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有一個短視頻,說最近看書發現了漢字的一個規律:“兩點水”“三點水”“四點水”竟然表示不同的溫度。
乍一聽,似乎有道理。
視頻中舉例說,“寒”“凝”“凍”“冷”“冰”,都是“兩點水”,人基本上不怎麼出汗;“溫”“江”“河”“湖”“海”等等,都是“三點水”,人接觸起來很舒服,也會出點汗;“四點水”的,“煎”“蒸”“烹”“熬”“熱”等等,都與火有關系,就讓人汗如雨下了。
于是視頻中的人得出結論——上古時期“老祖宗”造字的時候,精細入微地把溫度和水以及人的情感和字形、字面的意思結合在了一起,這種智慧不服不行。
上古先民的高度智慧,的确不服不行。
不過,如果說“老祖宗”造字之初,就按照“兩點水”“三點水”“四點水”而“精細入微地把溫度和水以及人的情感和字形、字面的意思結合在了一起”,又真的錯了。
因為,所謂“兩點水”“三點水”“四點水”,原本就是不同的字,現在的寫法,是秦漢“隸變”過程中,“省變”的結果。
“兩點水”——“冫(bīng)”,是“冰”的本字。
甲骨文、金文和篆體,“冫”均寫作“仌”。
《說文》曰:“仌,凍也。象水冰之形。”
《玉篇》雲:“仌,冬寒水結也。”
《韻會》說:“本作仌,今文作冰。”
《康熙字典》注:“仌字,今偏旁書作冫。”
這就是來龍去脈。
“仌”簡略為“冫”,是從小篆之後的“隸變”開始的。見下圖——
以“仌”或“冫”為部首的字,大多與“冰”有關,但也不絕對。比如“準”,是“準”的簡省,與“冰”即無關。
“三點水”——“氵(shuǐ)”是“水”的省簡,也發生于“隸變”。
甲骨文、金文、篆體的“水”,一脈相承——
秦漢時期,作為部首,隸書簡省為“氵”,流傳至今。
“四點水”——其實不是“水”而是“火”。
驗證辦法,就是輸入“火”的拼音,便可查到“灬(huǒ)”。其變化,亦發生于“隸變”過程中,如下面的“烈”字——
還是前面那句話,中國上古先民的智慧,不佩服不行。而且,漢字的博大和精深,也一言難盡。
隻是,類如視頻中“兩點水”“三點水”“四點水”的說法,應該站不住腳。
這是說,通過解構現在的簡化字來“發現漢字的造字規律”,不很靠譜。因為,隸書和楷體,使漢字的“符号”作用大大突出了,已經遠離了古人造字之初的本義。以這樣的方法分析漢字,往往是“緣木求魚”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