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公益音樂會的主角,不是明星,而是公益項目背後千千萬萬個受助人簡單而樸素的夢想。通過直播,觀衆不僅僅是觀看者,也能成為參與者。大家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實時捐出“小紅花”,一塊做好事。公益直播正在成為公益機構“透明”和“數字化”的常用工具。
出品 | 博客天下公益報道組
作者 | 魏僑
編輯 | 李肖
歌手胡彥斌正在完成一次特别的演出。
演出地點在北京八達嶺長城腳下。夜幕降臨,他在燈光和樹木的掩映下調試着吉他。同台表演的夥伴們來了,是北京密雲區第一小學的4位小朋友。
然後,他們一起演唱了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胡彥斌的聲音與稚嫩的童聲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動人的旋律,沿着蜿蜒的長城,傳向遠方。古老的城牆下,音樂與夜色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這場表演是“夢有引力”——99公益日小紅花公益音樂會築夢之夜的其中一幕。與胡彥斌同台的小朋友都是“揚帆公益計劃”的受助者,他們通過這個項目守住了藝術夢想,登上音樂會的舞台,唱出了理想和勇氣。
9月9日晚,音樂會在騰訊公益視頻号直播,觀衆看到了更多特别的節目。長城腳下,除了胡彥斌,袁娅維、許飛、劉戀也來了,他們通過和不同組織機構的互動、講述和表演,讓公益被更多的了解。
與此同時,在深圳,張震嶽和戴佩妮用音樂遙相呼應。他們不僅唱出經典歌曲,還與鄉村醫生和留守女童合唱團互動。在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高硐村古村落,黃齡和九連真人也在苗寨與民族歌者和傳承人一起演唱、創作,用希望點亮夏末的夜空。
三個舞台,三個場景,三個篇章,都為了同一件事情——99公益日。在三個舞台上,明星作為“99公益日音樂築夢人”,在舞台上與公益機構受助人、志願者共同呈現了一場别開生面的音樂表演。
原來,這場公益音樂會的主角,不是明星,而是公益項目背後千千萬萬個受助人簡單而樸素的夢想。通過直播,觀衆不僅僅是觀看者,也能成為參與者。大家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實時捐出“小紅花”,一塊做好事。
9月9日晚,“夢有引力”小紅花音樂會在騰訊公益視頻号獲得超480萬人觀看并參與互動,用戶循着音樂築夢人的歌聲,進一步了解公益項目并獻出小紅花和愛心,很多網友評論“被溫暖的歌聲打動”。
可以看出,實現直播與公益平台打通,有效地縮短了捐款路徑,增加了互聯網公益的透明度。在這個過程中,音樂成為一個紐帶,傳遞着愛與撫慰,勾連着藝人、受助人、志願者、公益機構與觀衆;直播則是一個數字化公益方式的形式,除了捐款,愛心網友的注意力和時間也至關重要。兩者疊加,成就了這場全民公益互動音樂嘉年華。
音樂裡的夢想“你是否和我一樣相信,有一顆開着花的星星。”燈火璀璨的夜長城腳下,一把吉他輕輕伴奏,胡彥斌徐徐歌唱。他先是獨唱了《開花的星星》和《願望》,輕柔的音樂帶着溫暖的力量,傳遞到觀衆的心中。
緊接着,4位北京密雲區第一小學的小朋友走上台來,和胡彥斌合唱了一首《我的未來不是夢》。孩子們的嗓音明亮清澈,眼眸中藏着對于未來的殷切渴望。
他們之中有人想做海軍,有人想成為歌唱家,這一場音樂會讓他們走到台前,向大衆宣告,在“揚帆公益計劃”的幫助下,原本條件困難的孩子也擁有了發展興趣、追求夢想的機會。
胡彥斌與“揚帆公益計劃”的緣分始于2019年。那一年,他的粉絲成立了“斌紛世界公益聯盟”,第一間“胡彥斌築夢樂音樂教室”落地在胡彥斌曾經捐助過的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吉星鄉小學。
“做好公益是很難的,他們做第一個教室的時候,我沒想到他們能堅持下來。”胡彥斌在接受《博客天下》專訪時說。
之後,聯盟攜手中華思源扶貧基金會—新浪揚帆公益基金,于2019年10月24正式發起“胡彥斌築夢樂音樂教室公益項目”,“看到第二個、第三個音樂教室(做起來),我發現他們在這件事上是有持久力的,那我也重視起來,常常跟他們溝通公益項目的情況,也給他們一些鼓勵。”
跟随着偶像的腳步,粉絲們籌集資金,為條件有限的學校添置音樂器材,協調音樂教師,組織線上教學……如今,“斌紛世界公益聯盟”已經捐建了6間“胡彥斌助夢音樂教室”,遍布全國各地,給身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打開一扇藝術之門。
在胡彥斌看來,音樂教育并非要求每個孩子都在音樂上擁有極高的造詣,而是通過音樂來打開所有想象力和藝術審美。“所以我覺得‘胡彥斌助夢音樂教室’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小孩子,可以通過音樂激發他的創造力、想象力,這可能才是根本的目标。”
如今,兒童公益已經不再囿于捐錢捐物、修建學校,保證孩子們的生存與基礎教育的需求。揚帆計劃的負責人董菲菲告訴《博客天下》,當下公益的内容更加豐富多元,不僅要讓孩子們學會謀生的手段,同時也要讓他們擁有良好的興趣愛好,兩者相符合才能讓生命更多彩。
“對于孩子來講,他在追尋藝術或者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的過程中,可以打開心扉,找到他未來生命的價值,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素質型教育,才是通識教育最初的本心。”
在小紅花公益音樂會上歌唱夢想的孩子們,在公益的幫助下找到了自我的價值與未來的夢想,也通過這個舞台傳遞出積極的力量,讓更多人看到兒童公益的豐富内涵與現實意義。
事實上,音樂不僅可以激發兒童的想象,也可以在廣泛的領域引領人們的精神,給予更大的力量。
對于由罕見病、殘障夥伴組成的8772樂隊來說,音樂就是他們共同的熱愛。樂隊成員都是罕見病患者、殘障人士或家屬,他們帶着不同的病痛活在世間。這個樂隊的名字來自“病痛挑戰”首字母“BTTZ”的變形,宣告他們不屈服于命運的堅韌與擁抱生活的熱忱。
在小紅花公益音樂會上,劉戀與杜凱的Mr. Miss組合,就與8772樂隊共同演繹了《明天的煩惱交給明天》。舞台上,他們有人身材異常矮小,有人坐着輪椅,有人滿頭白發,可他們所展現出來的熱情與活力依然充滿了感染力。
劉戀與杜凱的Mr. Miss組合及8772樂隊
如果說《明天的煩惱交給明天》書寫了他們生活在當下的樂觀,那麼樂隊原創歌曲《小夢想》就是用自己的音樂告訴大衆,每一個像砂礫一樣微小的夢想,也是閃閃發光,值得被看到的。“在各不相同的病痛下,我們還有音樂和其他愛好,大家都在積極認真地生活。”樂隊發起人之一、主唱兼吉他手婷婷說。
他們以音樂為媒,訴說着罕見病患者的故事與心聲,讓更多人能夠感同身受。大衆在給予資助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平等、包容的社會環境,讓他們更加健康、自在、有尊嚴地在社會上生存。
從“項目”到“人”音樂和愛,始終是連接和鼓舞人心的力量。無論是1985年的“地球上最偉大的一場演出”LIVE AID演唱會,還是2020年《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四海聚一家》特别節目,都令人記憶猶新。
今年99公益日期間,騰訊公益攜手多家優秀的公益組織和藝人,共同呈現了這場“夢有引力”為主題的音樂會的直播。這些公益項目之所以引發關注,讓衆多觀衆願意實時參與其中,本質還是對“人”的關懷,以及人與人之間所傳遞的愛。
在深圳的舞台上,張震嶽和雲南山區的鄉村醫生餘自光進行了一場視頻連線。通過交流,觀衆知道,餘自光不僅是複星基金會“鄉村醫生”項目的幫扶對象,但他同時也是一名暖心村醫,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餘自光1993年大專畢業後,回到丹珠村成為了一名村醫。他曾因為經濟困難,一度想要放棄村醫的工作。但是,秉持着“醫者仁心”的精神,心懷着對村民健康的挂念,讓他堅持到了現在。在他的影響下,妻子鐘順花經過培訓之後,也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
在中國的美麗鄉村,有近144萬名像餘自光一樣的鄉村醫生,他們化身一束束微光,默默守護着村民的健康。
舞台上,張震嶽唱了那首《抱着你》,像是訴說着這份感動:“你的眼神充滿愛和光,讓我不畏懼明天黑暗。”
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高硐村古村落,曾是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取景地。在這裡的舞台,黃齡身着由“天才媽媽”手工打造的侗族特色民族服飾,與“天才媽媽”受助人代表韋桃花以及水族歌者們共同演繹歌曲《醉》。
“水族的民族服飾真的太美了。”黃齡在采訪中連連贊歎,“他們的設計很棒,他們的刺繡、顔色我覺得都是很時髦的,很适合舞台表演。我現在身上的衣服也是‘天才媽媽’們親手制作的,他們的手工藝非常厲害,是我眼中的‘高定’。”
“中國刺繡的活化石”馬尾繡,對于“天才媽媽”韋桃花來說,是謀生的技能,是精神的慰藉,如今也成為了責任與使命。“天才媽媽”項目讓更多人認識和喜歡馬尾繡,給傳承千年的“非遺”帶來了新生的活力。生活在當地的女性,上至60歲,下到12歲,都成為了馬尾繡的傳承人,她們在謀生的同時,也讓馬尾繡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
“天才媽媽”項目除了彜繡工坊,還囊括了女性文創扶貧、非遺公益體驗、文創設計賦能等内容。不僅傳播推廣非遺文化,讓更多人關注非遺傳承,也讓背後付出辛勤勞動的手工藝婦女獲得有尊嚴的工作機會和相應的勞動報酬,幫助她們活出自己的價值。
除此之外,北京舞台上許飛演唱着《父親寫的散文詩》,身後古老的磚牆上投影着老邁父母皺紋叢生的影像,特别的設計讓觀衆能夠直觀感受到“銀齡守護計劃”的重要意義。
音樂會将公益項目串聯起來,讓它不再是冰冷的介紹,而是一段段打動人心的故事。在絢爛的燈光與優美的音樂之中,觀衆得以真正看到一個個熱情鮮活的受助人,真切感受到公益帶來的積極變化。
開啟公益“新紀元”在線下演出停擺的日子裡,越來越多演唱會通過線上直播完成了與觀衆之間的連結。直播彈幕互動,朋友圈分享刷屏,全新的交互形式帶來身臨其境的現場感,讓線上演出有了廣泛的傳播力。将公益音樂會搬到線上,也是對于公益表現形式的全新探索。
“小紅花公益音樂會”是騰訊公益在數字化公益上邁出的重要一步。今年6月1日,騰訊公益就在微信視頻号上演了首場小紅花公益音樂會,通過童謠與搖滾的結合喚起觀衆的童心和共鳴,開啟了觀衆與公益全新的互動形式。
相比于單純地在網上介紹公益産品或者公益項目,音樂會的形式充滿了互動性和趣味性,明星藝人、文化名人也讓公益活動更受關注,更有影響力。
小紅花公益音樂會是一個把公益項目更多元、立體化地展示給公衆的方式,打通了直播與公益平台。音樂會直播一開始,主持人陳銘和歌手袁娅維就一起介紹了捐花的玩法,使觀衆對于如何參與其中的理解更為直觀。
小紅花公益音樂會打通今年99公益日“一花一夢想”創新玩法,觀衆可以對指定公益夢想捐贈小紅花,包括“支持1000名鄉村兒童去博物館”、“守護10000名鄉村兒童新公益心理健康”等,當籌集小紅花達到規定數量後,騰訊基金會将聯合業内合作夥伴篩選合适的公益機構執行,幫助夢想落地,并定期向用戶反饋夢想具體執行進展。
9月9日當晚,觀衆一邊觀看表演,聆聽受助人的故事,一邊就可以獻出愛心,直播間裡不同的小紅花的動畫展示,也讓參與更有氣氛。所募小紅花和善款直接進入公益項目對應的公募組織賬戶,觀衆在捐款後還會定期收到騰訊公益平台發送的善款使用的項目進展,實時監督善款的使用情況,公益項目更加清晰、透明。
對于曾經參加過許多次公益演出的胡彥斌來說,這種全新的募捐形式帶來了很多驚喜。“我覺得線上的實時互動可能更加的直接,比起以前的舉牌的方式壓力感更少。”胡彥斌說:“我覺得公益是從點滴做起來的,這種形式接觸到的人群更廣,讓每一個人都更親近公益,有機會參與到公益項目中。”
在99公益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小紅花公益音樂會的意義不僅僅是募捐的款項,更重要的是向大衆傳播全新的公益理念。所有觀衆都可以循着音樂,對那些亟待被人們關注的群體有了更廣泛的理解和認同,也是公益的價值所在。
音樂會組織方代表、騰訊公益平台負責人劉琴說:“音樂會看上去是活動,其實我們是當做産品在做,而且會堅持做下去。”
以今年99公益日為起點,“小紅花公益音樂會”未來将長期呈現,對不同公益機構、企業合作夥伴、機構媒體持續開放,除提供标準化的直播工具、産品能力和服務能力外,平台還将開放額外配捐、流量推薦、傳播資源等配套激勵。
如今,随着經濟的飛速發展,公益也不再是簡單粗暴的捐款捐物,而是更加精細化,更具人文關懷,關注受助人精神的豐富與人格的健全發展。不僅救助他們的生活,更要幫助他們找到生命的價值。
“賣慘型的公益活動已經過時了。”就像這場小紅花公益音樂會,讓受助人充分展示自身的獨特風采,用溫暖熱情的音樂與積極向上的故事打動觀衆,也最大程度給予了他們平等與尊重。
實際上,不僅是音樂會,公益直播正在成為公益機構“透明”和“數字化”的常用工具。除了視頻号,騰訊的各大産品也在公益領域發揮功用。騰訊會議可以召開公益股東人大會,也可以遠程推進項目進展,騰訊文檔支持多人在線編輯,共同實現小紅花願望清單。借助互聯網産品,公益迎來各種新的可能。
騰訊公益通過技術革新,進行創新嘗試,數字化、多樣化的籌款方式和公衆動員方式,豐富了公益的表現力,用趣味的形式、積極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公益、參與公益。
公益的多樣性,正在讓大家進入到一個溫暖的世界。一場音樂會落下帷幕,并不意味着結束,而是更多種關于公益的可能。互聯網技術不斷搭建起公益與公衆之間溝通的橋梁,讓公益更容易觸達每一個關注公益的愛心人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