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動物相比,哺乳動物的壽命是最短的,以陸地最長壽的大象來說,平均壽命也才80歲左右。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和哺乳動物的生長環境有關。
科學家認為,如果周圍的寒冷環境能夠适當降低動物機體的體溫,則可以有抗衰老和延長壽命的效果;如果周圍的寒冷環境不能降低動物機體的體溫,則無明顯的抗衰老和延長壽命的效果。
例如對于變溫動物(如魚類)來說,由于其體溫可因周圍環境溫度(水溫)的降低而降低,因此,降低其周圍環境溫度,可減慢其衰老速度。
但對恒溫動物(例如哺乳動物和人類)來說,由于其體溫不因環境溫度降低而降低(例如人類的體溫在冬天和夏天基本上都維持在37℃左右),降低其周圍環境溫度對抗衰老的影響并不十分顯著。所以一些海洋生物的壽命都很綿長。
北極熊壽命比棕熊更長一些
除此之外,科學家很早就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大型動物的壽命往往比小型動物的壽命要長。植物的情況也類似,身形高大的植物一般來說會比矮小的植物壽命更長。
比如大象的心跳隻有每分鐘26次,平均壽命80年;藍鲸的心跳可低至每分鐘2次(潛水時),平均壽命90歲;而老鼠心跳可達500次每分鐘,壽命隻有區區3年。
這是因為體型小散熱會非常快,因此需要更高的新陳代謝速度以維持體溫,比如,最小的鳥的蜂鳥,每分鐘心跳竟然超過了3000次,這也導緻了它們的新陳代謝率非常快,為了獲取巨量的食物維持這種新陳代謝率,它們每天必須采食數百朵花,而新陳代謝越快,細胞更新就快,每種動物的細胞更新是有定數的,細胞更新過快就容易出問題,出問題多了,就容易死翹翹,
除此之外,減少能量的攝入(也就是盡量減少運動),也可以讓新陳代謝變慢,從而延長壽命,動物在饑餓時會減少繁殖,而将能量用于供給并修複細胞,從而改善抗疾病基因的狀況,增強自身抵抗疾病和衰老的能力。
洞螈可以連續7年一動不動
性成熟的早晚影響壽命。 如動物的行為學表明,行為受激素的調節,性成熟早的動物,表現在對外界的刺激反映強,而且常表現為一類挑釁的行為,這會導緻大量細胞死亡,壽命就短;如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或推遲性成熟,壽命可能會相應延長。
在這綜合因素之下,各位就知道為什麼格陵蘭睡鲨可以活到500歲了,格陵蘭睡鲨150歲才性成熟,行動緩慢,新陳代謝慢,生活在寒冷環境,心跳也很慢。長壽冠軍烏龜也是同理。
而哺乳類動物因為生存環境的原因常年需要獵殺動物,躲避天敵,注通過繁衍來維持種群的延續,所以平均壽命都不高。人類是哺乳動物的特例,會通過養生、藥物、飲食攝入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壽命。
那麼哺乳動物中最長壽的是什麼呢?是弓頭鲸,科學家通過分析弓頭鲸眼球晶狀體的右旋氨基酸的比例來估算出動物的年齡,發現其壽命可以超過200歲,要知道藍鲸最多也就活到100左右。
弓頭鲸又叫做格林蘭露脊鲸,是一種須鲸,它們沒有牙齒,但是有類似骨頭的骨闆,可以幫助它們從水裡過濾出食物。這種鲸魚生活在北極,成年的弓頭鲸可以長到18米長,體重達100多噸。如此龐大的動物它們卻幾乎沒有顯示出困擾其他動物,包括人類在内的與年齡相關的疾病迹象。
要知道,它的細胞數量比人類多1000倍以上,細胞越多,細胞更新的時候就很容易出錯,那麼就容易死翹翹。要知道,即便是與弓頭鲸血緣最近的鲸類親屬——比其小很多的小須鲸也隻能活50年。
所以科學家認為,弓頭鲸和蝙蝠一樣,進化出某種特别的自然機制可以幫助它們抵抗癌症和老化。蝙蝠的新陳代謝速度非常快,但是因為它們超強的DNA修複能力,讓它們即使細胞更新出錯了也可以快速修複,從而長壽。
在一項揭示這種巨鲸的長壽秘訣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比了這種鲸魚和其他9種哺乳動物的基因組,包括其他鲸類、牛、大鼠與人類,科學家發現兩個基因的突變讓弓頭鲸變得長壽。
它其中一個基因被認為會對癌症産生抵抗力,同時與衰老和DNA修複存在聯系;另一個基因與DNA修複存在關聯。
基因的優勢再加上弓頭鲸本來泳速緩慢,新陳代謝就比較慢,生都在北極及附近水域渡過的,弓頭鲸性成熟時間也比較晚,弓頭鲸到10 至15 歲時達到性成熟。其交配期約在每年的3~8月,每3~4 年雌鲸會誕下一頭幼鲸,幼鲸在母鲸體内已經發育非常成熟,幼鲸出生時長約4.5 米,重1 公噸。種種因素讓弓頭鲸壽命很綿長。
因為壽命綿長,雌鲸到了90歲仍然具備交配生育能力,這在哺乳動物之中是絕無僅有的,而這也保證了弓頭鲸在懷孕時間如此長的情況下,可以更好保證種群的延續。當然這也有不好的問題,由于其壽命之長,雌性也可能有更年期的現象。這從極大的個體并無幼獸在側的情形中得到證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