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009篇原創文章】
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提起有關清明節的詩詞,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千古名篇通俗易懂,讀之朗朗上口,自然家喻戶曉。今天我們不重點講這首詩,而是分享其他3首有關清明的詩詞,也許有的不如杜牧這首出名,但同是值得一讀的好詩。
01《清明》王禹偁(宋)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背景】
作者王禹偁(chēng)是北宋詩人、散文家。因敢于直言進谏,屢遭貶谪。寫這首詩的時候,他正貶居在陝西商州,窮困一時。
【賞析】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無花無酒,捉襟見肘的生活。清明時節本來是可以踏青賞花,放松沉悶的心情,詩人卻隻能閉門讀書。興緻蕭索猶如山野之間的僧侶,斷絕紅塵。
“昨夜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昨天晚上,詩人從鄰居家讨來了新點的火種,在拂曉時,于窗前點燈讀書。
在這裡要說一下“乞新火”的來由。
寒食節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在寒食這一天,禁煙火,吃冷食。所以寒食一過,詩人就去鄰居那裡讨來新火。
這首詩從側面展現了讀書人的清貧生活,俗話說“人窮志不窮”,哪怕是無花無酒,也要刻苦讀書。
02《寒食》韓翃(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背景】
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是唯一以飲食習俗命名的節日。按照曆法,将寒食節定為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的來源是晉文公為紀念大臣介子推,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止煙火,吃寒食。
【賞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春城”一詞點明時間地點,将全城春色盡收眼底。此時,春花凋落,随風起舞,說明已是暮春時節。“飛花”一詞将春意盎然表達得淋漓盡緻,讓人感受到春之盛大熱烈。
春風起,柳樹飄。上一句通過飛花來暗寫春風,這一句便直接通過“禦柳斜”實寫春風。春風無處不在,正是這股湧動的力量,才讓春城有着如此美好的景觀。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傍晚時分,漢宮傳來的蠟燭賞賜給王公大臣,蠟燭散發的縷縷輕煙也飄散到他們的家中。
寒食節這一天本來是禁止煙火,但是王公大臣卻可以點蠟燭,這是詩人對腐朽政治的一種諷刺。
另外,在唐代制度中,在清明節這一天,皇帝才會取榆柳之火賞賜給近臣。中唐以後,宦官勢力龐大,損壞朝政。詩人作此詩,是在表達對當時政治現象的不滿。
03《破陣子·春景》晏殊(宋)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鹂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赢。笑從雙臉生。
【背景】
“新社”即是春社,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以向上天祈禱豐收。有春社和秋社,其中最看重春社。春社的時間一般是在立春後、清明前。
“鬥草”又稱“鬥百草”,是中國民間遊戲之一,一開始屬于端午節習俗,後來逐漸成為節日郊遊的内容。遊戲的規則就是找出一些奇花異草來比賽,最為新奇或品種多者即可獲勝。
【賞析】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鹂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燕子飛來,正是新社之時;梨花凋零,恰逢清明時節。池水中有幾片青綠苔草,綠葉掩映下的黃鹂叫聲隻是偶然響起。柳絮紛飛,白天變得越來越長。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赢。笑從雙臉生。”
在去往采桑的路上,正好遇見東邊鄰居的女伴,笑容美好。讓人懷疑她,是不是昨天做了一個美夢?原來是她今天在鬥草比賽中獲勝,才會如此高興,臉上了充滿了笑意。
清明時節,緬懷先人,踏青賞春,我們在時代的輪換中,傳承着曆史的記憶。一代又一代的歲月,一程又一程的旅途,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過客。等到塵埃落定的那一天,希望我們都能無悔于自己,無悔于人生。
朋友,很高興認識你!看到了這裡,如果覺得有所收獲,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評論和收藏,我們一起分享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好!
我是夢魚兒,一名文字工作者。世間萬物皆是書,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去發現更多的可能!原創不易,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