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圓明園如何修複文物

圓明園如何修複文物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1-22 08:38:52

日前,圓明園管理處啟動“修複1860”第三期文物修複工作。本期将首次對西洋樓遺址出土的5件西洋紋飾琉璃構件進行修複,再現盛時西洋樓多彩的園林景觀,颠覆大衆對西洋樓目前灰色石刻的印象。

圓明園如何修複文物(探訪圓明園考古工作站)1

圖說:圓明園考古工作站 新民晚報記者潘子璇 攝

位于圓明園北部的同樂園的一個四合院裡,幾名身穿白大褂的文物修複師正在進行文物修複。在文物拼接工作台上,上百片青花文物碎片鋪滿了整整一張桌子。找拼、清洗、拼對、粘接、補配、抛磨、作色、上釉......從早上8點晨光熹微到下午5點天色入暮,在這處靜谧的院落,文物修複師們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比對,一遍遍嘗試,将文物還原到最初的模樣。

這裡就是圓明園的考古工作站。“修複1860”第三期文物修複工作便在這裡展開。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大批的珍貴文物慘遭劫掠焚毀。“修複1860”因此得名。去年5月,圓明園啟動“修複1860”,将圓明園數年來出土的10萬餘枚瓷器碎片重新拼接起來,化腐朽為神奇。“修複1860”第一期完成了青花纏枝蓮瓷繡墩、康熙團龍紋瓷碗等6件瓷器的修複工作,第二期完成雍正青花碗、“地天母”佛像等11件文物的修複工作。兩期工作曆時97天,17件珍貴的文物修複完好如初。

圓明園如何修複文物(探訪圓明園考古工作站)2

圖說:文物修複師在修複文物 新民晚報記者 潘子璇 攝

“修複1860”第三期主要圍繞西洋樓的琉璃構件展開。圓明園文物考古科科長陳輝介紹,西洋樓是一組歐式園林建築,同時也是中西合璧的藝術傑作。其中鑲嵌于建築外部的琉璃是西洋樓中最耀眼的中國元素。流光溢彩的琉璃與西洋樓淺色大理石建築交相輝映,完美地融合了中西方建築風格。1873年,圓明園遭劫掠13年後,德國攝影愛好者奧爾默進入圓明園,用鏡頭記錄了這裡的影像。這些珍貴的老照片和拍攝日記,讓人仿佛進入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

“在大多數人眼裡,西洋樓的主基調是素色的,曆史照片也大多是黑白色,但真實的西洋樓其實五彩缤紛,我們通過修複這些琉璃構件,向觀衆展示西洋樓最美好的一面。同時,修複西洋紋飾琉璃構件将有助于推動西洋樓區域相關研究。”陳輝說。

在考古工作站裡,一位頭發斑白的文物修複師傅穿行在文物碎片中,不厭其煩地指導年輕的修複師們,他憑借多年練就的一雙慧眼,能快速判斷碎瓷片原來的器形,不僅如此,他對待文物修複工作也是很“較真”,他告訴記者,“修複文物每一道工序都得小心謹慎,每一步都馬虎不得,要遵循真實性、最小幹預、可逆性、可辨識性和安全耐久性的原則,往往一件文物要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修複完成。”

圓明園如何修複文物(探訪圓明園考古工作站)3

圖說:王勉向記者講解“修複1860”三期的琉璃構件 新民晚報記者 潘子璇 攝

這位老師傅在業内鼎鼎大名,他就是南京博物院文物保護研究所原所長王勉,在文物醫院,年近八十的他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他的工作桌上鋪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光自制的刻刀就有十多把。“靜心”是他經常挂在嘴邊的話。

記者看到,待修複的西洋樓琉璃構件圖案複雜、缺失範圍大、拼接難度大,對修複工作是一次巨大挑戰。王勉介紹,現在對于琉璃構件的修複大部分都采用回爐複燒的方式,但有一個問題,就是雖然可以燒出結實的新構件,但是琉璃本身的顔色也會被同時燒掉。我們這次将挑戰全新領域,首次嘗試對琉璃構件進行修複,根據初步方案,琉璃構件的修複過程跟瓷器相似,清理、粘接、補配、找平、做色、繪紋飾、上釉……一系列步驟順利完成,才能還原琉璃構件的原始風貌。

圓明園如何修複文物(探訪圓明園考古工作站)4

圖說:“修複1860”待修複的琉璃構件 新民晚報記者 潘子璇 攝

據了解,“修複1860”三期還将修複康熙青花龍鳳紋碗、康熙黃釉纏枝花紋盤、康熙鬥彩水仙靈芝杯、清乾隆青花梵文高足碗等24件瓷器,這24件瓷器均出土于圓明園遺址考古發掘過程中,大部分都沒有分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殘缺、斷裂、污垢,還沾染有膠帶石膏等陳舊的修複材料,已經松動泛黃,這些都會對瓷器文物的修複難度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近年來,圓明園的流散文物逐漸回歸,長眠于地下的文物也逐步被挖掘。随着考古工作不斷推進,圓明園遺址内出土的瓷器碎片高達10萬餘片,包括石刻、琉璃、瓷器等,大部分為清代官窯瓷器,涵蓋青花、粉彩、釉裡紅等20多個釉彩種類。随着“修複1860”的推進,圓明園管理處還将對修複後的文物進行3D掃描,并将信息收入圓明園線上數字博物館,遊客可在圓明園微信公衆号上觀看。(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