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必然會用到茶具,哪怕你用吃飯的碗泡茶,在茶具中也會給他命名為“茶碗”。正是由于茶的這種“矯情”,使好多人雖然在使用着茶具,卻很難準确地說出茶具的名稱。
今天我們就認識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17個茶具和茶道六君子都有那些作用有哪些?
一、茶壺
作用:主要的泡茶容器。
主要類型:紫砂壺、瓷壺、玻璃壺等。
二、蓋置
又名蓋托。
作用:泡茶過程中,用來放置壺蓋的器具,可以防止壺蓋直接與茶桌接觸,追求視覺上的幹淨衛生,減少壺蓋磨損。
三、壺承
又名壺托
作用:是專門用來放置茶壺的器具。
可以承接壺裡濺出的沸水,讓茶桌保持幹淨,通常有紫砂、陶瓷等質地,與相同材質的壺配套使用,也可随意組合。
壺承有單層和雙層兩種,多數為圓形或增加了一些裝飾變化的圓形。将紫砂壺放在壺承裡時,最好在壺承的上面放個布墊子,彼此不會磨損。
四、茶盤
作用:盛放茶杯等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
茶盤有塑料制品、不鏽鋼制品。
形狀:圓形、長方形等多種。茶盤樣式可大可小,形狀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
材質:茶盤選材廣泛、金、木、竹、陶皆可取。
五、品茗杯
作用:茶杯,用來品飲茶湯。
常用的品茗杯有三種,一種是白瓷杯,一種是紫砂杯,還有一種是玻璃杯,便于觀賞湯色。
六、杯墊
又名杯托。
作用用來放置茶杯、聞香杯,以防杯裡或底部的水濺濕茶桌,還可以預防杯具磨損。
杯墊種類很多主要有瓷、紫砂、陶等質地,也有木、竹等質地,與品茗杯配套使用,也可随意搭配。
七、聞香杯
作用:用來嗅聞杯底留香的器具,與品茗杯配套,質地相同,加一杯墊則為一套品飲組杯。
聞香杯多用于沖泡高香的烏龍茶時使用。
材質:以瓷器為主,也有内施白釉的紫砂、陶制的聞香杯。
八、蓋碗
作用:又稱三才杯,三才者,天、地、人,用來沖泡茶葉的茶具。
天、地、人
茶蓋在上謂“天”,茶托在下謂“地”,碗居中謂“人”,蓋碗是中國茶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展示。
蓋碗既可以用來做泡茶器具泡茶後分飲,也可一人一套,當作茶杯直接飲茶。
九、随手泡
作用:常用的煮水用具,可随時加熱開水,以保證茶湯滋味。随手泡是現代泡茶時最常用而方便的燒水茶具。
十、水盂
又名茶盂,廢水盂。
作用:用來貯放泡茶過程中的廢水,茶渣,功能相當于廢水桶、茶盤,有瓷器、陶器等質地。
十一、公道杯
又稱茶盅、茶海、母杯。
作用:用來盛放泡好的茶湯,再倒入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同,滋味一緻,同時能夠沉澱茶渣。
有些公道杯有茶柄,有些沒有,還有帶過濾網的公道杯。
十二、茶荷
作用:茶荷的功能與茶則類似,為暫時盛放從茶罐裡取出的幹茶,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
十三、茶刀
作用:用來撬取緊壓茶的茶葉,是沖泡緊壓茶時的專用器具,在普洱茶中最常用到。
十四、茶漏
泡茶時放在公道杯上,用來過濾茶渣。
過濾網壁由不鏽鋼細網、棉線網、纖維網罩等網面組成,不用時放在濾網架上,泡茶後,用過的濾網應該及時清洗。
材質:有不鏽鋼、瓷、陶、竹、木、葫蘆瓢等質地。
十五、茶漏架
作用:用來放置茶漏的器具。
材質:有瓷、不鏽鋼鐵等質地。
濾網架的款式品種繁多,有動物形狀、人手形狀等,比較有裝飾效果。鐵質的濾網架容易生鏽,最好選擇瓷、不鏽鋼質地的茶漏。
十六、茶巾
又稱為茶布。
作用:用來擦拭泡茶過程中茶具上的水漬、茶漬,尤其是茶壺、品茗杯等的側部、底部的水漬和茶漬。
材質:主要有棉、麻布等質地。
挑選茶巾,要選擇吸水性好的棉、麻質地的。
十七、茶葉罐
作用:儲存茶葉的罐子。
材質:常見的瓷罐、鐵罐、紙罐、塑料罐、搪瓷罐以及錫罐、陶罐等。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也稱茶道六用,是對以茶筒歸攏的茶針、茶夾、茶匙、茶則、茶漏六件泡茶工具的合稱。
1. 茶筒
是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 茶則
茶勺為盛茶入壺之用具
3. 茶匙
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内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4、茶夾
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将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5、茶漏
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6、茶針(茶通):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内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茶具内容就分享到這,大家有什麼想法或觀點,歡迎評論區裡面留言讨論,我一直都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