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說說遞延所得稅,不知道大家對遞延所得稅了解有多少呢?為什麼會産生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在會計科目中分幾種?什麼情況下不确認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的相關會計分錄應該怎麼做?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什麼是遞延所得稅?
簡單來說,字面意思就是本該這期交的稅,延長到以後的時間了,當應納稅所得額與利潤總額出現差距的時候。
(二)遞延所得稅在會計科目上分為哪幾種?
遞延所得稅分為遞延所得稅資産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涉及的是時間上的差異問題,不是永久性差異問題。
(三)遞延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産
貸:所得稅費用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在資産負債表日,确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産
借:本科目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2、資産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應有餘額大于賬面餘額的按差額确認
借:本科目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3、資産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應有餘額小于賬面餘額的按差額确認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貸:本科目
4、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形成暫時性抵扣差異,應在購買日确認遞延所得稅資産
借:本科目
貸:商譽
5、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遞延所得稅資産
借:本科目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在時間差額完全消失之後,本科目的餘額為零,想了解更多相關的會計知識,多多關注會計網小編吧。
來源于會計網,責編:小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