中國大禹文化之鄉。因此,本文拟就大禹和嵩山的關系作一探讨,并請教于各位方家。

大禹與山海經的關系(大禹與嵩山的淵源)1

一、大禹生長于嵩山

嵩山古稱崇山,又稱崇高山、嵩高山、外方山,大禹的父親鲧是嵩山一帶的部落首領,史稱崇伯鲧,大禹自幼在嵩山地區生長、活動,這應是毫無疑問的。

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雲:高密,禹所封國。”“禹母修己,吞神珠如薏以(上有草字頭),胸拆生禹。”①“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壯未孳,得薏以(上有草字頭)而吞之,意若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脅而産高密。”②“女狄暮汲石紐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雞子,愛而含之,不覺而吞,遂有振,十四月,生夏禹。”③《史記·六國年表》亦曰“禹生于石紐”。一是其父所生,《山海經·海内經》:“帝令祝融殺鲧于羽山之郊。鲧複(腹)生禹”④,郭注引《歸藏開筮》雲:“鲧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做黃龍”,黃龍即指大禹。《初學記》卷22引《路史·後記》載:“鲧殛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這些話的意思是說禹是從父鲧的肚子裡出來的,“鲧腹生禹”的神話是早期人們産翁習俗的曆史折射,是父系社會之初男人們為了樹立自己在家庭中的絕對權威想方設法把生兒育女的功勞據為己有,以便對子女取得正式的親權的反映。一是石頭所生。《淮南子·務訓》雲:“禹生于石”。這則顯然源于遠古“靈石信仰”。

大禹出生地的說法,曆來史家說法不一。現在,最為廣泛和被認可的有兩種說法,一是四川,二是河南。再具體一點,一是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禹裡鄉,二是河南登封市區少林辦“一溜石紐屯兒”。“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生于石紐,其地名痢兒畔。禹母吞珠孕禹,坼副而生于縣塗山。” ⑤除西漢揚雄的這一記載外,《吳越春秋》、《水經注》以及《華陽國志》、《錦裡新編》、《汶志紀略》等地方志書中也都有第一種說法的記載。而司馬遷《史記》等典籍都說記載禹是黃帝、颛顼的後裔,黃帝颛顼長期活動于中原一帶,其父鲧又被封于崇山而稱崇伯鲧,所以大禹應是中原人。《太平禦覽》卷一五五引《帝王世紀》雲:“夏鲧封崇伯。故《春秋傳》謂之‘有崇伯鲧’。”崇地,古今學者均言即今河南登封市嵩山。《史記·夏本紀·索隐》引《連山易》雲:“鲧封于崇。”《國語·周語上》載:“昔夏之興也,祝融降于崇山。”韋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陽城,崇高所近。”《禦批通鑒輯覽》載:帝求能治水者,四嶽舉鲧,帝乃封鲧為崇伯,使治之。鲧乃大興徒役,作九仞之城,訖無成功。”張振犁先生認為禹族就居住在中州的腹地中嶽嵩山一帶,“從考古的發掘來看,嵩嶽陽城(今登封告成鎮)、洛内(左有三點水)、伊内(左有三點水),也都是禹治水和族居的中心地區”。⑥陳剩勇先生在《大禹出生地考實》中認為有關大禹出生地的三種說法中,認為司馬遷的說法影響最大,而“至于揚雄等人‘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也,生于石紐’之說,則顯然是西北羌族的一支遷入四川之後附衍而來的小說家者,非信史也。”⑦另外,嵩山一帶除鲧腹生禹的傳說外,登封的韓有治先生更是經過多年的田野調查,整理了下雨王借屍轉世的傳說,說下雨王附在崇伯鲧夭折的兒子文命身上而得以在石紐屯轉世生還。并且,登封市少林辦少溪河畔馬莊村等六個村莊,老百姓現在還稱為一溜石紐屯。現在,一溜石紐屯附近還保存有大量大禹文化遺迹,如石紐石、禹嶺、息壤崗、崇高山、夏地、東軍地、姚溝、塗窯、少姨廟、少室阙、圪垯奶奶廟、三官廟、禹王廟、禹王溝等。隻是禹王溝,因唐宋以來玉皇大帝信仰興起後在溝口建起了一座玉皇廟,而現在多被稱為玉皇溝。

綜上所述,大禹出生于中原的嵩山一帶,應是普遍的說法。正如席彥召、席雲清在《溯源河洛文化》一文中所說的:“大禹應是嵩洛地區土生土長的部落首領。”即使撇開大禹的具體出生地,鲧封于嵩山一帶,大禹随父鲧自幼生活在嵩山一帶也應是肯定無疑的。

大禹與山海經的關系(大禹與嵩山的淵源)2

二、大禹家居于嵩山

大禹生長于嵩山,那麼長期家居于嵩山則勿庸置疑,《史記@封禅書》載:“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而“禹居陽城”更是史學界普遍的說法,陽城就是嵩山腳下的今登封告成。古本《竹書紀年》載:“禹居陽城。”《漢書·天文志》颍川陽翟縣下注引《世本》,都說“禹居陽城”,大禹家居嵩山的實物證據就是啟母阙。而啟母阙銘雲:“昔者共工,範防百川。伯鲧稱遂,OO其原。洪泉浩浩,下民震驚。禹O大功,疏河瀉玄。九山甄旅,鹹秩無文。爰納塗山,辛癸之間。三過亡入,實勤斯民。同心濟隘,胥建三正。杞缯漸替,又遭亂秦。聖漢湮(左為示安旁)享,于茲馮神。翩彼飛雉,卒(左為山)于其庭。貞祥符瑞,靈支挺生。出O弼(中為隔少耳朵旁)化,陰陽穆清。興雲降雨,OOO盈,甯一不歇,比性乾坤。福祿來歸,柏宥吾君。千秋萬祀,子子孫孫。表碣銘功,昭視後昆。” ⑧這裡,明确地記載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家就在嵩山腳下。禹居陽城的文獻記載很多,而尤以《淮南子》的記載為最典型:“禹治鴻水,通軒轅山,化為熊。先謂塗山氏曰:‘欲饷,聞鼓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慚而去,至嵩山下化為石。方孕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正因了這一記載,而衍生出了啟母石和代姐育嬰的傳說,也正因為此,人們才把大禹和第一個妻子塗山嬌居住地附近的山命名為太室山,把大禹和其少妻塗山姚居住地附近的山命名為少室山。而啟母阙、少室阙及啟母阙上的啟母化石圖、夏禹化熊圖則是這一記載最直接和最形象的物化诠釋。《漢書·武帝紀》載:元封元年,“春正月,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華山,至于中嶽,獲駁鹿(下有四點),見夏後啟母石。翌日,親登崇高……以山下戶三百為之奉邑,名曰崇高。”從陽城縣析出的崇高縣就是登封市的前身。

大禹與山海經的關系(大禹與嵩山的淵源)3

不僅大禹家居于嵩山,如張振犁先生所言,大禹的整個家族也應居于嵩山一帶,其父崇伯鲧自不待言,從其始祖黃帝、颛顼到其子孫啟、太康、少康以至夏桀等也都在嵩山一帶定居和建都。章炳麟《神權時代居山說》中說“夏後所居曰嵩山;夏都陽城,即嵩山所在;古無“嵩”山,但以“崇”字為之,故《周語》稱鲧為崇伯鲧,《逸周書》稱禹為崇禹。”⑨《周書·度邑篇》雲:“自洛内(左有三點水)延入伊内(左有三點水),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也解釋:“夏,中國之人也。”而洛内(左有三點水)、伊内(左有三點水)就在嵩山北麓,而中國即古代以嵩山為中心的中原一帶。

三、大禹治水于嵩山

《漢書·五行志》載:“禹治洪水,錫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大禹治水曆來多被認為是神話故事,可是近年來,根據多學科綜合研究表明,大禹治水是曆史事實,因而大禹治水被評為影響中國曆史進程的100件大事之首。大禹治水不僅為《尚書》、《孟子》、《史記》等古代文獻所證明,而且也為衆多文物和考古發掘成果所證實。春秋時的秦公簋、登封東漢時期的啟母阙以及四川新發現的景雲碑也都客觀地說明了大禹治水的曆史事實。2002年,一件出現在香港的青銅器遂公盨,其銘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使“大禹治水”不再是神話傳說。因為這和《尚書》中“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書序》中“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貢”的記載幾乎完全吻合。存于上海博物館的容成氏簡也明确記載了大禹任司空治水的事實。

大禹與山海經的關系(大禹與嵩山的淵源)4

大禹治水主要是治理江、河、淮、濟四渎流域的洪水,中嶽嵩山南北是黃河、淮河及古濟水流域,黃河的支流伊、瀍、洛、澗,淮河的支流颍河、汝河也發源于嵩山地區,因此有關大禹在嵩山地區治水的文獻資料、治水遺迹及其傳說故事衆多。除上述《淮南子》和東漢啟母阙銘文的記載外,大禹在嵩山一帶治水的記載衆多,《繹史》引《随巢子》雲:“禹娶塗山,治鴻水,通軒轅山,化為熊。”《水經注》雲:“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阙,伊水曆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阙矣。”《竹書紀年》記載:“禹觀于河,有長人白面魚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訖,授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于淵。禹治水既畢,天錫玄圭,以告成功。”《淮南子·本經訓》載:“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導瀍澗,平通溝陸,流注東海,鴻水漏,九州幹,萬民皆甯其性。”《尚書·禹貢》載:“荊河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于河,荥波既豬……又東至孟津,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導河自熊耳,東北會于澗、瀍,又東會于伊,又東北入于河。”從這裡不難看出,大禹在嵩山地區的治水活動是其治水的重要組成部分。趙長海先生認為:“大禹治水的最主要工程均以嵩山為中心地帶,使大河沿太行北流,即今稱之曰禹河故道,是最早有記載的人工幹預河流。” ⑩

《竹書紀年》載:“禹治水既畢,天賜玄圭,以告成功。”即大禹治水成功後,在嵩山北麓的洛内(左有三點水)修壇沉璧,祭天以告成功。《竹書紀年》又載:“十五年,帝命夏後有事于太室。”即舜帝讓大禹祭祀嵩山太室山,這也是在大禹治水成功之後。由此可見,大禹不僅在嵩山地區的黃河、淮河流域治水,而且治水成功後,還在此舉行了一系列祭祀活動,向上天禀告治水成功。

嵩山地區,大禹治水的傳說故事不僅多而且系統,從大禹出生、拜師、結婚、生子、治水、建都,形成了完整的系列故事。因這些故事,大禹治水的遺迹更是星羅棋布,如登封的啟母石、照爺石、軒轅關、禹洞、蛟河、焦山、大河口,禹州的禹王鎖蛟井、汗溝、諸侯山,洛陽的伊阙(今多稱龍門)、禹王池,偃師的水泉口,鞏義的侯地、藏龍洞,洛甯的洛出書處等等。以鞏義侯地為例,因相傳大禹治水和執政的主要助手臯陶、伯益、後稷、契等四人都葬于此而得名,1975年才将此四個冢鏟平,而與四冢緊連的幾個村落千百年來就被稱為東侯、西侯、南侯、北侯。再如洛出書處,位于洛甯縣城西20公裡的西長水村,《周易·系辭》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大禹治水時,洛河中浮出神龜,背負洛書獻給大禹,現在洛甯還存有兩通“洛出書處”古碑,一通是漢魏時期所立,一通是清雍正年間由河南府尹張漢所書、永甯縣令沈育所立。

大禹與山海經的關系(大禹與嵩山的淵源)5

四、大禹建都與嵩山

曆代文獻都有關于“禹避陽城”、“禹都陽城”的記載,1958年前,登封告成南寨門内還有一通“禹避陽城處”碑,可惜後來被埋于牆基之下。“禹避陽城”為大禹建都陽城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大禹建都陽城的原因有四,一是陽城位于嵩山腳下,如前所述,嵩山地區是其生長和家居之地,也可以說是其大本營和根據地。二是嵩山一帶是其受封之地,在此建都可以盡得地利與人和。鲧被封于崇地,禹繼鲧為崇伯,故《逸周書》等書中又稱其為崇禹。大禹治水成功後,堯舜又擴大其封地,《史記·夏本紀》索隐引《系本》載:“鲧取有辛氏女,謂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雲:“高密,禹所封國。”《路史》曰:“禹封高密以處于栎,是為有夏,曰夏伯。”《水經注》曰:“河南陽翟縣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為夏國。是禹以司空受封于夏,故至是改稱為夏後也。”《姒氏世譜》載:“甲子八十一載,封禹于夏,賜姓夏氏。”而高密、栎、陽翟皆在嵩山之陽。三是陽城位居天下之中,既可以“四方入貢道裡均” ⑾,又可“中天下而立以經營四方”⑿。四是大禹治水成功赢得了天下百姓的愛戴和擁護。“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于陽城,天下之民從之” ⒀ “禹之功大矣,漸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諸夏義(無點)安。” ⒁因此,《吳越春秋》中說:“讓位商均退處陽城之南。萬民不附商均,而追就禹之所。狀若驚鳥,揚天駭,魚入淵,晝歌夜吟,登高号呼曰:禹棄我,如何所戴?”

關于禹都陽城,文獻更是多有記載。“禹治水既畢,天賜玄圭,以告成功。夏道将興,草木暢茂。青龍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位。洛出龜書,是為《洪範》。三年喪畢,都于陽城。” ⒂“帝舜薦禹于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避舜之子商均于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号曰夏後,姓姒氏。”⒃《綱鑒易知錄》載:“五十載,禹避舜之子,居于陽城。天下不歸舜之子而歸禹。禹于是踐天子位。”而《史記·封禅書正義》引《世本》雲:“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

根據有關文獻記載與傳說中的禹都陽城、禹居陽城、禹避陽城, 1959年,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旭生先生到登封告成進行過“夏墟”調查,在《1959年夏豫西調查夏墟的初步報告》中,經過大量文獻分析,認為“今告成鎮為古陽城是一種最普通的說法,也是較正确的說法”。⒄1975年以來,文物工作者在王城崗遺址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相繼發現了東西兩座小城遺址、面積30萬平方米的大城遺址以及奠其坑、玉石琮、青銅鬲(上有規字)殘片、白陶等重要遺存。人們通常把“城市、文字、金屬器、禮制器物”等作為文明起源的主要因素,即國家起源的标志。因此,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根據王城崗遺址出土文物和碳14測年并結合多學科的科研成果,表明王城崗二期的年代為公元前22世紀,王城崗三、四期的年代為公元前21世紀,王城崗五期的年代為公元前20世紀,年代值均已進入夏的紀年範圍以内。并根據王城崗遺址的樣本最後确定夏代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左右,基本确認王城崗遺址就是夏代初期的禹都陽城。2001年4月,王城崗龍山文化遺址還入選了“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發現”。

大禹與山海經的關系(大禹與嵩山的淵源)6

五、大禹享祭于嵩山

生為聖賢,死為神仙。千百年來,大禹的功德和精神被人們傳頌,并已潛移默化為一種信仰。與大禹有關的廟宇遍及嵩山地區,即令龍王廟興起,都難以撼動大禹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大禹在嵩山地區得到了廣泛的信仰和祭祀,其信仰表現方式有四種。一是建立禹王廟,直接供奉大禹。明代時,登封知縣傅梅在登封東關創建了禹王廟,傅梅認為:“昔禹避舜之子于陽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陰,皆登封地也。今境内寺觀如林,而禹、益獨未有廟。人殆不知為聖王過化之所矣……乃若大禹功在萬世,至今睹河洛者尚且思之……今訪得東關外有新祠一所,棟宇已具,尚未落成,乃鄉民因職俸深,将轉潛建生祠也……就将此祠改建為禹廟,而以益配之。” ⒅禹州的禹王廟有兩處,一座在城内,一座在城西南禹王山,俗稱拉王廟。洛甯的禹王廟也相當有名,明《河南通志·古迹》載:“禹王廟:在永甯縣西長水鎮。昔禹治水成功,洛書呈瑞,故立廟祀焉。宋淳化四年建。”嵩山一帶人們認為大禹生于六月六,很多禹王廟就此日為廟會,鞏義侯地六月六廟會的規模很大,遠近聞名。

二是敬祀其母親和妻子,登封少林辦耿莊南的圪垯奶奶廟、唐莊鄉屈村的白圪垯廟,又稱為禹母廟、禹母奶奶廟。而啟母廟、少姨廟則分别供奉大禹的兩位妻子,東漢時,分别在兩座廟前建設了神道阙啟母阙和少室阙。武則天封禅中嶽嵩山後,還封啟母為玉京太後,少姨為金阙夫人,并命崔融和楊炯分别撰寫了《啟母廟碑》和《少姨廟碑》。禹州、偃師、鞏義等地還建有啟母神和少姨神的行宮,稱啟母少姨廟或二姨廟。大唐開成四年(839年),鞏縣人馮彥臯看到鄉人長途跋涉到登封祭祀啟母和少姨,往返備受勞頓之苦,于是就出資率衆建了一座啟母少姨廟。而禹州城南柏塔山上的二姨廟又稱禹妃廟,偃師境内,與登封交界的軒轅關下也建有二姨廟。

三是将大禹敬為水官。道教的三官信仰中,以堯為天官,以舜為地官,以禹為水官。而嵩山一帶的人們感激大禹治水的大恩大德,卻别出心裁地将他供奉在中間的正位上。登封城關、告成、唐莊三官廟、君召黃城村、石道後河村、大金店梅村、少林辦左莊村等地的三官廟都是如此。并且還和三官爺弟兄三個的勤奮與懶惰挂起鈎來,現在還有流傳着這樣的民謠:“大懶推小懶,一推兩瞪眼。水官坐中間,天官氣得青了臉。”

四是将大禹敬為水王。嵩山一帶水王廟很多,往往堯、舜、禹或堯、舜、禹、湯并祀。登封君召鄉常寨村、前孟村,大冶鎮沁水村、徐莊鎮廟上村、告成鎮五渡村等地的水王廟都是如此。

另外,儒家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尊為道統聖人,嵩陽書院道統祠内就敬奉堯、禹、周公,而受儒家文化影響,觀星台帝堯祠(又稱冢師殿)内也供奉堯、舜、禹。

綜上所述,大禹的一生和嵩山有不解之緣,其生長、家居、治水于嵩山地區,已勿需置疑。而其建都陽城,不僅使陽城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華夏第一都城。大禹不僅是嵩山的驕子,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人文始祖和立國始祖。

①引自《世本·帝系篇》(張澍卒(左有禾)集補注本)

②引自《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③引自《太平禦覽》卷四引《遁甲開山圖榮氏解》

④《山海經·海内經》375頁,遠方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⑤引自揚雄《蜀王本紀》

⑥張振犁:《中原神話研究》159頁,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9月

⑦陳剩勇:《大禹出生地考實》,《浙江學刊》1995年第四期

⑧呂品:《中嶽漢三阙》39頁,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⑨轉引自《中原神話專題資料》329頁,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分會編

⑩劉白雪、常松木主編:《大禹與嵩山》97頁,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⑾夏松涼、李敏主編:《史記今注》47頁,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⑿引自顧租禹《讀史方輿紀要》卷 47河南

⒀引自《孟子·萬章》

⒁夏松涼、李敏主編:《史記今注》591頁,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⒂張玉春:《竹書紀年譯注》111頁,黑龍江

⒄鄭傑祥主編:《夏文化論集》87頁,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

⒅傅梅:《嵩書》(《嵩嶽文獻叢刊》第一冊),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