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寒露”節氣後,表明已經入深秋,北方早晚開始有冷的感覺了。不過在嶺南,這個節氣早晚涼爽,中午卻依舊炎熱,而且幹燥是少不了的。此時,稍不注意着涼就很容易咳嗽。
中醫認為,肺易受邪,不耐寒熱,固有“嬌髒”之稱。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呼吸胸外科主管護師鄭小英表示,在寒露節氣之後,要注意适時、緩慢增減衣服,以防感冒;早晚喝水,補充足夠的水分;飲食上多吃白色的食物,像白色的蘿蔔、蓮藕、銀耳等以潤燥養肺。
專家還提醒,如果出現咳嗽,需對症治療,切勿随意服用鎮咳藥物。中醫認為,不同的類型的咳嗽,症狀不同,處理方法也各異。
杏仁潤肺止咳
1.外感寒咳
誘因:多因受寒引起,咳嗽吐稀白痰,鼻流清涕,打噴嚏;同時伴有頭身痛、發熱怕冷、無汗等現象。
食療:(1)杏仁10克、生姜5片、白蘿蔔100克水煎服;(2)紅糖姜棗湯也可以治傷風咳嗽: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以水三碗煎至過半,服後出微汗即愈,該湯有祛風散寒的功效。
2.外感熱咳
誘因:凡感受外熱或肺内有熱發生咳嗽,症狀常常為咳吐黃稠痰,但不容易咳出,口幹,咽喉部幹燥疼痛。
食療:(1)北杏仁10克、枇杷葉15克、蘇葉15克、蜜棗2粒加适量水文火炖煮30分鐘即可;(2)鮮梨500克、貝母末6克、白糖30克。将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川貝母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止咳作用
3.燥咳
誘因:多發于秋天氣候幹燥的時候,咳嗽時幹咳沒有痰或痰少而稠粘,不容易吸出來,鼻中幹燥,咽喉發幹。舌苔薄黃,舌尖紅。
食療:可取新鮮熟木瓜一個,去皮蒸熟,加少量蜜糖吃。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祛痰
4.痰咳
誘因:咳嗽氣粗,痰多稠粘,喉中呼噜呼噜作響,胸中作悶,舌苔白膩。
食療:(1)薏米30克,陳皮10克煮粥食用;(2)蜜餞柚肉平喘化痰:鮮柚肉500克、蜂蜜250克、白酒适量。将柚肉去核,切塊,放在瓶罐中,倒入白酒,封嚴浸悶一夜,再倒入鍋中煮至餘液将幹時加入蜂蜜,拌勻即成,待冷,裝瓶備用。有潤肺、止咳、化痰作用,能治咳嗽痰盛、老年咳喘等症狀。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圖/視覺中國
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