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宋末的三種詞人

宋末的三種詞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2 18:21:07
前言

詩詞格律的基本知識掌握以後,就可以依譜填詞了。但是僅僅機械“填”是不行的,畢竟不是機器生産或者軟件導出。

關于填詞,南宋詞人張炎在《詞源》中言簡意赅地作了介紹:

作慢詞看是甚題目,先擇曲名,然後命意。命意既了,思量頭如何起,尾如何結,方始選韻,而後述曲。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須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詞雲:“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于過片則雲:“西窗又吹暗雨。”此則曲之意脈不斷矣。

這段話說的是慢詞(長調),不要一樣可以借鑒。

簡單來說,先确定題目,選擇詞牌,确定中心思想(如何開頭,如何結尾,來表達這個中心思想),然後選擇押什麼韻。就可以開始了。

在這裡,張炎特别提到,注意上阕結尾,和下阙開頭,要承上啟下,通篇要連貫。

一、題目

張炎這段話,舉了一個例子,即姜夔的《齊天樂·蟋蟀》。這首詞前面,有一個序言:

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鬥。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緻一枚,镂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可知,姜夔與好友張鎡(z字功父,張炎的曾祖父)一起飲酒,聽到蟋蟀鳴叫,于是以詠蟋蟀為題填詞。

可知這個題目就是詠蟋蟀。

宋末的三種詞人(南宋詞人張炎一段話)1

二、詞牌

張鎡選了押平聲韻的《滿庭芳》這個詞牌,其詞如下: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寶钗樓外秋深。土花沿翠,螢火墜牆陰。靜聽寒聲斷續,微韻轉、凄咽悲沉。争求侶,殷勤勸織,促破曉機心。

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随音。任滿身花影,猶自追尋。攜向華堂戲鬥,亭台小、籠巧妝金。今休說,從渠床下,涼夜伴孤吟。《 滿庭芳·促織兒》

姜夔選了《齊天樂》,押仄韻,其詞如下:

庾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别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齊天樂·蟋蟀》

選擇小令、中調還是長調?選擇什麼詞牌?平韻還是仄韻,還是換韻?

這兩首詞,雖然立意不同,但是感情都有些消極低沉。 二人分别選擇了《 滿庭芳 》和《齊天樂 》。《齊天樂 》表示“萬壽永齊天”詞牌,字面上似乎很喜慶,但是這個詞牌的名作多有愁苦之情。

選擇什麼詞牌,要根據自己創作内容選擇相符的詞牌,是否合适可以參照古人的名作。

三、立意

立意,即作者想表達什麼思想。詠物詩詞,大多要“托物言志”,駱賓王的《詠鵝》僅是小兒語 。

姜夔和張镃二人詞中,都少不了愁苦二字,但是其愁苦的原因不同。這就是背後立意的不同。

鄭文焯校《白石道人歌曲》評價兩首詞的區别說:

“功父《滿庭芳》詞詠蟋蟀兒,清隽幽美,實擅詞家能事 ,有觀止之歎。白石别構一格,下阕寄托遙深,亦足千古矣。”

張镃詠蟋蟀,通過兒時的回憶,對比今天的孤寂,有今不如昔之感。主要是從自己的身世經曆出發,有所感受。

而姜夔的詠蟋蟀,寫得其實是國家的興亡。雖然同是詠物,但是二人的立意有高下之分,所以姜夔這首詞更勝一籌。

宋末的三種詞人(南宋詞人張炎一段話)2

四、謀篇布局

命意既了,思量頭如何起,尾如何結,

立意有了,那麼如何表達出來呢?需要考慮第一句如何開端,最後一句如何結束。

姜夔《齊天樂》第一句就用了詩人庾信的典故:

庾郎先自吟愁賦,

庾信是南朝人, 奉命出使西魏,因梁滅亡,隻好滞留北方一生未歸。庾信的遭遇類似于北宋滅亡後被虜到北方的二聖以及皇室宗族臣僚宮女等。

全篇收尾處,蟋蟀的悲鳴,個人的感受,國家的興亡,首尾呼應,虛實相映。

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五、選韻

詞牌有詞譜(早先是曲譜),基本是固定的。但是很多詞牌有多體,不同體押韻是有區别的。

如《滿庭芳》有平聲韻,也有仄聲韻。很多詞牌的仄韻,又有入聲韻和上去韻之分。

所以選韻,首先要選,押平韻,還是押上去韻,或者押仄韻?

其次,要選哪一個韻部。然後,在這個韻部中,選擇什麼韻腳(押韻的那個字)?

唐宋人填詞,沒有詞韻,他們用詩韻填詞,隻不過可以放寬到類似古體詩的鄰韻通押。我們填詞,可以使用清朝人的《詞林正韻》。

宋末的三種詞人(南宋詞人張炎一段話)3

六、述曲與過片

述曲,我的理解是,經曆了題目、詞牌、立意、選韻之後,就可以依譜填詞了。

在述曲中,張炎特意提出了過片的重要:

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須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詞雲:“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于過片則雲:“西窗又吹暗雨。”此則曲之意脈不斷矣。

過片,換頭處,即下阙的第一句話。一定要承接上阕,使得上下阕意脈連貫,不可斷絕。

七、修改

完成以上的步驟,填完一首詞,隻是初稿而已。如同一個半成品,還需要在細節處進行打磨修改。關于修改,張炎又說到:

詞既成,試思前 後之意不相應,或有重疊句意,又恐字面粗疎,即為修改。改畢,淨寫一本,展之幾案間,或貼之壁。少頃再觀,必有未穩處,又須修改。至來日再觀,恐又有未盡善者,如此改之又改,方成無瑕之玉。倘急于脫稿,倦事修擇,豈能無病,不惟不能全美,抑且未協音聲。作詩者且猶旬鍛月練,況于詞乎。

詩人作詩,有人揮筆而就,但是更多的人會“改之又改”。據說宋朝的韓駒喜歡改詩,有的詩作寄給朋友數年,他仍舊追取回來,修改幾個字然後再還給人家。

宋末的三種詞人(南宋詞人張炎一段話)4

結束語

老街也填過一首唱和詞,詞牌選的是《滿庭芳》:

月朗風清,人閑花落,玉階聲遠苔深。琴絲如訴,斷續伴長吟。 總角當年猶記,挑燈覓、亂草牆陰。曾不解,蜉蝣一夢,寒翅勸機心。

思來凄咽處,豳詩漫與,白石悲沉。笑年光、蓦然何處追尋。卻向廊前柳下,好領取、戛玉敲金。任多少,世間冷暖,婉轉入秋音。

立意方面,出了自己聽到秋蟲鳴叫的感想外,還将讀到張镃和姜夔兩首詞的感受融入其中。

選擇的是押平聲韻,韻部是《詞林正韻》的第十三部,韻腳是:深、吟、陰、心、沉、尋、金、音。熟悉填詞的朋友可以發現,用韻張镃那一首。

@老街味道

南朝詩人鮑照,最早大量創作五絕,還寫出了五言律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