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的茶葉采摘有以下特點:摘得早、采得嫩和揀得淨。一般碧螺春的茶葉在晨間5時-9時采摘,9時-15時揀剔,15時至晚間炒制,當天采摘、當天炒制,不将茶葉放至隔天炒制,否則過長時司的攤晾會使茶葉芽頭變紅,影響茶湯口感。碧螺春的炒制與其他綠茶類似,隻是增加了搓團顯毫的過程,以形成碧螺春茶特有的螺狀卷曲。整個炒制過程共耗時40分鐘左右,期間每一個步驟都對鍋溫有嚴格的要求,對炒制手法的采用也相當有講究: “手不離茶,茶不離鍋,揉中帶炒,炒中有揉,炒揉結合,連續操作,起鍋即成。”
采摘
碧螺春在每年春分前後開始采摘,至谷雨前後采摘結束,尤以春分至清明期間采制的明前茶品質最為珍貴。采摘時,通常選擇芽葉初展、芽長2厘米左右的嫩芽為原料,
500克的高級碧螺春約含7萬顆嫩芽,可見茶葉十分幼嫩,采茶人的采摘功夫相當了得。采摘好的芽葉需精心挑揀,一般耗時2-4小時,以保證芽葉勻整一緻。挑揀也是攤晾的過程,可以促使茶葉内含物輕度氧化,形成特有的品質口感。
殺青
當鍋内加熱至190℃-200℃時,投入500克左右挑揀好的茶葉,用雙手翻炒,以抖為主,耗時5分鐘左右,做到撈淨、抖散、殺勻、殺透、無紅梗無紅葉、無煙焦葉。
揉撚
将鍋溫控制在70℃-75℃,采用抖、炒、揉三種手法交替進行随着茶葉中水分的揮發,逐漸形成條索。揉撚時應以适宜的力度握茶葉,太松不利于條索的形成,太緊則會使茶葉溢出,使茶葉色澤發黑,條索碎裂,甚至産生煙焦味。這一過程耗時10分鐘左右,揉撚後的茶葉達六七成幹。
搓團顯毫
這一過程是形成碧螺春螺狀卷曲、絨毫滿披的關鍵過程,曆時13-15分鐘,此時鍋溫是50℃-60℃,一邊翻炒,一邊用雙手将茶葉揉搓成小團,不時抖散,反複多次,搓至條形卷曲,絨毫顯露,搓團顯毫後的茶葉達八成幹左右。
烘幹
這一過程是炒制碧螺春的最後一個步驟,采用揉、炒的手法交替進行,但是動作要輕柔一些,主要是為了固定形狀、繼續顯毫和蒸發水分。當茶葉達九成幹時,起鍋将茶葉攤放在桑皮紙上,放入鍋中,以文火烘幹,此時鍋溫是30℃-40℃,共耗時6-8分鐘。烘幹後的茶葉含水量在7%左右。
文/缪蓓麗 圖/劉力暢
選自《亞洲咖啡西點》這本書,版權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