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鄭桂華教授

鄭桂華教授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9 18:09:38

鄭桂華老師教《說“木葉”》(附王甯教授評課)

語文教學通訊高中刊 今天

鄭桂華教授(鄭桂華老師教說)1

師:大家看到你們的文章題目,跟我投影上文章的題目有什麼差别啊?

(學生小聲回答)

師:來,小夥子說說看。

生:“木葉”沒有引号。

師:那這個“木葉”有沒有引号區别是什麼呢?

生:應該有。

師:你适合做官方發言人,他用了一個什麼詞?

生:應該。

師:那能不能把這個“應該”的依據說說看?第三排的小姑娘,你來說說看?

生:“應該”起強調作用吧。

師:旁邊的這位姑娘,你好像還有不同的看法?

生:我覺得還有引用的作用。

師:把“木葉”這個特定的意象凸顯出來。嗯,非常好,很自覺地就把标題修改過來了。大家是什麼時候拿到課文的?

生:昨天上午。

師:看過文章的請舉手。哦,全部舉手了啊,我沒有作要求,你們都看了,大家都太自覺了!這篇文章大概講點什麼,理解了文章内容的同學,請舉手。

(學生暫時沒有人舉手)

師:好,一位同學舉手,兩位同學……舉手的人多起來了,有七八位。當然,還有很多同學沒有舉手。讀這篇文章,會遇到比較多的困難,請沒有舉手的同學說說遇到的困難。我們來開一下“火車”,可以嗎?從後排開始,你讀《說“木葉”》遇到哪些困難?

生:有。(思考狀)

師:有哪些磕磕絆絆的地方?

生:這個“木葉”到底應該作何種深層次的解釋?

師:旁邊的同學,有什麼困難嗎?

生:嗯……這篇文章的中心到底講什麼,有一些不太明白。

師:我們能不能把“中心”這個詞調整一下,也就是《說“木葉”》的作者最想表達的是什麼?用“中心”還是用什麼詞更好一點?

生:觀點。

師:嗯,觀點,差别在哪裡?小姑娘來說!

生:中心可能是指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而觀點則指作者表達内心的一些想法或者建議。

師:建議,這個詞很好。

生:文章中有許多詩句,對于整篇文章較難理解。

師:其他同學有沒有這個困難?嗯,好像比較多!引用古詩文,有多少處啊,二十處。第一句是“袅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句先後出現兩次,所以一共是十九句古詩文。好,第四個問題。

生:古代的“木葉”和現在的“木葉”到底有什麼不同?是因為現代對“木葉”的理解和印象不夠深刻了,古代用“木葉”,現在多用“樹葉”了?

師:哦,其實你提到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木葉”在古今有什麼變化;第二個是順着這個思路,提到了“木葉”和“樹葉”,它們有什麼不同。這也是讓我們感覺到十分糾結的地方,“木葉”“樹葉”,這篇文章還提到哪些相近的意象?(闆書:木葉—樹葉)

生:“落葉”“落木”。

師:如果我們要寫成一組一組的話,怎麼寫才合适?來,第一排小夥子,如果我們接着寫,我應該把“落葉”寫左邊還是“落木”寫左邊?

生:“落葉”寫在左邊。

師:為什麼?

生:因為我覺得“無邊落木蕭蕭下”裡面的“落木”是“木葉”的升華,是一種進步。

師:其他同學同意嗎?理解這個關系了嗎?

(學生點頭)

師:好的,請坐。針對這四個概念,調動我們課前閱讀的經驗,想想林庚先生對“落木”“木葉”和“樹葉”“落葉”的态度有什麼不一樣。

生:他認為當時他們是借“落木”在秋天的情景下的鮮明形象,來表現杜甫當時所處的情景。

師:作者對“樹葉”和“落葉”持什麼觀點呢?

生:認為“樹葉”在一般情況下都能簡稱為“葉”“落葉”,嗯……

師:沒關系,好像現在還不能簡潔流暢地表達出來,我們暫且擱置。後面的女生,你還有什麼困難嗎?

生:我想知道的是,“木葉”除了可以表明它的時間是在秋天,給人以那種凋零的感覺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作用?

師:你的問題其實跟哪個問題是一緻的?看得見黑闆嗎?後面的可以站起來看,要記得随時記筆記啊。剛剛我們有同學問道,“木葉”的内涵是什麼,跟這個問題是接近的。後面的同學還有問題嗎?

生:文章後面寫“樹葉”相比于“木葉”給人更豐滿的感覺,也寫到詩人在寫“樹葉”的時候表現出心中的不平,寫“木葉”表現心中陰郁,我想問,“樹葉”和“木葉”在具體情境中,從根本上有哪些不同?其實也是想問關于“樹葉”和“木葉”的内涵。

師:嗯,說明你已經意識到你的問題和我們的第一組問題是一緻的。還有沒有同學有跟黑闆上的四組問題都不同的問題?

生:課文題目是《說“木葉”》,而文中不隻有“木葉”,還有“樹葉”“落葉”“落木”,為什麼題目不是《說“樹葉”》《說“落木”》或者《說“落葉”》呢?

師:非常好,她是從題目這個角度找這篇文章最關鍵的點。這四個概念中,林庚先生把“木葉”歸為最重要的,放在标題中,其他三個沒有放進去,這四個概念之間的輕重分量不一樣。還有第六個問題嗎?

(學生沉默)

師:沒關系,也許我們再讀的時候會有新的問題、新的發現。剛剛也有一些同學舉手表示自己讀懂了。讀懂的同學現在有誰可以幫助剛剛提問的同學,你覺得哪個問題你可以幫他解決?請舉手,有沒有?

(學生沉默)

師:一下子有點壓力,沒關系,我們左右一起來讨論一下,可以選擇四組問題中的某一個,也可以是兩個三個,根據你們小組的力量,來看看這些詩句給我們讀文章帶來很大挑戰時怎麼辦,這幾個概念到底是什麼樣的關系,林先生為什麼認為“木葉”最關鍵,把它放入标題。這些問題解決後,“木葉”的古今内涵就清楚了,最終這篇文章作者要提什麼看法什麼觀點,也清楚了。所以,我建議,富有挑戰心的同學們,我們高二(四)班自覺自願來的四十位同學,我們可以先從第三、第四組選取問題展開,然後選取第一、第二組問題中的某一個解決,好不好?任務清楚了嗎?可以四個人一起,也可以兩個人一起,自由一點,開始吧!

(學生讨論約5分鐘)

師:好像讨論第四個問題的同學最多,那我們先從這開始吧。

生:我們讨論了一下,覺得“落葉”和“木葉”有一個包含的關系,就是“木葉”中有“落葉”的意思。像前面說的,“落木”是後來的發展,“落木”比“落葉”少了葉的綿密,“落木”更空闊,至于“樹葉”,比較茂密,給人的感覺與“木葉”體現出的秋天的飄零之感是不同的。

師:講出了很關鍵的一點,綿密,茂盛。這是第一點發現,很清楚!還有第二點發現嗎?哪個小組來貢獻一下?

生:我們組讨論了第三個問題,這裡出現了很多詩句,我們覺得這些詩句有這些作用:首先是做引子,引出要讨論的“木葉”這一話題;第二是可以用來例證,例證從古到今很多人都在用“木葉”這個詞;第三點是比較富有文化内涵。

師:講得很清楚吧?你是不是數學、物理學得特别好啊,邏輯性多強啊,非常棒。但是你不能坐下,對于優秀的人,我們得給他一點難題!

(學生鼓掌)

師:嗯,知音很多嘛。請問剛剛這位同學提出這一問題時,他覺得閱讀中困難是什麼?你的回應能解決他的問題嗎?我已經聽到你說沒有了,來,把話筒繼續給你。

生:對于剛才同學提出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我們積累得不夠,所以對詩意的理解不夠透徹。

師:按照你的說法,我們要課後積累,很謙虛,這很重要。但是,課上我就要讀這篇文章,我的積累就是不夠,這怎麼辦?

生:我覺得可以去查閱有關資料。

師:現在我也沒有條件查閱,手機不讓帶,教室也沒有網,怎麼辦呢?

生:可以問老師。

師:(笑)哦,好厲害!問老師其實也是查閱,換了一種對象、一種路徑而已。好,請坐。大家來看第1段,第1段有幾句?

生:四句。

師:這四句熟嗎?講了什麼?作者的觀點是什麼?來,這位男孩子,第1段講了什麼?

生:第1段提出了“木葉”這個形象。

師:明确一點,觀點是什麼?

生:“木葉”這個形象影響了曆代詩人。

師:你從哪句話看出這個意思來的?

生:“自從屈原吟唱出這動人的詩句,它的鮮明的形象,影響了此後曆代的詩人們,許多為人傳誦的詩篇正是從這裡得到了啟發。”

師:簡練一點說,“木葉”這個形象在屈原後代的詩人中是受到了什麼?

生:啟發。

師:這個啟發還誇大了一點,再明确一點,可以用什麼詞?沒關系,請坐,男孩子你來講。

生:“木葉”“突出地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

師:哪個詞特别能鮮明地表達出來?

生:鐘愛。

師:觀點很鮮明啊。同學們,這就回應了第四組問題的第一點,本文标題為《說“木葉”》,為什麼“木葉”作為一個核心和關鍵:“木葉”太被詩人們鐘愛了!我們讀第1段,這裡的詩句,我們也沒有去查閱,但作者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我們是不是也清楚了?那你看我們用了什麼辦法啊?

生:這裡的詩句我想應該不是很重要,對于後面的内容,它解釋了,起了引出的作用。觀點後面說了的,不需要去細讀。

師:有時候這種例子的句子,我們直接跳過去,把握作者的觀點就行了。畢竟我們不是中文系本科生,更不是古典文學研究生,所以我們讀《說“木葉”》,對文中有些詩句,我們跳過也未嘗不可。如果你對這些詩句很感興趣,可以課外去查閱,去拓展,去積累,那當然是更棒的。回到我們前面提的問題,我們的女生已經貢獻了一點,從綿密到空闊的形态上區分了“木葉”“樹葉”“落葉”,還有第二個角度、第三個角度嗎?哪個小組來做貢獻?

生:我覺得就如文章所說的,“木葉”給人帶來顔色上的枯寂之感,而“樹葉”則象征着一種綠色的生機,所以我覺得“木葉”和“樹葉”兩者間缺少了給人感官上的聯想義。

師:好!哪個詞特别好?聯想!要記下來。既然你剛剛講到顔色,講到它帶給我們感官上的聯想,抓住了文中的關鍵。那麼除了這一點之外,還有沒有第三個角度?

生:我覺得“木葉”能帶給人秋天樹葉的殘破之感,而“樹葉”總體來說的話,始終給人的感覺是沒有“木葉”般幹燥,就不能如“木葉”般引起人内心悲秋的情結。

師:從感官的角度,提取一個觀點來。剛剛你已經講到顔色,是視覺,那麼幹燥,這是什麼角度?

生:觸覺。

師:現在所有這些作用其實都是為了讓人産生聯想。林庚先生說詩歌的語言帶給人什麼?下面哪位同學能從這一點去解決第一、第二兩個難題,接受挑戰嗎?試試看吧,來!

生:我回答的是第一個問題,“木葉”的含義在于情感的抒發,因為“一切景語皆情語”,古人之所以寫詩是為了抒發自己心中複雜、難以表達的感情。比如“落葉”和“木葉”,“木葉”就說到感情很複雜,而“落葉”蘊含的感情就沒有那麼深厚。

師:你是從複雜和深厚來講的,作者是從這幾個角度講它們之間的差異,你剛剛講得非常好,作者用這些詩句抒發自己的情感,而我們去讀這些詩文的時候,從“木葉”“落葉”這樣一些意象的表達中,要讀出什麼?

生:後文中提到“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幹,而且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顔色,着重說了意象的暗示性,也相當于聯想。

師:非常好!我們男孩子是從詩人選擇意象抒發情感,即寫作者的這個角度;我們女孩子又講到,我們要從語言的暗示性去讀詩,讀出它的意境,讀出它的情感,回答得非常好。“木葉”其實從屈原開始,到現在,當然它沒有提到今人的詩,他提到哪個朝代為止啊?嗯,南北朝最多,對不對?好,那今人怎麼看“木葉”,我們請男孩子回去繼續做功課。

可是同學們閱讀這篇文章後,你真的相信林庚先生講“落葉”就沒有好詩,“樹葉”就沒有好詩,或者幾乎沒有好詩,你們對林庚先生的說法打心底裡信服嗎?你們有沒有學過一首詩,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裡有沒有“木”呢?“木”就比“樹”疏朗、單純嗎?“城春草木深”,這個是什麼意思啊,小姑娘?

生:應該包含了一種對國家的情感。

師:在“木”的地方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态?

生:因為前一句詩“國破”,後面應該是較為殘敗的景象。

師:我有點不能接受,大家一起來背誦這首詩!

(學生齊背《春望》)

師:“城春草木深”是衰敗,沒有錯,那這裡的“木”是凋零的意思嗎?應該是什麼?來,小姑娘說說看。

生:是說那個時候草木非常繁盛,用草木的繁盛來反襯當時人的活動。

師:理解了嗎?同學們,這首詩好不好?(PPT展示“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迹”)

生:好。(聲音微弱)

師:好像很違心地說了一下好,那這個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有“樹”“落葉”的詩就不好嗎?“樹”和“木”真的有這麼大區别嗎?“樹”就很綿密,“木”就很空闊嗎?(PPT展示“樹”“木”也可以一樣的詩句作例子:“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繼續出示“木”也可以很繁茂的詩句)林庚先生說有“樹葉”是不好的詩句,不全是這樣吧?在詩句裡“樹葉”出現得很少,真的是這樣嗎?(PPT展示關于這幾個概念出現的次數統計)我看同學們的表情很凝重啊,這都是有出處的,不是我造出來的啊,是人家做的統計。這下怎麼辦呢?剛剛學了那麼多,詩歌的暗示性,“木葉”那麼好,有疏朗的氣息。林庚先生說錯了嗎?林庚先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昨天我們預習的時候有沒有同學去查一查?原本教材是有注釋的,現在大家隻有孤零零的兩張紙。沒關系,我給大家整理了(PPT展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生:詩人,自由體詩人。

師:創作新的格律體詩,作為學者呢?這是别人對他的評論(PPT展示),現在請同學們思考,林庚先生是真的不知道“木”跟“樹”可以一樣嗎?林庚先生是真的不知道“落葉”“樹葉”是有很多詩的嗎?我知道大家很不容易接這個話茬,因為你們很容易知道林庚先生是知道還是不知道,有沒有認為他不知道的?

生:他知道。

師:但你們不願意馬上回答我,因為我知道你們知道你們回答了“知道”之後……(師生笑)現在我們請同學回答的是比較難的問題了。除了我們剛剛的“邏輯王”之外,還有第二位嗎?推測一下,按照你的閱讀經驗、邏輯推理,綜合你的所有積累,來想一下,林庚先生為什麼要這樣說?好,又有一位知音了!

生:他在這篇《說“木葉”》裡這樣說,是因為他盡力地想證明自己文章的觀點,所以他可能會在平時的客觀認識中選取一些他認為符合他觀點的東西。

師:好,她的邏輯成立嗎?是成立的!小姑娘注意了幾個關鍵詞,這裡的“落葉”“木葉”所有這些觀點都是林庚“自己的”,這些是他的理解、他的看法,他特别想傳遞對“木葉”這一意象的鐘愛,來跟我們分析這個語言的暗示性,在讀詩詞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可以去聯想、去發現暗示那樣一個秘密的空間,這個恐怕是一個關鍵。而這個發現也許從統計學上來講,它好像有點問題,是不是?接下來,我想問的是,讀了《說“木葉”》,你去看其他的詩會不會也産生一些聯想?來小姑娘,你最近讀了什麼詩?

生:不記得了。

師:不記得,沒關系。我們剛剛一起背了《春望》,還記得嗎?嗯,你去讀這首詩,不是簡單地說是衰敗,它是什麼樣一種背景,什麼樣一種情境,是不是更有感覺啦?這個可能對于我們來說有一點點難度,沒關系。要體會詩人學者在語言文字上這種高度的敏感,以及如何将這樣的敏感分享給我們。最後,還有一個更難的問題,這篇文章選自林庚先生的一本書,叫《唐詩綜論》,我從裡面截了圖,大家看到林庚先生的這篇文章跟我們的文章在排版上一樣嗎?

生:屏幕上的版本是将每一段引用的詩句獨立成行,在我們的文章上沒有這樣。

師:閱讀上有什麼差異?

生:這樣給人的感覺更清楚一點,更容易讀懂。

師:嗯,這是你的感受,還有第二個差異嗎?

生:這個上面把所有的引用部分都提了一行,給我們的感覺會更不一樣。特别是《九歌》及這句詩句,放在了标題的正下方,就相當于副标題。

師:她已經非常敏感地發現,這一句放在了标題下面,略近似于副标題,這句單獨呈現,在這樣醒目的位置,作者的目的何在?嗯,不要忘記了,林庚是一位什麼樣的學者?

生:詩人學者。

師:這些詩句隻是我們剛剛講到的例子嗎?可能不是那麼簡單。所以,今天我們學了這麼多,有些問題沒有完全清晰地解決,沒關系,這篇文章還有很多特别好的東西,值得我們繼續學習,還有很多文藝随筆值得我們去借鑒,這些非常有審美趣味的研究者帶給我們的啟迪是深遠的。今天我們暫且把它擱在這,供大家去想象,回去也思考一下“木葉”這一經典意象。好,我們回顧一下,這篇文藝随筆,我們從幾個問題開始學習,到現在有了哪些思考,詩人學者的文章,我們要取它什麼精華,回去再想想,好不好?好,下課!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評課]

鄭桂華教授(鄭桂華老師教說)2

從學生的所思所想出發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 甯

各位老師,今天聽了這節課,我非常興奮。一是課非常成功,不但值得學習而且值得鑒賞;二是我對于新課标的實施信心倍增。我說一說我聽了鄭桂華教授的課《說“木葉”》的一些感想。她選的這篇文章有一定的難度,是林庚先生的一篇文學随筆,我覺得她定位很準,叫文學随筆。文學随筆是一種非常綜合的散文,總體來說是一種散文,但是文學随筆裡面有相當一部分是理論論述,文學随筆常常針對一些問題的某一側面,但它裡面有很深的道理。林庚先生又是一個詩人式的古典文學專家,他特别擅長楚辭研究。所以最開始我都替她捏把汗,因為這一課不是很好講。但是她又能帶給我很多啟發。

鄭桂華教授(鄭桂華老師教說)2

一、以學生為主

鄭桂華教授(鄭桂華老師教說)4

首先是引導學生做活動,而且她每一次啟發學生都沒有離開課文,永遠回到課文上,回到文章本身,所以是典型的語文課,不是理論課;是高中語文課,不是高校課。我覺得以學生為主,并不是在課堂上老師說多少話,學生說多少話,老師說的話比學生多也未必是以教師為主,重要的問題就是課上學生能分析到哪兒,教師指導就到哪兒。我也想跟大家講講這一課在梳理上還存在的問題。如果我們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說,“木葉”本身是一種語典,它是一種典故式的詞,有一些詞被一些詩人或很重要的人使用,後來在沿用的過程中,也許有發展,也許有延伸,也許原來的東西就淡出了,所以我們說如果沒有“袅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句話,後面就沒那麼多人去詠“木葉”,那林庚先生這篇文章講什麼呢?他作為一個後來者,他去看“木葉”在後來的文學裡面又發生了什麼作用。所以我覺得從語言學角度看,這個可以分析到典故的四個要素:典源——誰最早提出來;典義——含有什麼意思,有哪些東西可以延展;内涵——文化内涵有哪些;典面——有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這是我從語言學角度來說怎麼去理解它。這就是鄭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問學生:林庚先生知道不知道?我現在也想說鄭老師知道不知道?她也是知道的,但是她不往那裡走,這就是從學生角度出發。我們去講一個東西,不能無限地把它放大,不把它強加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分析到哪兒,我們就分析到哪兒,這才是真正的從學生出發。在鄭老師的課堂上,學生跟她很配合,這說明她非常懂得怎麼樣去啟發學生活動,而不是把一些東西強加給學生。這就是我們講的學習本身,學習本身是學生在學,老師的主導作用就在那擺着。

鄭桂華教授(鄭桂華老師教說)2

二、注重建立任務群

鄭桂華教授(鄭桂華老師教說)4

我們可以看到鄭老師設置了什麼任務,一是分辨的任務,她把各種各樣的詞往那一擺,即使這些詞的作用是同樣的,但是人們的體會效果是不一樣的。這些詞為什麼不一樣,林庚先生說它為什麼不一樣,學生看是否不一樣,應該一樣還是不一樣,如果不一樣,其中原因是什麼,一層一層講得特别清楚。所以第一是分辨,第二是鑒賞。我們知道秋天的落葉,樹帶着葉子,根莖葉都生長的作物,我們稱作“樹”。“木”有兩個意思,在古漢語裡面“木”等于“樹”的同義詞,所以我們說“木”和“樹”都可以是“樹”。“城春草木深”裡的“木”當然是“樹”,但是“木”又是一種材質,當你把樹砍下來當作柴去用的時候,它才叫“木”,所以在這個方面它們又是不一樣的。林庚先生在這個地方抓住“樹”和“木”的不一樣,“木”講一種材質,作為一種材質,它不再生長了。因為它不生長了,所以它本身就給人一種枯幹的感覺,它隻是“杆”,所以它不是綠葉了,它是黃葉,這是一種顔色的感受。因此我覺得再說到這樣的問題時,你得鑒賞,這是一個任務,是這堂課讓學生去完成的任務而不是老師完成的任務,當然是老師引導出來的。

鄭桂華教授(鄭桂華老師教說)2

三、解決了一個語言問題

鄭桂華教授(鄭桂華老師教說)4

我在講新課标的時候說語言學習不能講教條,要有一定的經驗體會,那這節課有兩個問題是真正涉及語言問題的。一是詞不是概念,詞義不是概念的内涵。林庚先生就講到人們從一個詞語當中去聯想體會,今天有兩個學生講到暗示義和詩歌聯想意義。這個都是詞語裡面有的,但是到概念裡面它就沒有了,概念是一個本質屬性的外延。詞不是概念,詞義不是概念的内涵。詞義多的是它的經驗性。所以隻要稍微多延展一點,我們以後就可以從語感到語理。這是第三個任務,她把這個講得特别清楚。第四個問題就是她把文化和語理梳理得特别清楚。我想補充的是,為什麼是語用?今天她在介紹林庚先生的時候,她不是像我念書的時候,第一條是作者介紹,第二條是時代背景,第三條是詞語解釋,第四條是段落分析,第五條是主題大意。作者的創作背景,涉及語境問題。語境可以分為言内語境和言外語境,言内語境就是這篇文章内部的、前後文之間的聯系等。言外語境涉及作家的生平,以及在文章裡并沒有顯示的時代特點,這些因素與理解這篇文章裡的内涵、思想、藝術的體現是有作用的,所以桂華老師在後面介紹了林庚先生的創作與研究成果等資料。這篇文章它不是科學論文,不是語言學論文,不是生物學論文,是林庚先生在他的身份、學養基礎上所做的一種個人經驗的反映。我想這些問題在今天都體現了,這些概念呼之即出,語理就出來了。這就是新課标所說的任務群。為什麼叫任務群,它的一項一項任務相互連接着,對應着課文而出,使别人的言語作品變成學生的語言經驗,這一點是非常成功的,這很了不得。

鄭老師非常下功夫,又延伸了兩個問題,都比較好,她也實際查了到底“樹”有沒有好詩,“葉”有沒有好詩,能不能用好查到的這些資料,就看能不能聯系到學生的個人言語經驗上。鄭老師問學生,林庚先生為什麼這麼講,應該可以得出這是他自己的體驗。所以任何一個文學作品,它都帶有個性和經驗。我們吸收其經驗,就是一種鑒賞,我們不見得有他這樣的經驗,我們不見得都說“木葉”是美好的,“樹葉”是不好的,這是個人的獨特體驗。鄭老師做了功課,展示了“落葉”“樹葉”等詩詞的統計,學生一看不科學啊,這就顯示文學和科學,文學和純語言不是一個東西,這就是語文。不是大學的文學課加上大學的語言學課。她還做了一個巧妙的功課,她把林庚先生在論文集裡印刷的文章樣子和課文的印刷樣子進行對比,我覺得這是有心的老師才會想到和做到。她從副标題和所有引文都獨立出來這樣排列的版式上,說明了這篇文章在林庚先生的著作集裡頭,它不僅僅是一篇随筆,它還帶有一定的論文性質,以及文學評論和文學鑒賞的文學的性質。我們把它看成一篇随筆,去吸收有關文學的體驗和我們的體驗方法,如果我們把文學當作一門科學來研究就沒有了文學的意味。我們把文學跟語言學結合得這麼密切,把它提升到語言問題、内涵問題、個人經驗性問題,也就不是理論課。我覺得鄭老師非常有分寸,在課堂上遊刃有餘,跟學生打成一片,我注意到很多學生有很多問題是臨時想到的,這說明學生在思考。老師的本質就是她知道怎麼從言語出發,把學生帶動起來,先進去再出來,經驗課文,又有了自己的體驗。所以我覺得這堂課非常好。如果要說有什麼瑕疵,我有一個很小的建議,還可以從語言和漢字方面稍微再提升,因為“木”和“樹”真正詞義上的區别,它有一個規則在裡頭,有時候它們是完全相等的,而有時候它們又有區别。我想,從詞語的角度上把這個問題再明确,才更能回到文學的經驗體驗上,回到語境裡面,這樣也許更能從語境和語用上區别,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建議,不一定對。

來源:《語文學習》2019年第3期

轉自:浙江高中語文團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