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植樹節的小可愛

植樹節的小可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4:54:26

植樹節的小可愛(張三的植樹節)1

文|江徐


四十歲之前,張三和李四王五趙六一樣,以為衰老是永遠和自己無關,至少是遙遙無期的一件事。

近來張三覺察到,衰老找上了門。最顯著的症候是看東西開始變得迷糊。有一次,天還沒黑,他出門溜達,看到石橋欄杆上歇了隻鳥,于是慢慢靠近,心想,嘿,這鳥真乖,居然不飛走。當他發現那是半截玉米棒時,在心裡一笑。前段時間,在路上走,看到一款帽子似乎挺流行,那顔色吧,說白不白,說灰不灰,式樣也有點怪怪的,遇到第四還不知第五頂這款帽子時才恍然大悟,那就是中老年人的頭發本身。他在心裡大笑。春天,發情的母狗把自己的生殖器舔得又紅又腫,張三乍一看,心裡大駭,是個窟窿?再看那狗,好好的。張三認為這種迷糊也沒影響正常生活,還有助于自娛自樂呢。

前些天,他在醫院做心功能檢查,坐在那裡等候時,見一婦人從電梯口款款走來,高個子,穿得很有品位,渾身上下萦繞着優雅氣息。可惜啊,鼻梁往下到下巴,全是嚴重燒傷留下的疤痕。等她走近再看……那是肉色口罩!他又在心裡一笑。

那天,張三從醫院出來,在公交車站台等着。走來個少年,捧着一大捆樹苗。平日張三很少主動跟人搭話,不管熟人還是陌生人,也許因為對方是個少年,也許少年手裡的樹苗激起了張三搭讪的意願。

“這是什麼樹?”他問。

“無花果。”少年微微笑着。大概認為張三有想要的意思,少年抽出一根遞過來,“送你一棵。”

張三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其實他隻是了解下這是什麼樹而已,并不想種,再說他也沒有種樹的地方。他将樹苗接過來,道了聲謝。少年先上車走了。

張三看看手裡的無花果樹苗,感覺那天的春光也是笑眯眯的。

植樹節的小可愛(張三的植樹節)2

家裡有兩隻細長條的花盆,朋友搬家整理時送給了張三。老重的兩隻,拿是拿回來了,在陽台角落閑置至今。因為他不知道種什麼好,關鍵還是人懶。做事心血來潮的人,這波潮水說來就來,去也去得飛快。

獲贈樹苗的第二天是周末,又恰好是植樹節。和往常一樣,張三在醒來時,聽着窗外鳥聲,想一些久遠的事情和細節。他想起小學二年級,植樹節那天,班主任張老師分發給每位同學一支樹苗,據說是冬青樹苗。大家在張老師的指導下把自己手中的樹苗栽在教室前的空地上,還用紅線做上記号,以便辨認。那天,張三蹲在親手栽下的,鉛筆那麼高的的樹苗前,看了很久。心裡隐隐期盼它快快長大。

那片校園早就荒廢了。那是唯一一次“過”植樹節。如今,一年到頭這節那節的,誰還會把植樹節當回事?回想起以前的事,不管三五年前的,而是二三十年前的,張三都覺得恍如昨日,又恍如前世。

在令人愉悅的鳥鳴聲中,張三做了一個決定:今天種樹!把這棵無花果樹苗種起來,用網上流行的話說就是——過一個有儀式感的節日。呵呵。

他從河邊掘了兩桶泥拎上五樓,然後坐下來,開始在小之又小的自留地上開墾、翻土、耕耘,有點像小時候扮家家,如今是一個人扮家家,沒有新娘。人在安靜的時候,往往也是思緒紛飛的時候。至少張三是這樣。他坐在小矮凳上,細細搗碎泥巴,注意聽取窗外鳥叫。

春天的鳥聲來自四面八方,有些鳥喜歡挑逗,有些好似看破世事滄桑,有些發出粗嘎的叫聲,有些發出戆兮兮的笑聲,唧唧喳喳啁啁啾啾呖呖個沒完。其中有一隻仿佛在說,“算了算了算了”,另一隻回應,“好的好的好的”。是啊,有些事,不想算了也隻能算了。有些算了,是失望。有些算了,是解脫。這幾年,“好的”差不多成了張三的口頭禅。倒不是說他這人有多好說話,其實是懶得跟人争論,嘴上說“好的”,心裡照舊堅持自己的想法。

他還想起小學畢業時,在同學錄志向一欄寫下的那句話:做一個有知名度的人。小屁孩懂什麼名不名,其實他是想出人頭地,又覺得“出人頭地”這個詞有點苦不拉幾的意味,便就用了“知名度”。一個具有知名度的人,必然是出人頭地的。這是張三同學當時的邏輯。

按照世俗套标準來說,到張三現在這個歲數,應該是事業有成、功成名就、至少是努力掙錢換房換車的時候,然而他一事無成,沒有追求,婚姻也不順當。失望的是家人,張三自己無所謂。因為,活着活着,他竟從追名逐利的小學生活成了淡泊沉默的中年人。這種淡泊,很大程度上也許是疏懶,刻在骨子裡的。

植樹節的小可愛(張三的植樹節)3

張三有過夢想,他稱之為文學夢。

文學,多麼純粹,夢,也是純粹的,文學和夢組合在一起,那該是純之又純的事。生活讓他漸漸領悟,别做他爺爺的白日夢了。有人說過他是個才子,有靈感,有想象力,其實他自己最清楚,自己有的隻是熱情,或者說執着,并無天賦。張三認為,寫作,尤其是寫小說,最需要天賦,否則就是很努力地寫出來,也沒有那個味。

他将泥巴細細搗碎,一點都不急切,繼續沉浸在對往事的回顧裡。以前,他也嘗試過寫小說,那時候他對自我的了解甚淺,對小說創作的理論幾乎為零,僅憑一股渴望描述的沖動下筆。有時一氣呵成。如今回想起來,他認為自己當時寫的是一種感覺,一種微妙的氣氛,懂得的人自會懂。那還是流行博客的時代,博客是不上鑰匙的抽屜。他把平日寫的七七八八都發在博客上。不成想,那篇一氣呵成的小文會被報刊編輯相中,拿去發在情感版塊。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插柳人的一個無心之舉,有時會給素昧平生的陌路人帶來脈脈清涼。

張三對那位編輯心存感激。後來的後來,他從博文裡了解到,對方平日喜歡在家侍弄草木,确切說是擺弄盆景。有一張圖,盆上小小的樹,樹上纏縛繩子,是要将它“塑造”出某種造型。張三沒有此種雅興,但是這種雅興讓他對編輯老師多了一份敬意——他記得,自己被選中的文章裡,有寫練劍的女童趁師父不在,将盆景上的繩子通通剪斷。後來罰跪,師父問她為何這麼幹。她說,每一棵樹都知道自己生長的方向。在文章裡,張三對這句話持贊賞态度。一葉知秋,管中窺豹,如果非得歸類,張三屬于女童這一類人。

他設想,假如換一位編輯,會認可與自己行為觀念相左的文章?也許會吧。張三倒是看到一位寫作前輩分享過一份給文學編輯投稿的“潛規則”,除了文章的規範格式,還提醒寫東西的人少在網上表達自己觀點——萬一,自己觀點和編輯相反呢?起初,張三對此“潛規則”報以阮籍的白眼。幾年過去,偶然想起這一截,他在心裡笑了,古人說什麼來着?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

種完無花果樹苗,張三感到醞釀一肚子動筆寫些什麼的沖動。這種沖動真是久違了。前面說過,他熱愛詩歌,對文學創作懷有純真的熱情,然而缺乏足夠的天分。所以,他隻能套用古人的格式賦詩一首。這首詩不夠美,但他寫下它的時候,簡直微醺如醉:

春日宜聽鳥,

鳥聲何田田。

鳥鳴春光間,

鳥鳴窗外東,

鳥鳴窗外西,

鳥鳴窗外南,

鳥鳴窗外北。

種下一棵樹,寫了一首詩,張三覺得,這是自己半生走來第二個有意義的植樹節。

植樹節的小可愛(張三的植樹節)4

【作者簡介:江徐,80後女子,十點讀書簽約作者。煮字療饑,借筆畫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詩情誰與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