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内容
1.發出信号集合隊伍
2.通報前一日執勤戰鬥情況
3.勤務交接
4.清點檢查裝備
5.報告檢查情況及缺損裝備調整
6.當日工作安排
二、操作流程
根據《執勤戰鬥條令》的要求,消防救援站每日組織進行交接班和戰備檢查,每日交接班應在早上8點組織進行。交接班的主要内容是“通報執勤戰鬥情況,調整執勤力量,檢查、清點裝備,安排執勤工作。” 整個交接班的組織一般在30分鐘内完成。
(一)發出信号集合隊伍
由值班班長發出交接班信号,全隊人員列隊集合。隊伍面向值班班長,呈橫隊集合列隊,值班班長向幹部報告。
(二)通報前一日執勤戰鬥情況
在交接班中,首先由前一日的值班幹部總結通報前一日執勤戰備情況,對參戰力量少、無人員傷亡、經濟損失較小的一般滅火救援戰鬥,可以組織參戰指戰員以講評的形式進行簡要戰評。
對前一日執勤戰備情況總結完畢後,幹部之間進行交接。
(三)勤務交接
由當日值班幹部根據本單位執勤安排計劃并結合當日人員實際情況進行執勤人員安排。
執勤号員的分工安排,按照消防救援站基礎作戰力量編程劃分,一般是以兩部消防車的力量進行号員安排,即1到2号車人員順次安排号員,分别為兩名戰鬥班長、1至6号員、通信員和供水員。進行執勤力量調整之後,即按照各自号員崗位分工進行裝備清點檢查。
(四)清點檢查裝備
裝備清點檢查是交接班中的一項重要内容。根據《執勤戰鬥條令》要求:“消防救援站每天、大隊每周、支隊每月對所屬隊伍應當至少進行一次戰備檢查。”其中,消防救援站的每日戰備檢查工作就是在交接班中完成。裝備清點檢查分為個人裝備清點檢查、執勤車輛基本性能檢查、随車器材清點檢查以及裝備器材的保潔工作。
1.個人裝備清點檢查
檢查順序一般為從上至下。在檢查個人裝備時應當注意,查看頭盔、阻燃頭套、戰鬥服、手套、滅火防護靴、腰帶、安全繩及繩包、安全鈎等裝備的數量是否缺失、外觀是否良好。檢查呼救器、頭燈、手持電台性能是否良好。檢查要點如下:
2.車輛基本性能檢查
駕駛員首先原地發動車輛,繞車一周進行查看。執勤車輛必須在各号車戰鬥班長指揮下行駛出庫。班長應當位于車輛前方能通視車輛左右的适當指揮位置,一般為10至15米處。車輛出庫前必須鳴笛示意,班長進行指揮時應運用手勢指揮。
車輛行駛指揮手勢:
【向前行駛】雙臂前平舉,掌心向内,揮動小臂;
【倒車】雙臂前平舉,掌心向前作往複推動動作;
【左轉彎】右臂平舉,左臂掌心向前作往複推動動作;
【右轉彎】左臂平舉,右臂掌心向前作往複推動動作;
【駐車制動】右臂高舉,掌心向前;
【車輛熄火】右臂高舉握拳。
車輛行駛時必須保持低速,駕駛員要嚴格按照指揮手勢行進。車輛停穩後進行其他基本性能檢查,駕駛員主要查看:
車體外表:檢查車身、駕駛艙、器材箱内是否保持清潔,有無鏽蝕、扭曲、破損;輪胎外表有無刮痕、尖銳物體,氣壓是否适當。
發動機部件:檢查發動機表面有無油污,冷卻水是否充足,連接線有無破損、是否牢固等。
制動部件:手制動是否正常,車輪阻擋器是否完好,刹車氣泵餘水是否排盡。
油料:查看燃油表或目測油箱,檢查燃油儲量是否符合戰備要求(不低于油箱儲量的90%);冷車檢查機油有無變質、粘稠,标尺測量是否符合要求。
滅火劑裝載:查看液位表或目測儲罐,檢查車載滅火劑是否符合戰備要求(不低于儲罐的95%);水罐車中是否盛放不少于2桶各25Kg的桶裝泡沫液,泡沫液是否變質。
水泵及其附件:外表是否污損,水泵餘水是否排盡,真空泵傳動皮帶是否老化。多級泵轉換閥門是否調節靈活,是否位于常壓位置。各個閥門開閉是否靈活,出水口接口簧片是否松動、墊圈是否老化,球閥關閉是否嚴實。
吸水管:外表是否污損,接口處是否完好,墊圈是否老化,吸水管、消火栓扳手是否完好。
濾水器、集水器:外觀是否完好,單向開閉閥瓣是否閉合正常。
中壓快速卷盤:檢查輸入閥門與管路連接是否可靠,是否有滲漏現象;輸入閥門和槍體的開關是否靈活,軟管收拉是否順暢,軟管是否老化、破損、劃傷;卷盤的轉動是否靈活。
泡沫系統及其附件:比例混合器調節是否順暢,各輸液軟管連接是否牢固,是否有漏液、滴液現象。壓縮空氣泡沫系統,開機進行自檢觀察是否狀态良好。
燈光:按照儀表燈→警報、警燈→遠光→近光→轉向燈→→霧燈→刹車燈→倒車燈的基本順序進行查看。各燈工作是否正常,外表有無損壞,内部有無霧氣、水珠等。在戰鬥班長的指揮下進行車輛的警燈、警報和燈光檢查。應當安排号員在車輛尾部的左後側方配合檢查車輛尾燈。
車輛警報、警燈及燈光檢查指揮手勢:
【檢查警燈、警報】雙臂高舉,掌心相對;
【檢查大燈】雙臂平舉,掌心向下,示意開大燈,翻轉掌心,檢查遠近光變換;
【檢查大燈】雙臂平舉,雙手握拳,示意檢查霧燈;
【檢查轉向燈】左臂平舉,檢查右轉向燈,右臂平舉,檢查左轉向燈;
【檢查刹車燈】雙臂前平舉,掌心向前并向下翻轉;
【檢查倒車燈】右臂前平舉,掌心向前作往複推動動作。
對于特種車輛除進行上述必要檢查外還應當對其舉升、牽引、照明、排煙等主要部件的基本性能進行檢查。
3.随車裝備清點檢查
當車輛停穩、熄火後,各号員按照各自器材分工進行随車器材裝備檢查。
随車器材裝備的檢查一般以班為單位進行檢查,每号車以器材箱為單元進行分工,各号員對應檢查各器材箱内的裝備。分号員檢查随車器材裝備要按照清點數量、查看外觀、測試基本性能的流程進行。檢查要點如下:
水罐消防車中,泡沫管槍、吸管不少于2套。
上述未列舉器材,應嚴格按照産品說明書進行檢查保養。各号員檢查完畢後必須認真填寫各個器材箱上的檢查登記表。戰鬥班長必須要全面掌握本車随車器材狀态。
4.執勤号員職責及“五知一能”掌握情況抽查
在各号員分工檢查的同時,消防救援站幹部進行巡視抽查,查看各個号員的檢查情況,并對各個号員的執勤職責及“五知一能”掌握情況抽查。每日抽查不得少于2人。抽查方式參考如下:
消防救援站值班幹部:“XX,請回答你今日的執勤分工。”
戰鬥員:“報告,我今天為三号員,主要負責檢查一号車左後3号器材箱内裝備,包括機動液壓泵、液壓剪擴鉗、液壓軟管和移動消防炮,我的的預先展開固定任務是從首車出水口鋪設幹線連接分水器。”
消防救援站值班幹部:“請講解操作移動消防炮。”
戰鬥員:“…………”(“五知一能”講解内容略)
(五)報告查情況及缺損裝備調整
各班号員向戰鬥班長報告檢查情況。而後由值班幹部發出集合信号,各班帶隊集合,由各班長向值班幹部報告本班器材裝備清點檢查情況。
值班幹部認真聽取各班報告,并作記錄。對所反饋問題,作出整改要求。
(六)當日工作安排
由值班幹部安排全天工作,當日工作安全原則應落實消防救援站周課表實施,若有臨時任務調整應在交接班時及時進行調整安排。值班幹部當日工作安排完畢後,由值班員根據安排做好工作具體落實。
2、戰備檢查流程一、基本檢查内容
根據《執勤戰鬥條令》的有關要求執勤戰備檢查的内容基本分為8項,分别是:
1.落實等級戰備制度情況
2.各崗位人員落實戰備職責情況
3.預案制作修訂情況
4.各崗位人員的轄區熟悉情況
5.戰備教育情況
6.執勤戰鬥裝備管理情況
7.通信指揮系統運轉情況
8.轄區公共消防設施管理情況
通過對各項内容的檢查,能夠直接反映出消防救援站的戰備狀态是否良好。
二、基本組織程序
消防救援站的經常性戰備檢查一般在每日的交接班中組織進行。大隊級以上單位的經常性戰備檢查一般以督導檢查的方式進行。上級單位在對消防救援站開展經常性戰備檢查時的基本流程為:
1.接處警系統檢查
2.接警出動測試
3.在崗人員核查
4.裝備檢查
5.“五知一能”檢查
6.滅火救援作戰資料檢查
三、檢查主要方法
(一)接處警系統檢查
檢查人員到達消防救援站後應當首先查看接警值班室。主要查看通信員是否在崗在位,應當安排至少2人進行接警值班。對接處警設備進行查看,查看接警調度系統是否處于開機良好狀态,接警調度網絡、接警話機、無線通信設備是否通暢,聯動設備是否處于開機良好狀态。
(二)接警出動測試
檢查人員在對接處警系統檢查完畢後即可發出出動信号進行接警出動測試。集中接警的單位可以通過支隊指揮中心發出出動命令,獨立接警的單位可以通過撥打119火警電話模拟報警來下達出動指示。接警出動的檢查一般進行火災撲救力量編程拉動,也可以在模拟報警時指定出動編程進行拉動。
戰鬥人員着裝登車後,車輛駛離車庫。接警出動的時間是以出動信号發出後直至首車駛離車庫計算,根據《執勤戰鬥條令》的要求在1分鐘内為合格。
(三)在崗人員核查
車輛停車熄火後,全體戰鬥人員下車,統一在各車車側列隊整裝,值班幹部下達集合口令後,全隊人員列隊集合。值班幹部整隊後向檢查人員報告。報告完畢後由檢查人員核查在崗人員。
檢查人員在進行人員在位情況核查時,應當預先掌握被查單位執勤人員實力,若有人員調整必須及時将更新後的本單位執勤人員實力上報存檔被查。
(四)裝備檢查
裝備檢查一般分為個人裝備檢查、車輛性能檢查、随車裝備檢查以及儲備裝備檢查。
1.個人裝備檢查
個人裝備檢查應由值班幹部統一組織檢查,檢查人員進行監督和随機抽查。
首先進行個人裝備的統一組織檢查,檢查的基本順序應當按照從上至下,主要查看各類裝備是否攜帶到位。随後由檢查人員進行随機抽查,随機抽查時主要進行裝備的功能測試和“五知一能”提問。
頭盔:應當注意查看帽盔外觀、面罩、披肩、帽帶是否完好,标識是否清晰無誤。
頭燈:應注意查看頭燈電量是否充足,強光、近光、爆閃三種模式變換是否正常
阻燃頭套:注意查看應在上衣護頸内,上端拉至衣領處
呼救器(含方位燈功能):注意查看呼救器的方位燈、強制報警和靜止30秒的強制報警功能。可以将呼救器開啟後放置于地面上,由檢查人員統一計時檢查。
通信設備:單兵可配置通信設備一般為手持電台、通信頭盔和對講手機等。檢查時應注意查看每名戰鬥員應當配備單頻通信設備,指揮員和通信員應當配備集群、單頻各一個,攜帶對講手機一部。
消防腰帶:注意檢查腰帶是否符合要求,由于焊接成型的金屬扣件腰帶存在一定的強度隐患,所以禁止使用。
多功能腰斧:注意檢查腰斧的各個附件是否完好
個人安全繩:注意檢查個人安全繩狀态是否良好,是否有破皮、鼓包等情況。應當注意查看繩索是否盤繞收整于繩包内,一端繩頭是否固定安全鈎并連接腰帶。測試戰鬥員能否夠快速将繩索取出。
安全鈎:應注意查看是否每人配置2個安全鈎,其中一個安全鈎是否連接繩索與腰帶。
空氣呼吸器:注意查看氣瓶壓力是否滿足25MPa,面罩、他救接口、氣瓶保護套、标識貼等主要部件是否完好。
對滅火防護服(搶險救援服)、滅火防護靴(搶險救援靴)、消防手套(搶險救援手套)的檢查主要查看其外觀是否有污損、臂章标示是否清晰正确。
2.車輛性能檢查
在完成個人裝備檢查後,檢查人員在值班幹部的陪同下進行車輛性能檢查。必查内容有:
(1)所有執勤車輛的燈光、燃油、滅火劑裝載情況
(2)水罐車、泡沫車水泵情況
(3)特種車輛主要作業部件如舉升、牽引、照明、排煙、裝卸等設備情況。
檢查車輛時應由駕駛員進行操作,檢查人員監督檢查。在進行車輛燈光檢查時和交接班中的組織程序相同。
3.随車裝備檢查
在進行随車裝備檢查時,各号員應當按照分工在對應器材箱位置列隊等候檢查。檢查人員主要對随車裝備進行數量核查以及外觀查看,各類裝備檢查的要點與執勤交接班時的檢查要點相同,如有需要可以進行帶壓或帶負荷運轉檢查。必查内容有:
(1)水罐(泡沫)車必查水帶、水槍、泡沫槍、水炮、備用氣瓶、内攻記錄箱、救生照明線、無齒鋸、液壓破拆工具組、消防梯等裝備。
(2)搶險救援車必查無齒鋸、液壓破拆工具組、防化服、消防安全吊帶、移動發電機、有毒氣體探測儀器、可燃氣體探測儀、救生衣等裝備。
(3)其他專勤車輛應按照車輛主要功能檢查對應的随車裝備,如“化學救援車”應檢查偵檢、堵漏、洗消、輸轉等裝備。
在完成必查裝備後應當随機抽查其他裝備,每輛車不少于2樣。
4.儲備裝備檢查
儲備裝備的檢查一般在室外檢查完成後進行戰備器材庫檢查。檢查時應當注意核查儲備裝備是否與《器材裝備出入庫登記》上的品名和數量相符,所有裝備是否處于戰備狀态,即:水帶是否帶頭已經固定紮好,機動設備是否燃油達到規定量(90%以上),電動設備是否充滿電量,所有器材是否方便取用。
(五)“五知一能”檢查
“五知一能”的檢查一般不單獨進行,通常在進行車輛、裝備檢查時,由檢查人員應随機抽查,抽查不得少于2人。
在完成接警出動測試、核查在崗人員、裝備檢查(儲備裝備檢查除外)以及“五知一能”檢查後可以由檢查人員進行簡要講評,講評完畢後應當立即恢複戰備狀态。
(六)滅火救援作戰資料檢查
滅火救援作戰資料的檢查主要是對消防救援站的滅火救援預案制作、轄區情況熟悉、戰備教育以及轄區公共消防設施管理等資料的檢查。
1.滅火救援預案
檢查過程中應當對照年度訓練計劃或專項活動中有關滅火救援預案制作修訂要求進行查閱。主要注意檢查預案是否齊全,制作是否科學合理,圖文是否準确無誤,是否根據訓練計劃及時更新修訂。預案是否随警攜帶。
2.轄區情況熟悉
主要查看轄區熟悉手冊和記錄,查看轄區熟悉中的六要素是否記錄齊全無誤。
3.戰備教育
檢查中應當對照《工作要事日記》核查戰備教育開展情況,查看戰備教育記錄是否齊全。
4.轄區公共消防設施管理
主要檢查轄區水源道路圖制作标繪情況,是否與實際相符無誤。
以上檢查内容主要采取查閱檔案和随機提問的形式進行檢查,必要時可以進行實地核查。
3、個人防護裝備着裝要求一、個人防護裝備标準
(一)滅火救援頭盔
1.指揮員頭盔為紅色,戰鬥員頭盔為黃色。
2.頭盔必須配有披肩,嚴禁着無披肩的頭盔。
3.滅火救援頭盔必須佩帶消防徽和噴塗标識。
(二)滅火救援戰鬥服
1.支隊、大隊級指揮員着指揮服,站級指揮員着滅火救援戰鬥服。
2.嚴禁着無襯裡的滅火戰鬥服參加滅火救援行動。
3.滅火救援戰鬥服必須噴塗标識,指揮服必須佩戴肩章。
(三)正壓式空氣呼吸器
1.在空氣呼吸器氣瓶外部套裝保護套,粘貼“空氣呼吸器材标簽”。
2.全面罩帶必須挎在脖頸處,不得懸垂。
3.必須預留他救接口,且應在執勤車輛上備有空呼全面罩。
(四)個人裝具包
顔色與材質與滅火防護服一緻的防水、防火布料縫制。尺寸:長24.5cm、寬20cm、高8cm。
(五)消防安全腰帶
無縫焊接頭,其拉力≥13KN。
(六)佩戴式防爆照明燈
功能為弱光、強光及爆閃,還應具備防爆功能。
(七)消防滅火阻燃頭套
具有超高強度、高模量、耐高溫、耐酸、耐堿等功能,阻燃頭套必須具有安全和永久性阻燃特性。
(八)消防腰斧
具有砍、撬、鋸等多種功能。
(九)消防員呼救器(含方位燈)
性能參數:允許靜止時間:30±1S,預報警時間:15±1S,預報警響度:≥65dB,連續開機時間≥20h,連續報警時間≥60min,工作電源:9V,質量:≤200g。
(十)防爆手持對講機
中隊級戰鬥員配備1個,指揮員應配備2個,主要用于中隊班組通信,與指揮中心通信。
(十一)消防輕型安全繩
長度為15米靜力繩,承重:400KG,直徑:9mm。
(十二)消防員滅火防護靴
膠靴頭部與根部有堅實的鐵塊更安全,防滑,防止堅硬物體進入傷害腳部。
(十三)消防手套
材料組合:外層采用具有阻燃、耐酸堿、抗油、防靜電等性能的高強度力料。防水層:采用具有防水透濕功能的面料。隔熱層:采用具有隔熱、阻燃、防熱輻射等性能的面料。其特性:具有阻燃、耐磨防水、防輻射熱,高強力等特性,其用途:适用于滅火時對手,手腕的防護,防止劃傷與割傷。
(十四)安全挂鎖
材質:鋼,産品規格:直徑5.9cm,總長10cm,額定載重:16KN/約1600kg。用途:主要用于消防員自救與救助他人時使用。
二、個人防護裝備佩戴标準
個人防護裝備佩戴必須按照規定的要求着裝,穿戴個人防護裝備。其中駕駛員着滅火戰鬥服上衣,戴滅火救援頭盔(黃色),不着消防滅火膠靴。
(一)全套裝備佩戴
(二)個人救生繩收納整理方法
1.個人導向繩一端連接O型安全挂鎖,距離1米利用雙向結連接第2個O型安全挂鎖,另一端(繩尾)距離0.5米處制作防脫結,個人導向繩應按照單向盤繞的方式統一收納豎放在繩包内,繩尾連同防脫結一并收納至繩包内。
2.繩包外側放置消防腰斧,内側利用固定環穿至安全腰帶2個固定環之間,個人導向繩頂端O型安全挂鎖固定在安全腰帶外側固定環上,第2個O型安全挂鎖固定在安全腰帶内側固定環上,中間繩索橫向收納至繩包内。
3.右手取安全腰帶接口處,紮至戰鬥服外部與内腰帶同高,接口稍向左側,使繩包至于身體右側,不影響空呼器的佩戴。
(三)佩戴式防爆照明燈
佩戴式防爆頭燈必須安裝在消防滅火頭盔右側外沿,距頭盔面罩轉軸處後方約2cm處。
(四)消防滅火阻燃頭套與空氣呼吸器配合使用
消防滅火阻燃頭套應先于穿着滅火戰鬥服上衣之前,待上衣穿好後,将阻熱頭套折疊與衣領外部,其與空氣呼吸器配合使用時,應當現将空呼面罩戴好後将阻燃頭套覆蓋住面罩外沿與臉部結合部位,同時将面罩供給閥全部覆蓋,眼睛部位不用遮擋。
(五)消防員呼救器(含方位燈)
消防呼救器應挂放在左肩醒目位置。
來源丨水槍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