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姜昆将一個男孩帶回了和妻子李靜民的三口之家。當時男孩已有八歲,嘴裡還叫着姜昆爸爸。
而衆所周知,姜昆和妻子隻有一個女兒——姜珊,彼時女兒已滿十八歲,去到美國留學,妻子李靜民陪同前往美國深造。
在妻女雙雙外出的日子裡姜昆又多出了個兒子,那憑空出現的這個男孩是誰?和姜昆到底有什麼關系呢?
今天和酒叔一起走進相聲大師姜昆的人生!
姜昆和養子
011950年11月19日,姜昆在北京市的一所醫院呱呱墜地,他的父母是山東省煙台市人,姜昆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對相聲方面的天賦。
他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練練嘴皮子,自己表演幾段相聲。父母對此也給予足夠的支持。
上初中時,姜昆不滿足隻是模仿别人的相聲,那個年紀正是創作敏捷的年齡段,他便趁着空閑時間自己寫下相聲段子,雖然文筆青澀但也能看出其中的優點。
十六歲那年,時局動蕩,姜昆如浮萍一般漂泊不定,為了生計他選擇了參軍前往黑龍江,在黑龍江的八年,是坎坷的八年。
搬磚,和泥,敲石頭,挖水井......姜昆所有的農活都幹過,唯獨沒有做過和相聲相關的工作。
1972年,姜昆得到領導指示,被調動到了團宣傳隊,在團宣傳隊聲樂舞蹈的氛圍中,姜昆重新燃起了當文藝戰士的希望火焰。
之後兩年,部隊組織二師的宣傳隊,姜昆幸運地當上了隊長。
此後輾轉又來到兵團組織的晉省彙報宣傳隊,在這裡,他開始正統的接觸相聲。當領導知道他會說相聲時,便安排了師勝傑和他搭檔。
師勝傑是專業相聲演員,是他發現了姜昆在相聲方面的天賦,并且和他一起發揮才能。而那以後,姜昆歌不唱了,舞不跳了,樂器也放棄了,開始專攻相聲這一門,并迅速名噪黑龍江。
1975年時,部隊組織選拔人員參加文藝彙演,姜昆被選到黑龍江代表隊,勤勤懇懇準備了半年後,姜昆随隊到了北京參加全國曲藝彙演,才華橫溢的他憑借自己過人的實力成功跻身專業相聲演員一列。
就這樣,姜昆正式留在了北京,并且拜在馬季門下學說相聲。
學藝兩年後,他作為最年輕相聲代表,随同參加了當時的全國“第四屆文代會”,會上姜昆優秀得體的發言為他搏得了一衆掌聲,姜昆的才華和實力讓他在衆人中脫穎而出,之後有幸被選為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
但真正讓姜昆揚名的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晚會。
1983年,中央電視台準備舉辦一場晚會用來迎接新年,那就是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經過層層選拔,姜昆成為主持人天團的一員。
從那以後,姜昆開始了一路高升的曆程,接連主持過七年春晚,并且先後當選了中國曲藝家協會的副代表、中國廣播說唱團團長的職務,中華青年聯合會代表、中華曲藝學會會長等等等等。
同時作為中國第八代相聲傳人,他開始履行抗大旗的職責。由他創造的笑料新穎豐富,極具欣賞價值。這高超的藝術表現,使他獲得了中國唱片界榮譽獎,諸如此類榮譽數不勝數。
2022年虎年春晚剛剛落下帷幕,時隔5年,姜昆和搭檔戴志誠再次出現在春晚舞台,給觀衆帶來相聲《歡樂方言》,還是那個配方,還是相同的味道。
不可否認,姜昆是非常尊重并且擅長傳統相聲,他所創作的新相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他始終發展傳、承傳統相聲,始終把說相聲和說好相聲放在第一位;盡力诠釋着“德藝雙馨”。
而至于姜昆能不能成為相聲界大師?這些都得留給後世評說。
02我們雖然就此了解姜昆事業上的點點滴滴,但要提起姜昆和妻子靜民的相遇,那要從1978年,兩人在去往東北的火車上共同做宣傳的時候說起。
當年姜昆在奔馳的火車上組織宣傳活動時,與文靜内斂的姑娘李靜民搭檔一起,面對這位容貌秀美質樸單純的姑娘,姜昆與她連續合作演唱了多首歌曲,他們兩人默契的合作,博得大家的熱烈掌聲。
火車上的合作,讓人很難不對這個善良美麗的姑娘産生好感。
獨自一人時,李靜民大方美麗的身影時常出現在姜昆的腦海中,而李靜民在與姜昆短暫的相處中,目光逐漸被這個熱血豪氣的青年所吸引。
合作結束到達建設兵團時,遺憾的是兩人沒有分在相同連隊,因此他們不能經常見面。
可在那個車慢馬慢郵件慢、一生隻愛一個人的年代,距離條件的限制沒能斬斷姜昆和李靜民的這段緣。
他們兩人始終思念着對方,記挂着雙方,最終思念戰勝了距離,二人也成為了彼此的戀人。
當時姜昆在建設兵團的生活算得上是艱難困苦,但即便是在姜昆處于最窮困潦倒的時刻,李靜民仍舊不離不棄,毅然與姜昆并肩向前且相互扶持共進退。
後來在姜昆的頑強進取不懈努力下,他創作編演的相聲作品《林海紅鷹》一炮打響,各種贊揚傳入耳中,各界贊歎此作品影響力之大,最終姜昆被中國相聲界大師馬季先生這個伯樂相中開始教導提攜。
經過層層努力,姜昆終于回到了北京,而且踏進了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的專業大門。
兩人在北京經過十年的愛情長跑後,姜昆和李靜民終于領證結婚了。
婚後生活和他們預想的差别不大,女主内、男主外,李靜民把家庭照顧的井井有條,姜昆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他們的婚姻依舊穩定,從沒出現過任何負面的新聞,因此他們也被稱之為一對業界的模範夫妻。
婚後第二年,姜昆的女兒姜珊出生了,一直以來姜昆都對女兒保護的很好,可姜珊完美的繼承了父親的藝術細胞,年僅13歲就登上了央視元旦晚會,随後更是和張雨生一起演唱了歌曲《我的未來不是夢》。
姜珊
那一年的姜珊紅遍了大半個中國,可年少成名也有弊端,姜珊用于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少,成績一落千丈。
看到這個場景,姜昆給女兒下了死命令——必須專心讀書,遠離娛樂圈。
03享受過鮮花掌聲的姜珊根本不願意舍棄這一切,父女倆意見産生了分歧,可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1994年,姜珊被父親強行送上飛往澳大利亞的飛機。
原本姜昆想讓女兒過上安穩的生活,可姜珊并沒有輕易放棄從前的榮耀,在外兩個月後,姜珊偷偷的回到了北京。
看着從天而降的女兒,姜昆氣的臉色煞白,劈頭蓋臉的把女兒罵了一遍,随後就給她定了當晚的飛機,親自護送她返回澳大利亞。
從那以後,姜珊和父親賭氣不再回國,1997年,姜珊高中畢業後直接選擇了美國一所名校,母親和她一起生活照顧着她。
可父女之間哪有真正的仇?姜珊一直在等一個和父親和解的機會,等啊等啊,和解的機會沒有等到,她卻憑空等出來一個弟弟......
就在姜珊十八歲這年,姜昆竟然往家領回了一個不到十歲的小男孩。
那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1998年時,當時的姜昆還擔任中國廣播說唱團團長,他帶領同事一起前往北京社會福利院,舉行了送溫暖活動。
這項活動中,他們每人要選擇一個孤兒接回家和家人一起生活一個星期,讓孩子感受一下家庭的溫暖。
分配給姜昆的孩子是一個六歲男孩,據福利院院長描述:小男孩剛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遺棄到了福利院,由于體弱多病加上性格軟弱經常被其他孩子欺負,他瘦成了皮包骨頭,頭發幹枯發黃,唯有一雙烏黑發亮的大眼睛在臉上顯得格外突出。
當姜昆問及小男孩姓名時,
“叔叔,我叫謝譚。”稚氣的童音讓姜昆對他多了一份耐心。
做了父親的姜昆看着瘦瘦小小的小孩子,内心深處充滿了憐愛,想起自己的女兒從小衣食無憂,擁有開心的童年也有父母的陪伴,謝譚隻能在福利院孤苦無依,姜昆的心霎時間似乎被螞蟻紮了一下。
再想到自己的女兒遠在大洋彼岸,和自己有很深的誤解,姜昆心中的愧疚都轉換成了愛,他為了讓謝譚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父愛,幾乎任何事兒都要親力親為。
無論下班有多晚有多累,姜昆都親自給孩子洗澡,為了補充營養,下了班以後還常給小謝譚熬他愛喝的百合蓮子羹,盡管那時的蓮子并不便宜。
晚上姜昆還帶着孩子睡在一個被窩裡給他講故事,這讓小小年紀的謝譚第一次體會到父愛是什麼感覺。一個星期的點點滴滴,足以讓姜昆喜歡上這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自從女兒出國留學之後,家裡一天到晚空蕩蕩的,就剩下了他和妻子李靜民,小謝譚的出現,正好可以給冷清的家裡帶來生機和活力。
這樣的想法讓姜昆萌生了收養小謝譚的念頭。但姜昆擔心妻子李靜民會不同意,可面對這麼可愛的小謝譚,姜昆相信妻子一定會被小謝譚的乖巧所“收服”。
第二天,姜昆帶着謝譚來到了民政局正式辦理的收養謝譚的手續,并将孩子的名字改為了姜河。姜昆并沒有告訴妻子,他決定先斬後奏。
姜昆、姜珊
04半個月後,姜昆開車去機場接妻子,在路上就把收養姜河的事情告訴了他,妻子聽後一邊生氣,一邊埋怨姜昆,為什麼不經過她的同意就擅自做主,畢竟這收養一個孩子是大事,怎麼能這麼随便。
姜昆暗自思索,一邊開車,一邊把姜河悲慘的身世告訴了妻子。回到家後,從小看慣了臉色的姜河也猜透了大人的心思,為了讨好媽媽,他整天圍着李靜民轉。很快姜昆夫婦都接受了這個小男孩兒。
此時的姜昆也終于有了和女兒說話的“借口”,他借着介紹弟弟的名義和女兒述說了這些時間來内心的痛苦,以及他的真實想法。
他和女兒約定:“現在把文化基礎打牢,等到你20歲,爸爸一定支持你進演藝圈。”
姜珊也擦幹眼淚接受了父親的約定;對于弟弟姜河,姜珊和他非常投緣,姜珊知道自己常年在外,家裡有弟弟陪着父母她也更加放心。
确實,家裡有了姜河之後,姜昆夫婦忙的不可開交。
到了上學的年紀後,姜昆把姜河送到了小學裡,但讓他苦惱的是,姜河成績平平沒有在學習方面展現出稍稍天賦,他對學習并沒有很大的興趣。
學習不好再加上經常惹事,姜河在學校就是刺頭一般的存在,帶班老師經常三天兩頭向姜昆告狀,為此姜昆多次批評、教育過姜河,但一直未見成效。
後來在牛群的建議下,姜昆開始挖掘兒子的興趣所在,比較姜河的愛好和個性後,姜昆和牛群決定讓他學習雜技。曾經姜河隻從電視上看過演員們的雜技表演,但沒想到真正鍛煉起來卻是如此痛苦。
好在有父母姐姐的開導,姜河還是堅持了下來。
2003年,姜昆還鄭重地告訴姜河,希望他能在雜技表演中融入相聲的元素,把相聲藝術和和雜技表演相結合,這樣才能夠推陳出新,受到觀衆的喜愛。
于是次年的北京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父子兩人同台亮相。姜昆表演相聲作品,姜河表演雜技空中轉盤。演出結束後,姜昆都要把姜河隆重介紹給閑談候場的朋友熟人們:“這是我兒子,雜技演員”,話裡滿是驕傲與自豪。
2005年時,姜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終于成為一名專業雜技演員。然而盡管姜昆夫婦對姜河關心愛護甚至超過親生女兒,作為孤兒,姜河也感受到了一般孤兒難以奢望的家庭的溫暖。
但他心裡還是埋着一顆找到親生父母的種子,他想過他的親生父母到底是誰?他們在做什麼工作?生活的還好嗎?
05随着年齡一天天增長,尋找親生父母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但怕姜昆夫婦傷心。姜河一直沒敢把這個念頭表露出來。
可多年以來,姜昆又何嘗不知道兒子的想法,試問哪個孩子不想見見自己的親生父母,不想問問為什麼被遺棄。
于是為了滿足兒子的心願,姜昆動用了自己所有的人脈。根據北京福利院提供的線索,經過了多方的查找,但可惜的是并沒有找到姜河的父母。十多年過去了,姜河也斷了尋找新生父母的念頭。
這件事在姜昆從藝的三十多年裡,知道的人并不多,我們隻知道他是著名的相聲藝術家,創作了上百段相聲作品,享譽國内外。
如今的姜河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幸福美滿,更能體會到姜昆和李靜民當初的付出,如果不是他們,就不會有自己光明的未來。姜河也主動承擔起他們的晚年,以實際行動來報答二人的養育之恩,他的孝順甚至比許多親生兒子做的還要好。
作為遺孤的姜河和姜昆的相遇是姜河一生最幸運的事兒,他遇到了無私養育自己,勤懇培養自己的姜昆和李靜民,但姜河夫婦又何嘗不是幸運的,這是一種雙向的選擇,也是一種雙向的奔赴。
而姜昆的親生女兒姜珊早在十五年前也放棄了國外的工作,回到了北京回到了父母身邊,她和父親的約定也不是沒有實現,姜昆曾想幫女兒進演藝圈。
但姜珊成熟了,她知道唱歌不能作為自己一輩子的事業,最終她選擇和丈夫成立了一家影視制作公司,成為忙碌的普通人。
人到中年,姜珊終于明白了父親的苦心。
如今姜昆和妻子過着平淡的生活,有一雙兒女承歡膝下,身處如此和美圓滿的家庭,祝福他們一家人能夠永遠的幸福生活在一起。
也祝願屏幕前的你,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合家歡樂!
文|水噸噸
編輯|酒叔
圖源網絡,侵删
或許你還想看往期精彩:19歲登春晚,33歲喪父,53歲婚戀成謎,張也如今怎樣了?
朱潔:嫁給身高1米2的袖珍醫生,堅持不生孩子,如今被寵成公主
20年來守護着4兄妹,最後卻一個都沒留下,何炅老了,都結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