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感情的事該斷則斷

感情的事該斷則斷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2 04:26:40

文|張泠

又是一年的歲末,2021年馬上就要與我們擦肩而過。有人在這一年春風得意,時值年尾免不了要與之熱烈相擁,甚至還要朗聲大喊“謝謝你,2021”;有人在這一年百事不順,于是盼望着它早早離開,分别之際,會長長地喟歎一聲“2021,不見了您呐”;更多的人會多多少少懷着戀戀不舍的心情,與2021年揮手告别。其實人們告别的不是“年”,而是這一年裡遇到的人、發生的事、出現的情。面對着2022年,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必須要與舊的一年“斷舍離”。

感情的事該斷則斷(情感斷否斷否)1

“斷舍離”這一概念據說最早由日本的山下英子提出,她的《斷舍離》一書幾度成為暢銷書。有人說“斷舍離”颠覆了百萬人的生活方式,成為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然而,人生中的許多事情真的那麼好斷、舍、離嗎?如果真的容易斷舍離,山下英子何故還要一個人跑到山中廟裡去修行?如果沒有人生低谷時的深刻反省、反複掂量、艱難取舍,她又怎麼能摧毀控制她人生的心理包圍圈,掙脫命運的安排,獲得新生?所以,但凡需要下決心斷舍離的事物,背後往往都隐藏着濃濃淡淡的情緣,要斷的是情線,要舍的是情義,要離的是情傷。

扔得掉的物品,扔不掉的心念

80後、90後多數都有過因扔東西與50後、60後父母發生口角的經曆。50後、60後大多經曆過物質生活匮乏的年代,再加上傳統文化裡“勤儉持家”觀念的影響,他們對隻要還能吃、還能穿、還能用的東西往往不忍舍棄;但其子女卻不然,生逢物質生活豐富的時代,他們對吃剩的、穿不着的、過時的東西從來不會憐惜,總能毅然決然地與之斷舍離。因為互相看不慣,兩代人之間便生出許多摩擦。

子童下班一回家就發現媽媽臉色不對,她悄悄問爸爸:“媽媽怎麼了?”“生你一天氣啦!”爸爸白了她一眼。“為什麼呀?”子童搞不清楚自己在單位上班,怎麼就惹媽媽生氣了。爸爸朝沙發邊努了努嘴,子童看見自己剛買的一雙皮靴惶恐地杵在那裡。“怎麼了?我剛買的,還沒穿呢,買雙靴子不可以啊?”她意識到可能是媽媽嫌她又買鞋了。

“你還知道是剛買的沒穿?為什麼剛買了就扔呢?”媽媽終于正眼看她了。“扔?怎麼會呢,我還沒穿呢……這不在這兒嗎?哪裡扔了?”子童一臉無辜。“我作證哈。”爸爸伸出手指擺出作證的手勢,“今早你媽看你從卧室出來提着個大垃圾袋出門了,猜着你又要扔東西,從窗戶裡看着你把袋子丢進垃圾桶,就趕緊沖到樓下拎出來,一看,就是這雙靴子。”

“怎麼可能!”子童柳眉緊蹙,“我扔的是雙舊靴子……”話沒說完,她突然意識到什麼,疾步走進卧室,彎下身子朝床底下一看,傻了:舊靴子老老實實地趴在地上。子童一拍腦門,敢情昨晚上稀裡糊塗弄錯了,留下舊靴子,把新靴子裝進了垃圾袋。有些難為情的她提着舊靴子回到客廳,嗫嚅道:“昨天晚上裝錯了,一進一出,本來要扔的是這雙。”媽媽瞥了一眼舊靴子,火氣又上來了,怒怼道:“這麼好的一雙鞋就不要了,你這個作勁兒像誰呢?原來不這樣啊?你不穿可以給我,咱倆鞋碼一樣大,幹嗎要扔呢?”

“媽,你至于嗎?”子童把手裡的鞋往地上一扔,“你倆工資都不少,不至于這樣吧?是,我原來不這樣,但工作後我确實在改變,我必須讓自己學會‘斷舍離’,否則陷進千頭萬緒的工作中無法自拔。我扔的是東西,但我整理的是心情。”

感情的事該斷則斷(情感斷否斷否)2

當了一輩子教師的爸爸媽媽聽了女兒的話,一時語塞。“扔的是東西,整理的是心情”,他們認同這個理兒,但對于他們這代人來說,從小是聽着“浪費可恥”“浪費有罪”長大的,在這種心念下,讓他們對還未成廢物的東西“斷舍離”談何容易。

“生産和消費是經濟發展的兩個重要環節。”老兩口晚上散步時,子童爸爸想通了,“從某種程度上說,過度節約會抑制生産發展,這顯然不利于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如果像咱的爸媽一樣一雙皮鞋穿十幾年,釘釘鞋掌、擦擦油又是新的,那鞋廠十有八九要倒閉了。”

“歪理邪說。生産越多,資源利用不就越多嗎?”子童媽媽頓了頓又說道,“不過與孩子的心理健康相比,扔掉的東西的确不重要了。但她完全可以消好毒,投到舊衣物回收箱裡呀!”

離得開的世界,離不了的念想

這兩年麥子不得不連續做着斷舍離的事情。

去年搬新家後,為還貸款賣掉老房子被提到議事日程。當決定找中介的時候,麥子找來了精挑細選的家政公司保潔員,将房子裡裡外外打掃得幹幹淨淨、清清爽爽。朋友說這樣做是對的,花點錢做個保潔,讓房子有個好賣相。但麥子說她這樣做不是為了賣相,而是出于對老房子的愛、尊重和不舍。

麥子一家在老房子裡住了20多年,人生中最忙碌、最勤奮、最喧嚣、最繁華的20年啊!90平米的空間,每一寸牆面都吸納着、刻印着走向成熟的歲月中的喜怒哀樂,每一縷空氣都浸透着、散發着季節變換的日子裡柴米油鹽的苦辣酸甜。發生在這裡的點點滴滴,都注定是麥子一家人生交響樂中最為動人的華彩樂章。麥子太愛這個家,太愛發生在這裡的一切,而這所老房子默默地、牢牢地守護着他們,醞釀着、承載着、包容着、記錄着這一切。

送走保潔員,麥子一個人在清清亮亮的各個房間裡走走停停,她有些動情地說:“您護佑我們20多年,辛苦了!謝謝!”說着,還情不自禁地鞠着躬。麥子覺着自己必須要和它好好道個别,如果沒有儀式感,她會很不安。

感情的事該斷則斷(情感斷否斷否)3

上個月,麥子換了新車。老車是一輛手動擋的雪鐵龍愛麗舍,麥子開了16年。如果不是它不斷地出現各種毛病,以至于讓開車上路的麥子常常提心吊膽,她可能還不會痛下決心買新車。就算買新車,她原本也有留下它的打算,但各種因素所緻,麥子聽從了家人的意見:保留原車牌号,将老車留給4S店,換取一筆補償。

提新車的前一天,麥子開着“愛麗舍”去了洗車店,将其裡裡外外清洗一番。第二天交車前,她先是與車留下合影,之後坐進車裡,輕輕地說:“16年了,隻要我握着方向盤,我們就是一個和諧、默契的整體。感謝你這麼多年的辛苦、安全陪伴。無論工作、家庭,你都為我立下汗馬功勞。可是,你老了,我必須要與你道别了!”從車裡出來的麥子,眼裡已經有了淚水。老公對店裡人說:“小女人多愁善感,戀舊,難斷舍離。”

麥子的确戀舊,常常難斷舍離,她信奉“萬物皆有情”。麥子覺着自己這一點有些像母親,母親就是一個戀舊的人,對人、對物,凡是曾經有惠于她的,凡是有着特殊意義的,總是念念不忘、依依難舍。

母親有個木盒子,裡面裝着一些重要物品。其中最古老的是一面木頭框、長方形的鏡子,那是媽媽結婚時姥姥送與她的。從麥子記事起,就經常看到媽媽拿出鏡子照着、撫摸着。幾十年過去了,鏡框已有些松動,鏡面也不再清亮,但媽媽還是會經常拿出來照照、摸摸,直到她去世。麥子知道,就算她為媽媽買到世界上最貴重的鏡子,也抵不上這面的分量。那種愛到骨髓、親至血脈的念想,哪裡會容易地被“斷舍離”?

然而,當必須要做出斷舍離時,母親又是決絕的。她崇尚節儉、愛幹淨清爽,不喜歡家裡物品繁雜、擁擠,給人心裡添堵,所以不會随便添置東西。而一旦有物品影響了整潔且用處不大,她就會毫不猶豫地處理掉。每當這個時候,母親就會說“連人都可以舊的去新的來,何況是東西呢。沒用的、不好使的,該扔就扔”。這是說給自己聽的,也是說給愛糾結的麥子聽的。

母親去世後,當麥子無所顧忌地深陷悲痛以至于出現心理問題時,想到了母親生前的叮囑:誰都會有沒媽的那一天,死了死了,死了百了。我走了,哭兩聲就行了,再痛也不能跟着我去,哭壞了身子不值得。

人生代代無窮已,生死每每隻相似。明白了生死聚散皆世間常态的麥子,對“斷舍離”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感情的事該斷則斷(情感斷否斷否)4

自打有了人類社會,“情”就成了維系萬物關系不可缺少的紐帶。沒有“情”,便沒有留戀、沒有回憶、沒有魂牽夢繞,果真如此,世界該是多麼清冷;但若“情”太多、太重,就會累心、傷身,就會意亂情迷。于人于物,概莫如此。

從心理學上講,學會斷舍離,通過清理物品清理内心的混沌,通過整理雜亂整理煩悶的心情,無疑是非常有必要掌握也是非常有效的精神療救術。新年将至,願大家都能對心理進行一次大掃除,舍棄那些讓自己寝食難安、痛苦不堪的執念,離開那些讓自己煩躁郁悶、備受折磨的負能量場,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懷着嶄新的願景,呈現給2022年一個清爽的、全新的自己。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感情的事該斷則斷(情感斷否斷否)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