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兩個人鬧矛盾嚴重了怎麼和好

兩個人鬧矛盾嚴重了怎麼和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7:32:30

關鍵詞:互相喜歡卻不敢靠近了

故事内容概要:我目前有個疑惑想請教一下,為什麼兩個原本都很自律的人,在一起之後就都變懶了呢?

我和他在不認識之前,各自的生活都安排得挺好的,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我們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有很多共同話題,會一起看書、運動、做飯。

一開始便覺得兩個人很投緣,沒有太多分歧,也覺得我們兩個人當時各自的生活狀态都是挺好,我們以為在一起後隻會變得更好吧。

然而并沒有,我們在一起之後不久,就都變懶了。現在仍然都還會做以前那些事,隻是不會一起做了,或者要我催他他才會做,還會因為一些細節鬥嘴。

我現在反而希望我們不要那麼相似,這樣他就不會對我做的事情發表意見了。

單身的時候就會想好每周要做什麼、要學什麼,很充實。

兩個人鬧矛盾嚴重了怎麼和好(倆人總是鬧矛盾)1

但是遇見他之後,我每周都不知道要幹什麼了,覺得他加入了,我的生活就有可變因素,要把他考慮在内,不再是一個人說了算了,導緻現在做什麼都感覺不痛快了。

我也知道,有了歸屬,必然會犧牲部分自由,但是我現在不知道怎麼恢複到我單身時候的生活狀态,就是那種積極向上、有規劃的狀态,而不是現在這樣充滿焦慮感。

我一個人生活慣了,所以很多事情都能自己解決,他覺得沒存在感,後來我就會故意麻煩一下他,但是他又不會馬上去做,我就會提醒他,他又覺得我總是催他,或者覺得我對他的做法進行幹涉,我就覺得很委屈,覺得還不如我自己做更省事。

總之,兩個在單身時生活規律的人,在一起後,變得不規律了,有種相愛相殺的感覺;互相喜歡,卻又不敢靠近了。

請冷愛指點迷津,我是不是性子太急了,或許佛系一點,他會不會就願意去做?不願意就當他不存在?反正之前一個人也是什麼都自己搞定,做計劃也按照一個人的計劃定。

兩個人鬧矛盾嚴重了怎麼和好(倆人總是鬧矛盾)2

冷愛回複:

這個故事,我分兩個篇章進行深度解析:

操作篇

兩個人在一起,為什麼會産生所謂的鬥嘴、沖突?為什麼會每周不知道做什麼?要學習什麼?還有一些生活規律方面的矛盾?

因為,這是兩個單身的人,走向一段穩定關系必然要經曆的一個階段。

這個階段,我們稱之為【磨合期】。

在磨合期,大家一定不要忘記一個重要的操作工具叫“家庭會議”。

我們可以把兩個人的關系,看作是一個小小的新家庭。

對于這個新家庭,我們要創造一些跟自己原來的家庭、原來的成長環境,以及自己單身生活時不一樣的規則。

具體做法:可以挑一個不是很嚴肅的時間,兩個人坐下來,面對面把遇到的問題列出來,進行坦誠的溝通。

在坦誠的溝通中,有兩類事情一定要注意:

1)溝通時确立一個原則:在操作層面,不要進行人身攻擊,不要質疑别人的動機,不要超越事情的讨論範圍。

記住這三個具體的操作方法,一定不會讓會議變成一場災難。

這裡,尤其要強調【不要質疑動機】。

有很多人,在跟别人溝通時容易質疑對方的動機。

比如,讓對方洗個碗,對方不洗,這時候有些人就會說,“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以前你都願意,現在你不願意了”。

質疑動機,是一個最要命的問題,因為對方無法在溝通中去證明自己的動機,所以必然進入一個溝通的死循環,最後崩盤。

我們有個成語叫做【誅心之論】,“誅心之論”意思就是質疑對方的動機,這對一個人的打擊很大。

隻有當我們不去質疑動機,對所有事情就事論事,讨論事情本身,溝通才有價值。

兩個人鬧矛盾嚴重了怎麼和好(倆人總是鬧矛盾)3

2)列清單,分責任。

為什麼兩個自律的人在一起就不自律了呢?

因為這個所謂的“自律”就是僞自律。

一個人在家,吃完了飯總不能指望别人洗碗吧?

這不叫“自律”,這叫“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而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誰洗碗就成了問題。

像這種洗碗之類的事情,可能到處都是。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要把所有家庭日常發生的、兩個人需要磨合的部分列出來,包括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學習工作與生活等等。

凡是生活中牽扯到兩個人需要共同面對的事情都把它們列清楚。

大家會發現這個清單也不多,無非扔垃圾、做飯、洗碗、收拾等幾大類。

兩個人未來有了孩子,就可能又要增加一大類而已。

但是在隻有兩個人的時候,事情一定是有限的。

兩個人就把這些有限的事情心甘情願認領完,以後就按照自己認領的規則走就行了。

切記,千萬不要把規則搞得不清不楚,一定要将雙方的責任都明确劃分。

誰認領,誰負責,不要共同負責,哪怕倒垃圾也是一個人負責。

當兩個人誰都可以的時候,其實就誰都不可以。

就像那個老故事,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但更多的和尚在一起時就有問題,因為誰也不願意去做挑水這件事了。

兩個人鬧矛盾嚴重了怎麼和好(倆人總是鬧矛盾)4

關系篇

在我們過去劃分的【生存】、【發展】、【領悟】三個階段來說,這對情侶的關系目前還處在【生存】階段。

可以明顯看到,這段關系裡并沒有任何一方跳出來心甘情願地為這段關系做些什麼,其實兩個人都在計較這段關系當中如果做了點什麼是不是就會虧了什麼。

這是一種高度的【内卷】。

(内卷: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确定的形式後,便停滞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通俗點說,一個蛋糕就隻有這麼大,可是兩個人都在搶蛋糕吃,而不是兩個人在一起合作、一起發展,一起去把蛋糕做得更大。

比如說,兩個人可以去努力賺錢,請一個人來做家務,以此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隻有我們擁有發展性思維跟眼光,才有可能得到一個更高層面的結果。

另外,讀到這個故事時,我會有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這個女生正在接近一件事情的真相。

這個“真相”是:好像女主原本所期待的結束單身、兩個人開始一段夢幻的愛情生活落空了,這讓她似乎隐隐有點失落,感覺一個人的單身也比現在這一地雞毛更精彩。

甚至有一點接近另一個真相是:雙方似乎要進入一個流程——戀愛、結婚、生子。一整套接下來的生活,都讓她有一絲隐隐的不安。

那不管是以上哪個部分,都是一個人進入磨合期後要面對的挑戰,隻有認清楚關系中真正的挑戰是什麼,才有可能在操作層面上做改善。

以上,今天這道問答,是回應過去兩周我們在評論區觀察到一些同學所說的,希望我們盡可能給到一些操作性的建議,而不僅僅是在談論“關系”,不是僅僅停留在“道”的層面,希望可以更多地在具體的操作“術”的層面給大家指引。

大家如果對這樣具體的操作方法有需要,請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好讓我們知道大家想要什麼。

另外,我也想回應另一件事情,有一些同學說,希望我們的創作恢複過去一針見血的那種風格。

這個部分,我過去一直在做,直到今天,我也依然認為我在做這樣的創作。

隻是說,當我們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我們看一個問題的時候就會以多維度的眼光去看待。

我不想再那麼粗暴、簡單地給一件件事情貼上一個個标簽。

讓我們去給一個人評價說,“這是個渣男,鑒定完畢”,這當然很簡單,看了也解氣,可這并解決不了問題。

我們的創作,應該是以【真正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創作。

我更希望大家通過我們多維度的解剖、通過全方位的思考,找到問題,真正去行動,去改變自己,去争取一個更好的生活。

對于這個部分,大家如果有想跟我交流的也寫在評論裡。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