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唐太宗為什麼這麼開明納谏

唐太宗為什麼這麼開明納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05:55:06

唐太宗為什麼這麼開明納谏?文/鄭深宇唐太宗李世民從18歲開始,就長期在外統軍征戰一路走來,他親眼目睹了百姓艱難,親身經曆了隋王朝由盛轉衰直至滅亡的全過程,對“驕奢亡國”的教訓有着清醒認識即位後,他力戒奢侈、躬行節約,并且以上率下,開創了戒奢尚儉的“貞觀之治”,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唐太宗為什麼這麼開明納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唐太宗為什麼這麼開明納谏(讀史筆記鄭深宇)1

唐太宗為什麼這麼開明納谏

文/鄭深宇

唐太宗李世民從18歲開始,就長期在外統軍征戰。一路走來,他親眼目睹了百姓艱難,親身經曆了隋王朝由盛轉衰直至滅亡的全過程,對“驕奢亡國”的教訓有着清醒認識。即位後,他力戒奢侈、躬行節約,并且以上率下,開創了戒奢尚儉的“貞觀之治”。

以儉律己

主政之初,李世民首先抛出一個問題:大禹“鑿九山,通九江”,秦始皇營造宮殿,同樣是動用民力,為什麼前者百姓擁護,後者怨聲載道?

他接着解釋說,大禹旨在為民謀利,而秦始皇純粹是想滿足私欲,因而民心向背截然相反。并由此得出兩條結論:一是“儉則人不勞”,二是“恣其驕奢,則危亡之期可立待也”。

基于正反兩條結論,李世民“新官上任”,就定下戒奢從儉的4條規矩,給全體官民提出硬性要求——“第宅、車服、婚嫁、喪葬,準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斷。”

作為規矩的制定者,李世民很快就樹立了榜樣。

住房上,他提出“崇飾宮宇,遊賞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的理論,堅決反對大興土木。貞觀元年,百廢待興,李世民想要營建一座宮殿,展示“新朝氣象”,木材都已備齊,但“遠想秦皇之事,遂不複作也”。

第二年夏天,群臣以“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宮中卑濕”為由,建議“營一閣以居之”,結果又遭到果斷拒絕。臣子們以為新皇帝隻是講講客氣,于是再三請願,李世民又搬出漢文帝的故事——漢文帝本準備修造一個露台,台基都已建好,但得知這一工程要消耗“十家之産”後,立即下令停止。李世民說,修建宮殿“糜費良多”,自己“德不逮于漢帝,而所費過之”,絕非“為人父母之道”。造殿之事就此作罷。

喪葬上,李世民更是旗幟鮮明地反對“以厚葬為奉終,以高墳為行孝”的風氣。他一改秦漢以來“封山起冢”,即在平地将封土堆積成山的做法,直接選取九嵕山“因山為陵”。并明确提倡薄葬,要求墓中“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

在吃穿用度、出行、婚嫁等方面,李世民的節儉,可以從一段對話中大略窺知。貞觀十年,李世民對房玄齡說:“朕每一食,則思稼穑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績之辛苦。”意思是,他時刻不忘民生多艱,不敢隻顧自己縱欲享受,讓老百姓受苦和“埋單”,所以“唯欲躬務儉約,必不辄為奢侈”。

以儉率下

上下同欲者勝。有李世民帶頭,朝野上下尚儉成風。即便是位極人臣的宰相,也大多過着節儉清貧的生活。

比如中書令岑文本,貞觀政府的最高命令都出自其手,可謂“權傾天下”。但他居住的地方又低窪又潮濕,屋子裡“無帷帳之飾”,非常簡陋。有人勸他買房置地,改善居住條件,他連連感歎道:“吾本漢南一布衣耳,竟無汗馬之勞,徒以文墨緻位中書令,斯亦極矣。荷俸祿之重,為懼已多,更得言産業乎?”勸說的人隻好悻悻而退。

戶部尚書戴胄,掌管着整個王朝的錢袋子,算得上“富甲天下”。可他同樣“居宅弊陋”,去世後連個像樣的祭祀場所都找不到,更别說什麼“棺椁極雕刻之華”、“冥器窮金玉之飾。”最後,李世民隻好下旨,“令有司特為之造廟”,并厚贈錢物,才把戴胄的喪事辦成。

太子太師魏征,一生向唐太宗進言200多次,因敢于直谏而“名聞天下”。魏征病重之際,李世民前去探望,竟發現其住所既無正堂,又缺家具,隻能勉強遮蔽風雨。感慨之餘,李世民立刻命人将準備建造小殿的木材運到魏征家裡,為他建造臨時的客廳,并派使者送去魏征平時喜歡的素面布褥。魏征去世後,他的夫人力辭“一品禮”,送葬時連茅草紮成的人馬也沒有。

廟堂之上,君臣一心,江湖之遠,百姓們也終于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貞觀政要》記載:“由是二十年間,風俗簡樸,衣無錦繡,财帛富饒,無饑寒之弊。”

以儉教子

天下漸安,如何将節儉基因傳承下去?

李世民深刻認識到,不論是他的弟弟還是兒子,皇室子弟們“生而富貴,不知疾苦”、“百姓艱難,都不聞見”,所以往往不知節制,奢侈成性。如果把大唐帝國的重擔,交付給這樣的“接班人”,他實在放心不下。

貞觀七年,李世民命令魏征編輯《自古諸侯王善惡錄》,希望皇子們研讀後能“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他還叮囑官員,在輔佐太子時“常須為說百姓間利害事”,要“敦之以節儉,勸之以文學”。一旦見到儲君有奢侈驕縱之事,必須“切言直谏,令有所裨益”。

知子莫若父,太子李承乾的表現和李世民的預測基本一緻。李承乾對治國理政興趣不大,一門心思花在“騎射畋獵,飲酒酣樂”上。他“所應用物不為節限”,兩個月内“用物已過七萬”,太子右庶子張玄素由此感慨“奢侈之極,孰雲過此”。

李承乾還十分在意房子和面子。他居住的東宮由隋朝建造,本就十分奢侈,但他仍覺不夠,在此基礎上“更有修造,财帛日費,土木不停”。而且不顧百姓死活,選在“盛農之時”動工,工程浩大,累月不止,聚集在龍樓之下的工匠們敢怒不敢言。

貞觀十四年,太子詹事于志甯見李承乾“侈縱日甚”,指出“克儉節用,實弘道之源;恣情奢侈,乃敗德之本”,一再勸規他“停工巧之作,罷久役之人,絕靡靡之音,斥群小之輩”。可是李承乾非但不聽,反而派刺客深夜行刺。結果刺客潛入于志甯的宅子後,發現他寝卧在草席上,正在為母守孝,實在不忍心下手……

4年後,李承乾因密謀篡位被廢。在《廢皇太子承乾為庶人诏》中,李世民痛斥他“酒色極于沉荒,土木備于奢侈。倡優之技,晝夜不息;狗馬之娛,盤遊無度”。

汲取了李承乾的教訓,李世民對如何教育新太子李治尤為用心。他曾說“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誨谕”。吃飯時,則問李治“汝知飯否”,教育他“凡稼穑艱難,皆出人力,不奪其時,常有此飯”。見到李治騎馬,就問“汝知馬乎”,并引申說“能代人勞苦者也,以時消息,不盡其力,則可以常有馬也”。

李世民還在《帝範》中單列“崇儉”一章,告誡李治要“儉以養性”、“守之以約。”經過一番親自教導,李治繼位後輕徭薄賦、節用民力,一時邊陲安定、百姓富足,史稱“永徽之治”。

“奢侈者可以為戒,節儉者可以為師。”唐太宗修身治國的這條重要經驗,屬于曆史,也屬于當下和未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人民日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