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非古風),填詞,作對聯。不是古風那就是近體詩了,即格律詩,詞牌是格律體,對聯作為律詩中二聯引申出來的文學形式,也是格律體。
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是:為什麼格律體嚴禁三平尾和三仄尾?
這裡面有個錯誤。格律體确實是嚴禁三平尾的,但是三仄尾一直沒有問題,直到近代才開始有人提出來,并慢慢形成一種和三平尾同錯的認識。
其實,三仄尾在唐詩宋詞中大量存在,根本不是問題,自然不是格律體的錯誤。隻不過格律體都是兩個音節間隔,所以在基礎的格律體平仄格式中是沒有三平、三仄連接發音的設置的。所以我們如果單單從“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等四種基本平仄格式來學習寫格律體,肯定就不會出現三平、三仄的現象。
三仄尾但是作為變格而出現的三仄是大量存在的。這裡有幾個原因,我們結合三平為什麼是大忌來談。
格律體正式成型之初,永明體、宮體已經開始了格律詩的探索。但是,這個時期還是沒有平仄的概念,那麼,詩人們如何标注漢字的發音,或者說遵循什麼樣的規律來寫詩,以保證句子的韻律呢?
雙瞳奇人,南梁開國功臣,永明體創始人之一的沈約提出了“四聲八病”,四聲就是“平、上、入、去”,也就是說從這裡器,漢字的四聲發音法就開始用于詩歌創作了。但是我們要注意到,這個時候的“四聲”與我們現在普通話的“一、二、三、四”聲是不同的。平包括了我們今天的一聲、二聲,上聲是我們今天的三聲,去聲是我們今天的四聲。而入聲字在普通話裡面已經消失。
那麼會出現一種什麼情況呢?我們看沈約的《悼亡詩》中的句子:“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按照四聲譜标注出來應該是怎樣(當然,我們用今天的發音來标也不準确,這裡純屬示例):“去平平上去,平平平去平”,這樣是比較難找出格律之間的規律的。
到了唐朝,宰相許敬宗發現四聲韻相對于格律詩來說還是複雜,于是在武則天欽定下主持編制了一部聲韻書。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平仄來源,也是南宋末年劉淵《平水韻》的底子。這本書直接把四聲韻針對格律詩簡化為平仄,将平音單獨拿出來成為“平”,因為格律詩是以平聲結尾,而且聲音上揚,和其他的“上、入、去”三種發音有明顯區别,其他三種就統稱為“仄”。
再來看沈約這首詩的平仄标注:“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這樣是不是就簡潔了許多?學會了格律基礎格式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首句平仄是首字不論的“平平平仄仄”的正格,而對句應該是“仄仄仄平平”,所以這兩句是出律了,《悼亡詩》就是一首古風,不是格律詩。
說三平尾和三仄尾為什麼要說這麼多平仄知識呢?
因為三仄尾中的三個字發音有可能是三個發音,這在吟誦的時候自然是通順的,當然不能草草劃入出律了事,更加不能說這詩格律詩嚴格禁止的。
如王灣的“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實際上就是“平平上去入,平去入平平。”雖然都在仄聲裡,但是“兩、岸、闊”三個字完全是不同的發音,如果我們會讀“闊”這個入聲字的古音的話,也許會更加抑揚頓挫,郎朗清晰。
《唐詩三百首》的五律共有八十首,其中有二十四首是三仄尾,占到了30%。很顯然這不是特例、孤例,這就是可以存在的。
所以說,三仄尾不是格律詩的問題。當然了,你不能全都是仄,“仄仄仄仄仄”一句下來,然後說,這個三仄尾有問題。
三平尾那為什麼三平尾絕對不允許呢?
平聲相對于仄聲來說,隻包括了陰平、陽平。而且這兩種聲調都是平和、悠長的。在詩詞中,特别是格律詩中,韻腳必須使用平聲。這是因為平聲上揚,起到一個句讀的作用,告訴讀者,這句話說完了,這首詩寫完了。
如果使用連續的平聲,一連三個平聲字,聲律就沒有變化顯得平闆,不能出現音調的高低抑揚變化,聽起來就不會和諧悅耳。就好像我們聽的廣告轟炸“羊羊羊”,好聽嗎?用童聲讀出來,并且讓最後一個音節拖長發生變化,還是可以的,但是用普通話反複念出來就是聒噪而讓人厭煩的,就像一群蒼蠅在耳邊環繞,不過這正是他們讓你記住的方式。
而詩歌作為一種用來朗誦的韻文,一旦失去了抑揚頓挫的上口感覺,魅力自然就要大打折扣。詩是韻文,是音律和内容的完美結合,所以要盡量避免這種會産生錯誤吟誦感的音韻組合。唐詩中也有三平尾,如“夜靜春山空”、“隐處唯孤雲”就是三平尾,這些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格律體成熟之後,這種問題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了。這些三平尾的詩句在唐詩中數量極少,大約隻占1%。
這還是因為當初格律體是在試探成型的階段。有些規則,一旦大家發現有利于詩歌創作,就都會自動使用了。
綜上所述,我們在今天來寫格律體的話三仄尾看情況而定,三平尾絕不允許。用了,就自動歸入古風了,不在格律體的讨論範疇。
對聯雖然出自格律體,但是好像要寬松一些,因為對對子本身就是民間的文字遊戲,這方面粗放一些,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在格律詩中是絕對行不可以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