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選一取件碼

二選一取件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5:40:31

二選一取件碼? 在快遞行業節後複工的前夕,一份“最後通牒”提前打破了快遞行業的節日氛圍2月4日,菜鳥驿站發布了一則《春節複工注意事項提醒》提醒指出,對于使用第三方收件系統入庫的驿站,屬于違約行為一經發現,菜鳥有權與驿站終止合作,且同一合作主體關聯的賬戶一年内無法再次入駐菜鳥驿站,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二選一取件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選一取件碼(菜鳥的保衛戰)1

二選一取件碼

 在快遞行業節後複工的前夕,一份“最後通牒”提前打破了快遞行業的節日氛圍。2月4日,菜鳥驿站發布了一則《春節複工注意事項提醒》。提醒指出,對于使用第三方收件系統入庫的驿站,屬于違約行為。一經發現,菜鳥有權與驿站終止合作,且同一合作主體關聯的賬戶一年内無法再次入駐菜鳥驿站。

  這份“禁令”一經發出,即被業内認為是直指多多買菜的“最後通牒”。據《北京商報》報道,多多買菜在近期推出了一套“代收點服務系統”,不僅能入庫生鮮,還能收發快遞。

  一位快遞從業人員透露,與菜鳥的系統相比,多多買菜的這套系統不截留取件碼,不對代收點抽傭,也沒有終端品牌,且所有信息均回傳快遞公司。該套系統上線之後頗受快遞公司的歡迎,目前已經與中通、韻達、圓通、極兔等多家快遞公司實現系統打通。

  不難看出,多多買菜上線該系統的初衷是為了方便消費者和快遞公司,但這一舉動卻讓菜鳥驿站大動幹戈,不惜祭出“一紙禁令”,對多多買菜進行封殺,其背後究竟觸及了菜鳥的那根神經?

  菜鳥封殺順豐,牽出“取件碼”之争

  其實,菜鳥對于競争對手的封殺,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2013年,阿裡巴巴牽頭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于社會化大數據物流協同平台。對于阿裡成立菜鳥網絡,劉強東曾在央視《對話》欄目中一針見血的指出,菜鳥本質上是在幾個快遞公司之上搭建數據系統。“說得好聽點,是提升它們的效率;說得難聽點,最後幾家快遞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會被菜鳥吸走。”

  劉強東的評價并不難理解,菜鳥網絡通過淘寶、天貓和支付寶在電商行業的優勢地位,牢牢把控了快遞的單量分配,相當于一把攥住了“通達系”的命門。

  在央視的《對話》欄目中,劉強東還提及隻有順豐一家快遞公司拒絕菜鳥一統江湖,未來也隻有順豐會保持長期的利潤,這也為後來菜鳥封殺順豐埋下了伏筆。

  2017年6月1日,菜鳥網絡同樣通過一紙聲明,封殺了順豐的物流數據接口。聲明指出,菜鳥正在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将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于各種原因并不配合。

  随後,順豐集團發布《關于菜鳥稱物流數據接口暫停的回應》。回應稱,菜鳥單方面切斷豐巢信息接口,是基于其自身商業利益,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隐私數據。此類信息隸屬于客戶,豐巢本着“客戶第一”的原則,拒絕這一不合理要求。

  順豐進一步表示,“将繼續捍衛自身核心競争力,希望所有快遞行業同仁警惕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數據行為。”

  也正是雙方的此次沖突,讓“取件碼”浮出水面。據順豐透露,在2017年3至4月續約的過程中,菜鳥要求所有快遞櫃信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信息無條件給到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給菜鳥(包括非淘系訂單),這是順豐無法接受的。

  一串“取件碼”何以讓雙方大打出手?據業内人士透露,取件碼的背後其實是一盤流量大棋。用戶通過“掃碼取件”,每次取件都可以轉化為一次有效點擊。而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2021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083.0億件,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流量池。

  持續的流量湧入讓變現成為可能,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用戶在掃碼取件後,常常會收到各種各樣的彈窗或頁面廣告。

  此外,“取件碼”的生意不僅關乎電商用戶,也掐住了代收點的脖子。目前,菜鳥對快遞代收點按照“取件碼”的數量進行抽傭,一旦快遞代收點承接了“第三方收件系統”的業務,勢必直接影響菜鳥的傭金收入。

  說白了,“取件碼”之争的背後,其實是流量、數據和變現能力的争奪。菜鳥企圖通過“取件碼”獲取順豐的核心數據,順豐自然不肯就範。

  最終,在國家郵政局的調停下,菜鳥和順豐雙方表面上握手言和,但暗戰從未停止。

  故技重施,菜鳥發出“二選一”通牒

  時隔五年之後,菜鳥封殺順豐的一幕再次上演。2月4日,菜鳥驿站針對多多買菜推出的“代收點服務系統”,直接向代收點發布“二選一”通牒,禁止驿站入庫多多買菜訂單,否則永久清退。

  但與順豐事件不同的是,多多買菜此次推出的“代收點服務系統”,重點是提升自身的用戶體驗,為消費者提供便利,并不涉及菜鳥的數據腹地。

  有消費者表示,“過去,從多多買菜購買商品,到代收點提貨時,經常會遇到取件碼無法從拼多多APP及快遞信息中找到的情況,而是需要用戶現場登陸其他特定的APP進行掃碼取件。

  而有時候,憑着“取件碼”也不一定能取到件。有網友就曾發帖表示,當地的快遞驿站存在“強制掃碼取件”的情況,“工作人員根本不認取件碼”。

  “我們把快遞放到代收點後,消費者有時會打電話‘投訴’沒有收到取件碼,無法取貨。這種情況,我們就成了‘背鍋俠’,因為我們無法自證快件已經投遞成功。”負責上海浦東新區周家渡社區快遞投遞業務的一位快遞小哥表示。

  讓消費者和快遞小哥頭疼的問題在于,代收點、快遞公司都沒有獲知取件碼的權限,取件碼的發達、留存、查詢,隻有菜鳥的後台服務器才有權限。

  而多多買菜此次推出的“代收點服務系統”,本質上就是為了解決“取件碼”帶來的上述痛點問題,并且不截留取件碼,不對代收點抽傭,所有信息均回傳快遞公司。

  不難看出,這套系統不僅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便利,還能提高代收點的收入。一個代收點接入的公司越多,他們的選擇餘地越大,談判能力也會增加。這不但會提升其收入,也會改善競争結構,促進行業長遠發展。

  此外,多多買菜的系統不截留取件碼,所有信息均回傳快遞公司。對于快遞公司而言,這就意味着有機會摘掉菜鳥的“緊箍咒”,所以該套系統一經上線之後,快遞公司喜大普奔,中通、韻達、圓通、極兔等多家快遞公司很快進行了系統打通。

  多多買菜這一舉措雖然同時方便了消費者、代收點和快遞公司,但唯獨砸了菜鳥的鍋,這才招緻了菜鳥的“二選一”通牒。另據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除了多多買菜,菜鳥驿站提防的第三方末端品牌還包括兔喜、媽媽驿站、韻達超市這類快遞企業的末端品牌以及小衆代收品牌如熊貓快收、快寶等。

  “菜鳥明令禁止拼多多的代收服務,帶有很濃的針對性的‘二選一’色彩。”業内分析認為,法律從來沒有禁止一個快遞驿站或者經營網點不能同時與多家平台企業合作。面對競争,平台企業應當将選擇權交給快遞站點,并通過服務創新、模式變革、效率提升、收益賦能,來赢得站點的選擇。

來源:南方網

編輯:楊智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