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禅不在外象之中
《道德經》中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最大的聲響反而是聽不到聲響,最大的形象反而是看不到它的形象。
對世俗之人來說,他們總以為自己所要追求的東西,藏在最繁華和最偉大的狀态之中,其實并非如此,我們想要的一切,在最平凡和最淳樸的本性之中都能找到。
如同道家思想中的“道”,如同佛家思想中的“禅”,都在自己的本心之中,并不在外。
古人雲: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從何處問長安。
王陽明有一天在講學,一位朋友就請教他說:“修行的功夫不真切怎麼辦?”
王陽明就說:“學問的功夫我曾經用一句話就把它講透了,為什麼現在越說越遠,都看不到根基了?”
這時朋友說:“緻良知是聽過了,但還需要講明白。”
王陽明說:“既然知道緻良知,還有什麼可以講明的呢,良知是本明白的,切實用功就是了,不肯用功,隻在語言上說,越說越糊塗。”
朋友又說:“我正是希望您講明如何做功夫?”
王陽明:“這必須你自己去探求,我沒有别的辦法可以說,從前有一位禅師,别人來問佛法,他就把拂塵提起來,有一天他的徒弟把拂塵藏起來,看他用什麼辦法,禅師找不到拂塵,就空手做了一個提拂塵的動作。我這個良知就是啟發人的拂塵,除了這個,還有什麼可提的呢?”
過了一會,又有一個人請教功夫的關鍵,王陽明左看右看就說:“我的拂塵在哪裡。”
一時之間在坐之人啞然而笑。
王陽明說“這必須自己探求,沒有别的辦法可以訴說這種狀态”,正如同我們在追求某些事物的時候,總是執着于表象,想用表面的文字和方式來徹悟自己想追求的智慧。
但這樣的方式隻是本末倒置,真正想要追求的智慧,需要用心去感悟,諸如道家思想中的“道”,都是如此。
世人總有這樣一個困惑,總抱怨:“為什麼明白這些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你明白的那些道理隻是學會了,并沒有真正的悟到,别人告訴你一件道理之後,自己真切的從生活中去感悟,才能将這一個道理融入自己的生命。
别人的作用隻是點化,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用心去感悟,不可執着于言語之中。
有一日佛陀登上法座,準備向僧衆說法,但是衆人等了許久,卻始終未聽到佛陀說出隻言片語。
片刻之後,文殊菩薩敲了一下驚堂木,對僧衆說道:“諸位仔細啼聽,觀察佛所說法,佛的法就是如此。”
然後佛陀一言不發地下了座。
佛陀的一言不發并非未曾說法,而是告訴大家“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以“無言”告訴大家“智慧在無言處”的道理,這不正如道家思想中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智慧相同嗎?
真正的智慧需要通過表象去用心感悟,而不是執念于表象之中。
二:本心即為禅境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再去看王陽明的智慧,而王陽明所說的,透過表象去看到的智慧,就是修行的功夫在自己本心的道理。
《菜根譚》之中說:
性天澄澈,何必談禅性天澄澈,即饑餐渴飲,無非康濟身心;心地沉迷,縱談禅演偈,總是播弄精魂。
本性清明純真的人,餓了就吃渴了就喝,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證身心健康;心中迷亂糊塗的人,即便談論佛偈,也都是在浪費自己的精力。
一個人的平常生活本來就是禅境,如果身處禅境之中卻看不到禅,反而用所謂的佛語感化自己,這不是本末倒置的虛僞嗎?這不是浪費自己的精力嗎?
談佛論道需要在内心清靜的基礎上,為自己的本性加持,而不是完全依靠外在的形式來度化自己的内心,否則,這種本末倒置的行徑也違背禅的最高境界。
無論是釋家的禅,還是道家的道,皆是如此。
世間一切都隻是萬物,包括琴棋書畫此等高雅志趣,不過是調節自身的工具,而非寄托禅意的根本,因為禅意自在本心之中,人生的真谛也藏在日常生活中,藏在吃飯睡覺的簡單事物之内。
一個人能夠排除自己内心的雜亂,讓雜念不浸染自己内心,使自身發揮自己的天性,順應自然的去生活,這本身就到達了禅的境界。
踏踏實實吃飯,踏踏實實睡覺,好好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
所以王陽明便說:“良知本是明白的,切實用功就可以,不肯用功,隻在語言上說越說越糊塗。”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