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特需門診檢查費高麼

特需門診檢查費高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15:55:16

這兩天,特需門診收費的話題實在是有點火——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發出一則通知,該院上海市名中醫劉嘉湘教授榮膺“國醫大師”稱号,自2017年9月起,特需門診挂号費調整為1000元。

特需門診檢查費高麼(特需門診收費的話題火了)1

乃麼大家都開始讨論了,為什麼要調整呢?合不合理?網上也是吵翻了天——

特需門診檢查費高麼(特需門診收費的話題火了)2

特需門診檢查費高麼(特需門診收費的話題火了)3

周到君先來介紹下劉嘉湘教授——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主任醫師,自1962年8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上海市名中醫。他獨創“扶正法”治癌,領銜團隊研制三種“國家級”治癌新藥。

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官網的民醫風采-國醫大師一欄,劉嘉湘是僅有的一位“國醫大師”。出生于1934年的劉嘉湘,今年已83歲。

今年6月,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開展的第三屆“國醫大師”評選公示結束,上海市名中醫朱南孫教授、劉嘉湘教授榮膺“國醫大師”。至此,上海共誕生6位國醫大師。

“國醫大師”每5年評選一次,首次評選工作于2008年正式啟動,“國醫大師”由全國中醫藥系統從事臨床工作的中醫藥(包括民族醫藥)人員中遴選而出,均為省級名中醫或全國老中醫藥專家。評選條件包括從事中醫臨床或中藥工作都在55年以上、在群衆中享有很高聲譽等。

開展“國醫大師”評選表彰,對我國探索建立中醫藥人才激勵機制,形成全社會尊重、關心、重視中醫藥人才的氛圍,引導中醫藥人才培養方向,培養新一代名中醫,特别是名醫大家的輩出,促進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目前,上海共誕生了6位“國醫大師”,第一屆“國醫大師”張鏡人、裘沛然、顔德馨和第二屆“國醫大師”石仰山均已過世,僅餘朱南孫教授、劉嘉湘教授兩位。

早在今年3月份,廣東省中醫院就把中醫大師禤國維的特需診查費提高到了1000元。并同時公布了數百位不同級别專家的診查費,這些專家的特需診查費動辄數百、上千元。網友褒貶不一,而院方表示:合乎物價标準,同時服務也有升級,增加了導診、取藥、取化驗單等服務。高價特診也是滿足患者多元化需要。

而自今年起,北京各大醫院也放開特需醫療服務、新增醫療服務和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執行醫院自主定價。

據龍華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劉嘉湘的特需門診挂号費一直是268元,并且多年沒有提升。今年6月份他被評選為“國醫大師”後,醫院開始考慮調整他的特需門診挂号費。

而另一位國醫大師朱南孫教授今年已經96歲了,可以算是滬上堅持門診的醫生中年紀最大的。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這位一頭銀發的老中醫依舊堅持每周出診二三次,每次為十餘名患者答疑解惑。從祖父朱南山、父親朱小南再到她,身負兩代名醫的學術積澱,朱南孫繼承“朱氏婦科”百年薪火,在婦疾診治中自成一派風骨,被患者尊稱為“送子觀音”、“婦科聖手”。

周到君在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醫聯預約平台上查詢到,朱老的特診挂号費用大概在500元:

特需門診檢查費高麼(特需門診收費的話題火了)4

周到君通過部分醫院的官網或其官方預約通道做了點小功課,涉及到的具體科室和醫生都是周到君随機挑選的~

特需門診檢查費高麼(特需門診收費的話題火了)5

■來源:瑞金醫院官網

泌尿科主任:300

兒科主任:300

兒神經外科某主任醫師:256

兒内分泌遺傳科某主任醫師:376

中醫内科某主任醫師:216

心血管内科某主任醫師:136

特需門診檢查費高麼(特需門診收費的話題火了)6

■來源:醫院官網

兒内科、小兒血液科某主任醫師:468

呼吸科某主任醫師:600

呼吸科某副主任醫師:308

■來源:視覺中國

全國名老中醫朱培庭:276

腫瘤科某主任醫師:216

上海市名中醫石印玉:120

名醫中心某主任醫師:208

上海市名中醫何立人:250

“國醫大師”朱南孫:500

上海市名中醫何王翹楚:266

失眠科某主任醫師:116

肝膽外科、泌尿外科主任醫師:298元

胸外科某主任醫師:112

心内科某主任醫師:312

特需門診檢查費高麼(特需門診收費的話題火了)7

■來源:醫院官網

可以看出,大部分專家特需門診的挂号費集中在200-300的區間内,不過根據醫生的不同專業、科室、資曆有挺大幅度的調整。有業内人士指出,特需門診的價格,是根據專家的職稱、年資、學術地位等多方面因素,同時征詢專家的意見,最終由醫院相關部門讨論,确定的。然後經過公示,提前告知患者,再向物價部門報批。

周到君的一位同事評論:特需門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醫生的價值,能給就診患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有評論指出,在目前進行的醫療制度改革過程中,我們不應該隻看到提高診療費卻忽視藥費的降低及醫藥的分離。放開特需醫療服務和其他市場競争比較充分、個性化需求比較強的醫療服務價格,目的是為了緩解醫療資源相對緊張的現狀,對于不同患者的就診需求起到一定的分流作用。當然我們也相信,價格手段絕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主要的手段。随着分級診療的建立,随着互聯網、大數據等共享手段的成熟,随着對患者科學導醫服務的發展,未來的就醫效率一定會有卓有成效的提升。

(部分綜合自網絡&新聞晨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