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訓練動作,有最有效、最危險、最複雜、最知名排行榜,那硬拉無疑都将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作為三大舉動作之一,大肌群訓練的王牌。一次規範的傳統硬拉,整個後側鍊條都是發力重點:腘繩肌、臀大肌、背闊肌、豎脊肌、斜方肌。
無論綜合訓練上下肢力量,還是練就完美翹臀,硬拉始終是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不過,就是這麼一個被廣泛應用的動作,很多人把杠鈴拉起前,就已經做錯了!
不良的起始姿勢,會影響後續動作中的發力,臀腿沒什麼感覺,下背倒是疼的不得了。
如果在錯誤的方向上,再加幾分持之以恒,練上一陣後就容易,咔嚓……上炕都費勁。
回到硬拉的起點,一個标準的傳統硬拉,應該是這樣的~
标準硬拉的“必會細節”
挺直下背
所謂“龜背硬拉死的快”,硬拉動作中,第一條鐵律就是保證下背挺直,核心收緊。絕不可彎腰弓背,也不要過度反弓。
彎曲的背部,會讓脊柱前後側形成大小不同的壓力,當杠鈴的大重量傳到腰部,往輕了說,容易韌帶拉傷閃到腰。重了的話……
此外,硬拉動作中,不要過度擡頭,這會給頸椎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同時影響腰背姿态。
最佳的位置應是頸部處于中立位,目光自然望向前方地面,而不是擡頭去看正前方。
肩胛骨在杠鈴正上方
硬拉,從準備動作開始,杠鈴就應處于肩胛骨的正下方,而不是肩部的正下方。
咱可以想象:肩胛骨、杠鈴、腳掌中心,在同一條垂直于地面的重心線上。
如果杠鈴的位置,偏離重心線,過于靠前,你會明顯感到下背部受力增大。
一旦以這種錯誤姿勢将杠鈴提起,難以發力不說,受地心引力影響,杠鈴還會立刻擺向重心線向所處方向......沒錯,它搖起來了!
這也是不少人,硬拉動作中難以保持身體穩定,核心力量不佳的話,還可能出現摔倒風險的主要誘因。
為了穩定杠鈴始終在“重心線”上,咱可以用以下方式自測:
當動作開始,杠鈴的軌迹,便應該是沿着“重心線”,盡可能做到直上直下,保持連貫流暢。
而在身體站立起後,注意不要過度後仰,不要聳肩。
控制站距及握距
傳統硬拉中,雙腳的站距與髋部同寬,一般不超過肩寬。避免下蹲時,膝關節内扣,造成關節磨損。
而由于傳統硬拉中,雙臂的位置在雙腿外側,過寬的站距會讓握距也随之變寬,緻使肩部、肘部、腰部負擔加重。
較好的握距,則是雙臂略寬于肩,手臂伸直。
握法上,推薦雙手正握,不少老鐵喜歡正反握的握法,如此更加穩定有力。不過這種握法長期下來,可能引起左右肌肉不平衡,對于普通健身者,等到動作掌握熟練後,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嘗試也不遲。
站法上,腳尖可以輕微“外八”,但角度不要太大。
根據所處場地,建議選擇平底鞋,或光腳。鞋底較高的氣墊鞋,就不太推薦了。
硬拉訓練小貼士
硬拉放練背日,還是練腿日?
硬拉,更适合練腿還是練背,是一個複合問題。
各類硬拉模式,都會涉及整個後鍊肌群的發力,隻是在訓練側重上各有不同。不存在隻練腿,不練背的情況。
雖然大部分硬拉動作,都是訓練臀腿為主,不過應用到具體訓練安排中,則應分而論之:
No.1傳統硬拉
動作模式:杠鈴從地面拉起,到身體站直結束。
動作特性:後側鍊條肌群發力為主,股四頭肌發力為輔,将杠鈴推離地面。
事實上,由于不同人肢體結構差異,各部位發力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我們可以認為,傳統硬拉對臀腿有較好的刺激效果,但如果你确認動作規範準确,仍覺得斜方肌背闊肌有更明顯的發力效果,那将傳統硬拉安排在練背日,也完全沒毛病。
No.2相撲硬拉
動作模式:站距是傳統硬拉兩倍左右,将杠鈴從地面拉起,直到站直身體。
動作特性:不同于多數硬拉,腳踩向下的發力感,相撲硬拉的發力,更像是用雙腳向兩側推,從而建立一個穩定的根基。
相比起傳統硬拉,相撲硬拉更側重股内側肌、股外側肌的發力,背部發力較小。
No.3羅馬尼亞硬拉
動作模式:從站姿開始,杠鈴下降至小腿中段結束。動作過程中,膝關節基本不發生改變,主要是髋關節在參與動作。
動作特性:相比起傳統硬拉,羅馬尼亞硬拉可限制股四頭肌發力,對臀大肌帶來更好的刺激效果。
訓練時,負重可選擇傳統硬拉時的70%左右,很适合新手,及想練翹臀怕粗腿的女生。
No.4直腿硬拉
動作模式:與羅馬尼亞硬拉相似,不過膝關節幾乎沒有彎曲,髋部的移動幅度也較小。
動作特性:直腿硬拉更側重大腿後側腘繩肌的刺激;羅馬尼亞硬拉則更側重臀大肌。另外,直腿硬拉的背部發力,會相對較小。
No.5架上硬拉
動作模式:架高杠鈴,動作從高于地面位置開始,到身體站直結束。
動作特性:省去了硬拉動作前半程,臀腿主要發力部分。相當于,削弱了動作中腿部的作用,更有針對性的訓練背部。
當我們判斷,該将硬拉安排在練背日,還是練腿日。主要便應綜合這三個角度:訓練目标、個人情況、動作選擇。
當然,我們還要綜合實際目标。如我們重點希望強化落後的背部,那完全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架上硬拉”安排到練背日。
如何安排“硬拉計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