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夏天的消暑利器,除了空調、西瓜,就該是酸梅湯了。
你知道嗎?一個小小的酸梅湯,居然有上千年的曆史,唐代杜寶《大業雜記》中記錄的玄飲“烏梅漿”、南宋《武林舊事》中所記載的“鹵梅水”、《夢粱錄》中以烏梅煎湯的“縮脾飲”等,都是現代酸梅湯的鼻祖。
《紅樓夢》第三十四回,寶玉被他爹痛打之後,想喝的就是酸梅湯,可見有多好喝。
清朝郝懿行在《都門竹枝詞》裡寫道:“銅碗聲聲街裡喚,一瓯冰水和梅湯”描寫的就是北京街頭擺攤賣酸梅湯的情景。
看來,酸梅湯擺攤賣是古已有之,如果你打算擺攤創業,還沒想好項目,倒是可以考慮擺個賣酸梅湯的小攤,建議最好擺在夜市上,因為這酸梅湯不僅有消暑的功效,還能解膩祛油脂,你隻要在攤前立個廣告牌,把功效一寫,保準生意興隆,畢竟,宵夜吃了太多油膩的烤肉、小龍蝦什麼的,還是需要一個能刮油的酸梅湯來緩解一下心理負擔對吧,再說了,這酸梅湯的功效可是真實有據的,早在初唐,藥王孫思邈就在他著名的醫典《千金翼方》中就記載過“烏梅湯”,如今像同仁堂這樣的中醫藥老字号,也有酸梅湯的配方,所以大可放心飲用。
現在外面雖然有很多賣酸梅粉的,但是,跟現熬出來的,那絕對不是一回事,打個比方,就像是速溶咖啡和現磨咖啡,區别太大了。
現在就來分享一個古方酸梅湯的做法,材料建議盡量去藥店購買,這樣口味和功效才有保障。
必須有的:烏梅 50克、山楂 50克、甘草10克、陳皮5克、黃冰糖200克、水3公升
看心情的:洛神花10克、桂花5克、豆蔻5克
熬酸梅湯很簡單,就三步
第一步:除了冰糖和桂花,其他材料混合,清洗幹淨,泡30分鐘;
第二步:大火煮開,轉小火煮30分鐘;
第三步:加放冰糖和桂花,再煮10分鐘關火,焖10分鐘。
這樣,酸梅湯就熬好了,晾涼之後飲用,喜歡喝冰的可以放冰箱冷藏一下再喝。
如果不嫌麻煩,也可以分兩次熬湯,最後将兩次的湯混合,類似中藥的熬法。
注:烏梅是酸梅湯的靈魂,藥店裡的烏梅是熏制的,這樣的烏梅才有生津止渴、消熱開胃的功效,屬于藥食同源的食材。用烏梅熬制的酸梅湯,後味會有淡淡的煙熏味哦。
炎炎夏日,當冰涼酸甜的酸梅湯入口、入喉、入胃,絲絲涼意就從心底升起,暑意頓消,通體舒泰,不由得感歎老祖宗幾千年的智慧,怎一個妥貼了得。
方子給你了,做出來也确實好喝,生津解渴,但……
制作過程比較耗時耗力還耗錢!!!
藥店裡熏制的烏梅10克1.5元,本次用量50克,合計7.5元。再加上甘草、陳皮(這裡用的稍貴一些的10克18.9)洛神花等等,最終成品大概500ml×5杯,平均一杯約6元。超市裡在售的酸梅湯在十幾元不等,但沖飲後可以分很多杯,喝很久……
當然,有錢有閑的集美們,歡迎嘗試,絕對會有驚喜的收獲~
陝西忒别忒原創稿件,若需轉載,請後台聯系授權!
編輯:忒C 餃子
審核:忒别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