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溪 王志淩 攝
中華鲟落戶鐘山橋水庫 王詩琦 攝
工人正在打包魚子醬 黃起青 攝
青山蔥茏,瓜果飄香;秀美村莊,民生殷實……盛夏時節,行走周甯鄉野間,隻見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鋪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意境直撲胸懷。
從立足本地發展特色産業,到環境整治讓鄉村更有“看頭”,再到組織引領崛起“人才高地”……周甯正凝聚各方力量,精心培育鄉村振興這顆“種子”,讓其在這裡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近年來,周甯縣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作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周甯縣委副書記陳何興說,在鄉村振興進程中,周甯縣堅持五大振興聯動,突出“8 1 電商”産業振興,發揮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指導員、科技特派員三支隊伍力量,注重“一革命、四行動”典型示範帶動,強化黨建引領等,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周甯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産業振興村民的錢袋鼓起來
時值百合花盛放季節,在浦源鎮的延周花卉基地裡,數百畝百合花或含苞待放或花團錦簇,微風襲來、花香陣陣。
6月17日,記者在基地看到,工人們正忙着采收、分揀、包裝百合,準備銷往廣東等地。據介紹,該基地共有花卉種植面積400多畝,以百合花和小菊為主,其中百合花年産量達200多萬枝。
“百合花喜涼耐寒,屬于冷涼型花卉,在周甯,可以實現錯季生産、持續供花。”該基地負責人楊曉鵬告訴記者,百合花産業的發展,不僅拉動了當地鮮花銷售,也帶動了當地40多名村民就業,成為周甯高山冷涼花卉産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朵朵絢爛綻放的鮮花、一個個蓬勃發展的花卉基地,為山城周甯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17家花卉企業,種植面積共2500畝,産值達9000多萬元……經過幾年的發展,周甯花卉苗木産業從無到有,已茁壯成長為該縣支柱産業之一,不斷煥發着美麗新活力。
鄉村振興,産業先行,這在周甯已形成共識。該縣立足豐富的資源優勢,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圍繞“8 1 電商”特色産業,按照“五化”要求,全力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農業農村改革、農業人才培育等各項工作,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周甯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周甯縣先後印發實施《周甯縣鄉村振興産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關于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十條措施的意見》《周甯縣培育“百千萬億”産業推進鄉村振興獎勵扶持辦法》等文件,成立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直相關單位為成員的産業振興工作專班,累計發放“百千萬億”獎補資金600多萬元,助力鄉村産業振興。
以促進農民和村财增收為目标,周甯縣對20個産業薄弱村進行分類規劃,通過分析研究各村資源禀賦,全面摸清村情實際,找準薄弱部位,挖掘特色潛力,按“缺什麼就補什麼”原則,整合縣直部門資源,加大項目資金、人才等政策傾斜力度,經過全面梳理,2020年實施和謀劃各類項目共計136個,其中正在實施和拟推進項目62個,其他項目74個。
發展特色産業、特色經濟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周甯縣立足實際,大力推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加快産業化經營。全縣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34家,示範合作社、家庭農場53家、涉農“四上”企業45家。全縣累計通過“三品一标”認證農産品13個,創建地理标志證明商标5件,積極申報“周甯晚熟葡萄”“周甯高山杜鵑”“周甯高山百合”等國家地理标志。
“我們通過實施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聯合起來,形成品牌引領、主體聯合、産銷對接、利益共享的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比如,由企業統一提供種苗、化肥、銷售渠道,合作社負責組織當地農戶種植以及産品收購,農戶隻需提供土地和勞動力。”周甯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鄭仙紹介紹,這種模式有利于盤活土地資源,既保障了發展需求,又解決了土地低效利用的問題;農民還可以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同時又有現金收入。
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周甯縣擁有蔬菜種植面積約3.37萬畝,産量4.2萬噸,産值1.82億元;茶園面積10.7萬畝,其中标準化基地115個,面積3.2萬畝,有機茶園8500畝;水果種植面積1.8萬畝,産量1.1萬噸,産值1億元……一個個風生水起的農業産業,富了老鄉、美了村莊。
環境整治 村民的生活美起來
盛夏時節,走進泗橋鄉坂坑村,隻見遠山如黛,流水潺潺,幹淨寬敞的道路穿村而過,房前屋後綠植花卉點綴,一派清新靓麗景象。
“以前村裡可沒這麼幹淨,老房子裡建的是旱廁,新建的房屋雖然建了标準三格化糞池,但尾水直接排入水溝,十分影響村裡環境。”該村黨支部書記宋玉春想起以前村裡污水橫流的場景,直搖頭。而現如今的坂坑村,溝渠已然清澈見底,不聞絲毫異味。
坂坑村的改變源于改水改廁工程,2017年,該村啟動改水改廁工作,在推進旱改水的同時,投入37萬元項目資金,規劃布局村内的污水管網,建成90噸的村級玻璃鋼三格淨化池。
解決好污水問題,坂坑村還探索推進生活垃圾幹濕分類。“目前,每天收集的濕垃圾可生産有機肥約20公斤,生産出的有機肥作為農業種植底肥。”宋玉春說。
腳踩富饒大地,畫出最美鄉村。在周甯,舊貌換新顔的坂坑村不再是個例,浦源鎮紫雲村、李墩鎮際頭村、七步鎮後洋村……一個個秀美村莊如一顆顆珍珠灑落在崇山之間。
鄉村振興,不僅要實現“産業興旺”,還要實現“生态宜居”。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周甯謀定而動,把好全域整治“方向盤”,壓緊壓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把手”責任,構建了主要領導親自抓、部門聯動、上下聯動、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方式,先行抓好“兩高”沿線村、人口聚集村、特色亮點村整治,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以點帶面、全域推進——
生态優先,下好治水改廁“先手棋”。将“治水”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切入口,三年來,周甯縣統籌專項經費1億元,先行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和農村污水治理行動,基本實現農村污水治理全覆蓋,域内54條河流的水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城鄉聯動,細耕垃圾治理“責任田”。堅持全縣統籌和屬地負責相結合,以源頭減量和集中收運為重點,全面健全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體系。
因村施策,做好村容提升“加減法”。先做“減法”,堅持政府主導與村民自治相結合,黨員幹部發揮示範作用,帶動群衆“自掃門前雪”,逐戶消除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現象;巧做“加法”,着眼于增加村莊綠量、完善基礎配套、提升形象功能,探索形成“四好”工作法(學好、用好、整好、管好)、建設“微花園”等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工作模式。
釋放效益,助推全域旅遊“上品牌”。借助全域旅遊這一平台,促進農旅、文旅、商旅等充分融合。近三年來,建設提升鄉村道路80多條,旅遊配套項目30多個,推動鄉村“旅遊 ”産業發展,加快觀光休閑、田園采摘、農事體驗等新業态發展,全力推動雲端周甯的鄉村振興之路。
雁歸鳳來 村民的幹勁燃起來
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周甯縣七步鎮蘇家山村熱鬧非凡。在翠綠的茶園上,高空玻璃棧道遊人如織;蹦極、滑索、卡丁車等遊樂項目處,蕩漾着遊客們的歡聲笑語。
蘇家山村在距周甯縣城以東20多公裡的大山中,海拔800多米,曾經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2007年,周甯縣實施“回歸工程”,召喚在外創業的經濟能人返鄉,帶動家鄉發展。在濃濃鄉情的感召下,經商有成的蘇文達從上海回到蘇家山,之後當選為村主任、村支書。
作為返鄉經濟能人,蘇文達對蘇家山的發展有着清晰的思路。先是帶頭創辦養殖基地,注冊農業專業合作社,促進産業增效、農民增收。接着以蘇家山美麗鄉村建設為依托,将單純的傳統農業生産發展成為“種、養、加、遊”為一體的生态立體農業産業,推出集觀光、休閑、食宿于一體的“蘇家山美麗鄉村一日遊”特色服務項目。
2019年,蘇家山遊客量突破50萬人次,村裡的旅遊、茶葉等各項經營收入達1300餘萬元,村民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8萬元。“下一步蘇家山村将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積極融入九龍漈·鯉魚溪核心景區建設,努力打造集休閑康養、攝影寫生、戶外探險、生态避暑、現場教學為一體的鄉村旅遊勝地。”蘇文達說。
鄉村振興,要“财”氣更要“才”氣。周甯縣全面落實甯德市“1 5”人才新政和周甯縣“1 3”人才政策,制定《周甯縣鄉村人才振興專項工作方案》《周甯縣人才公寓使用管理辦法(試行)》,以政策為引領,建立各類人才隊伍。
周甯縣注重本土人才培育,通過“人才回歸”“一村一大學生”“村幹部、後備幹部素質培養”等工程,鼓勵在外創業能人、複轉軍人、高校畢業生、青年等人才回村創業、任職。2018年至今,該縣共有287名返鄉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108名年齡35歲以下年輕人回歸鄉村擔任文書,成為壯大助力鄉村振興“主力軍”。
“為進一步助推鄉村振興工作,周甯整合了省市縣下派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指導員、科技特派員三支隊伍力量229名,組建9支鄉村振興工作組,深入一線開展‘住鄉聯村’,幫助基層協調解決實際困難。”鄭仙紹介紹,為推進這項工作順利開展,周甯縣相繼出台了《周甯縣鄉村振興指導員管理服務辦法(試行)〉的通知》《周甯縣科技特派員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選派2020年周甯縣科技特派員的通知》等系列配套文件。鄉鎮鄉村振興工作組分别确定1名組長負責統籌協調,涵蓋9個鄉鎮,93個行政村,8 1特色産業和鄉村治理、生态文明等11個領域,形成發展合力,推進各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産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既就地孵化本土人才,也“築巢引鳳”。針對該縣特有的生态環境、優勢特色以及發展戰略需求,周甯縣積極推進柔性引才新機制,研究制定《周甯縣政府顧問團組建實施方案》,以組建政府顧問團的方式,聘請38名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傑出人士,在産業發展、鄉村振興、民生事業等重點領域發揮智囊參謀作用,彙聚助力鄉村振興“智囊團”。
截至目前,全縣統計各類人才2115人,成立閩東首個縣級駐滬人才工作站;選拔農村文書108名,覆蓋全縣77%行政村;建立“人才驿站”5家,鄉土人才信息庫1個……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鄉村振興的新時代答卷,周甯在這奮力書寫!(閩東日報記者 葉陳芬 通訊員 鄭文敏)
來源:閩東日報
ND0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