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脾虛的症狀,隻不過很多人都不清楚脾虛到底是個什麼問題,隻有去看中醫的時候,醫生才會告知身體出現的不适是因為脾虛引起的,但是兩個脾虛的人,症狀可能不一樣,應對方式可能也有不同,歸根到底是因為脾虛的等級不同。
有人就好奇了,脾虛還分等級?沒錯,脾虛,一共分為六個等級。
脾虛的等級
中醫将脾虛按照不同的症狀,以及嚴重程度,将脾虛一共劃分了六個等級,分别是脾氣虛、脾陽虛、脾陰虛、脾氣下陷、脾不統血證以及脾虛濕滞。
不同等級的脾虛也有不一樣的代表症狀,按照這些症狀,可以對照找出自己目前是處于哪種脾虛等級。
不同脾虛的症狀
1.脾氣虛
脾虛的初級等級就是脾氣虛。脾氣虛的典型症狀是胃口會變差,這不僅是因為由于脾虛導緻體内輸送水谷精微的效率變低,導緻胃口差,而且脾氣虛的人吃完飯後會出現腹脹感,這也是導緻胃口變差的原因。除此之外,脾氣虛的人還會出現面色變黃、神情疲倦等症狀。
2.脾陽虛
當脾氣虛升級為脾陽虛的時候,除了腹脹胃口不好之外,還會出現四肢怕冷、脈遲無力的症狀,這是因為體内的陽氣虛弱,人自然會感覺寒冷。
3.脾陰虛
脾陰虛的人則與脾陽虛的人呈現出相反的症狀,陰虛則陽盛,體内有熱,表現出來的則是手足心熱、口舌幹燥,而且這種脾虛還會導緻大便秘結、經常出現便秘。
4.脾氣下陷
脾氣下陷者出現的就不僅僅是腹脹,而是腹部墜脹甚至脫肛,這時候人更是神情倦怠,少言少語,而且還會出現腹瀉不止的情況。
5.脾不統血證
如果脾虛到了脾氣下陷還沒得到緩解,那麼就會繼續發展成脾不統血證,這時候,除了“标配”的脾虛症狀之外,最典型的症狀是尿血、便血,女性脾不統血證的表現則是月經過多,此外,還會出現氣短頭暈、失眠多夢的症狀。
6.脾虛濕滞
脾虛濕滞是由于脾虛的時間太長,導緻運化水濕的功能停滞,進一步妨礙脾的運化,會出現四肢困重、厭食、面色萎黃等症狀。
不同等級的脾虛,中醫的應對方法也是不同的,應該确定脾虛的等級再進行治療。
不同等級的脾虛如何治療
1.對于最初級的脾虛,一般選擇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灸等中草藥,加強脾的功能。
2.脾陽虛則要驅寒氣,這種症狀的脾虛患者可以食用驅寒性藥材,例如幹姜便可以驅除寒氣。
3.針對脾陰虛,中醫建議使用天冬、麥冬、丹參、生地進行治療。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