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陶潛《與子俨等疏》:“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圖片來自網絡
在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趙匡義,後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諱改名趙光義,即位後又改名趙炅。
宋太宗想要有一番作為,于是宋太宗趙光義命文臣李防等人編寫《太平總類》。 這部書收集摘錄了一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内容,分類歸成五十五門,全書共一千卷。
宋太宗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為《太平禦覽》。
圖片來自網絡
當宋太宗下定決心花精力翻閱這部巨著時,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麼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麼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勞神。 可是,宋太宗卻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并不覺得勞神。”于是,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忙耽擱了,他也要抽空補上,并常對左右的人說:“隻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閱讀三卷《太平禦覽》,學問十分淵博,處理國家大事也十分得心應手。當時的大臣們見皇帝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努力讀書,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連平常不讀書的宰相趙普,也孜孜不倦的閱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謂。後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隻要打開書本讀書,總有益處。
圖片來自網絡
點評:
讀書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身心狀态的人來說,開卷不全是有益。
比如身體特别虛弱的人,讀書對他來說就是勞神,這時候适當活動,做點活計反而能起到活絡氣血的作用。
比如,對年齡比較小的小朋友來說,是不是開卷有益呢,孩子有他的成長規律,孩子學習和讀書的方式與成人不同。有一些書并不适合,需要等孩子成長到一定程度再去讀反而事半功倍。
但對于孩子背誦華夏經典來說,自然是多多益善,但也不能壓着孩子去做。
開卷有益的度,需要大家自己去把握[呲牙]
健康 智慧 國學
關注我們,人生不迷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