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考生擠破頭的在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然而除了對“體制内”三個字以外,對于這個編制問題大概都是一知半解的,作為公考厮殺過來的老同志,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公務員編制與事業單位編制的區别,幫助大家更好的備戰和應戰!
以福建為例,每年有兩次擴充公務員隊伍的考試,一次是11月份的國家國務院考試,一次是4月份的福建省公務員考試。
要進入公務員隊伍的話就要了解公務員的晉升機制。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合管理類的非領導職務分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因此,公務員晉升機制就是這樣的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之間決定的。
相對于公務員而言,事業單位招考的次數比較多,每年集中招考的次數有四次,分别為3月、5月、9月、11月,其中大型考試為5月的春季招考和11月的秋季招考,之所以稱作大型是因為招考的人數比較多,參與聯考的單位也比較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每次都有參與招考,具體可以關注本頭條号,将實時更新招考信息。
事業單位編制在招考的時候有以下區别,經費形式的不同決定了編制的不同。很多人以為事業編就是事業編,其實事業編還分為三種。經費形式為财政核撥的是全額編制、财政撥補為差額編制、經費自理為自收自支編制。那麼哪個事業編才是最優的呢?
從資金穩定的角度來說,肯定是選擇财政核撥的,财政核撥抱緊财政大腿,所有人員經費由财政局負擔,這裡所說的人員經費就是工資獎金績效之類的了。基本上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都屬于财政核撥。衛生醫療類的事業單位大多屬于财政撥補,因為醫院有盈利,人員經費可以自理,無需依靠财政的資金力量,可以減輕财政負擔。而經費自理就是風險最大的一種編制了,相信有關注的考生會看到前兩天熱搜的新聞:某自收自支單位三年未發工資。因為自收自支完全依靠單位的經費自理,萬一單位倒閉了呢?那麼前景可想而知。
所以,為了報考的初衷,選擇财政核撥最為穩定。此外還涉及調動問題,相同編制才能夠調動。說來話長以後慢慢聊。
事業單位又是如何晉升的呢?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工人崗。現在大部分都是專業技術崗,專業技術崗的晉升則是以職稱為标準。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對應聘任不同的崗位級别。
那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編制哪個才是鐵飯碗呢?
從編制的穩定性來說,公務員目前更為穩定,目前公益類事業單位(醫院、媒體、學校等)面臨事業改革的問題。從晉升機制來說,公務員可以晉升為領導。從工資來說,公務員不用考職稱,也可以穩定的升級升檔,而事業單位要考到對應的職稱才能升級升檔,但是,如果不怕考試的話,事業單位考的高級的工資會比公務員高哦。
無論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考試,隻要是好的崗位都競争激烈,為了能成功上岸,還是要用心備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關注我,實時分享更多公考資料。關于公考問題可私聊可評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