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内地受合拍片風氣影響,掀起了武打片熱潮。
到八十年代後期,合拍片熱潮消退,内地制片廠開始紛紛試水獨立拍攝武打電影。
當時的珠江電影廠,因為毗鄰香港,其拍攝的武俠片受到了港台武俠電影的影響。
1989年,珠影廠拍攝了武俠電影《險惡江湖逍遙劍》,影片上映後相當賣座,名列當年國産電影十大賣座電影之一。
該片的主演是當時還是影壇新人的武打小生孫晨曦,《險惡江湖逍遙劍》之後,珠影廠繼續與孫晨曦合作,推出了兩部經典武俠電影《飛天神鼠》和《神捕鐵中英》。
這兩部電影同樣取得了商業口碑雙豐收,也令主演孫晨曦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國産武俠小生。
此前迷影君已經推薦過《險惡江湖逍遙劍》,這一期再來聊聊《飛天神鼠》。
本片也是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國産武俠片,至今被很多人奉為童年記憶裡的武俠神作!
《飛天神鼠》
北宋年間,金兵入侵中原。
宋徽宗、宋欽宗二帝不敢抵抗,派九皇子康王趙構出使金國屈膝求和。
結果康王趙構被金國扣為人質,民間也對懦弱無能的徽、欽二帝失去信心,百姓們将收複河山的希望寄托在更年輕的康王頭上,因此有心懷正義的武林人士,自發組織營救康王。
在營救康王的各路江湖高手當中,有一位武藝高強的青年豪俠,名叫黎馬。
他師出名門,年紀輕輕卻練就一身驚人武功,尤其以輕功、辨毒功和迷蹤步三項絕技獨步武林,在江湖中闖出名堂後,有了個綽号:飛天神鼠。
飛天神鼠黎馬,曾經和衆多江湖豪傑一起,策劃營救康王的行動。
可黎馬武功雖高,卻雙拳難敵四手,加上有江湖敗類陳飛雄和于彬兩人告密,導緻黎馬的營救行動功敗垂成,中原武林人士也死傷無數。
巾帼女俠比武招親,
英雄落難臨終托孤。
營救康王失敗後,黎馬輾轉來到了漢陽城。
因為他收到風聲,勾結金人的江湖敗類于彬,最近出現在漢陽。
這日,漢陽城内,有一位老者帶着兩個女兒在街頭設下擂台,比武招親。
老人的兩個女兒分别名叫大姗和小姗,大姗姿容嬌美,小姗俏麗活潑,兩女不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武藝不凡,雖然一直有武林人士上台打擂,但都沒能在大姗、小姗手中占到便宜。
一家三口設擂比武招親,在城内引來不少江湖人士駐足圍觀。
江湖敗類于彬聽聞此事後,也來到了擂台。
于彬是個好色之徒,見大姗小姗姐妹倆美貌,提出要同時打擂,想将兩姐妹收入房中。
老人假意答應下來,但推說需要先讓姐妹倆回客棧休息,下午才能再繼續打擂。
這一幕,恰好被路過的飛天神鼠黎馬給看在眼裡。
于彬自恃武藝高強,當即跟着老者一家來到客棧,想要盯着三人防止姐妹倆逃跑。
殊不知,老者也并非普通人,而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鐵書大俠。
他帶着兩個義女在此招親,就是為了引出好色的于彬,借機将其誅殺。
正當鐵書大俠三人在客棧房間裡,商議如何殺死于彬的時候,黎馬悄悄來到房間道明身份,請鐵書大俠父女幫忙,找機會從于彬口中,逼問出康王如今的下落。
鐵書大俠非常欽佩黎馬的義舉,當即答應下來。兩個義女大姗和小姗,早就聽聞“飛天神鼠”的威名,如今見對方儀表堂堂、談吐不凡,自然心生傾慕之情。
鐵書大俠帶着兩個義女回到客棧大堂吃飯,于彬帶人守在隔壁的桌上。
于彬有心展示自己的武功,随手甩出四根竹筷,将其釘入房梁之上,
接着吐出一口酒水,竟然能夠用内力通過酒水,将筷子越釘越深。
鐵書大俠讓女兒單獨約于彬過來,借口說想找個文武雙全的女婿,拿出一幅字畫交給于彬鑒賞。于彬沒有防備,剛接過字畫卷軸,才發覺對方竟然通過字畫催動内力發功。
于彬慌忙運功抵抗,但鐵書大俠内力深厚,于彬勉強支撐,隻好向鐵書大俠求饒。
鐵書大俠趁機逼問康王被關在何處,于彬交代說,康王被囚禁在卧虎山山頂的山洞裡。
鐵書大俠脅迫于彬帶自己去救康王,于彬假意答應,等鐵書大俠松手後,卻用藏在鐵扇裡的暗器傷人,于彬的手下見狀也與大姗和小姗兩人展開混戰。
于彬不敵鐵書大俠,便放出毒煙,害死了鐵書大俠,并趁機逃走。
黎馬趕來救援時,已經為時已晚,隻能揮舞衣衫驅散毒煙,暫時救下了大姗和小姗。
鐵書大俠臨死前托孤,請黎馬代為照顧自己的兩個義女,黎馬答應下來。
飛天神鼠身陷虎穴,
赤練女俠香消玉殒。
埋葬了鐵書大俠後,黎馬帶着大姗和小姗,登上卧虎山。
然而等三人登上山頂才發現,金兵囚禁康王的地方,竟然是一處極為險要的絕壁,要想到達對面的峰頂,需要飛躍數丈遠的峽谷。
縱然黎馬輕功絕頂,卻也沒有把握在毫無借力的情況下,成功飛躍峽谷到對面山上。
正當三人一籌莫展之時,聰慧的小珊想到了辦法。
她和姐姐大姗分别有一條赤練镖與黃練镖,小珊提議說,可以将自己的黃練與姐姐的赤練綁在一起,一頭綁在黎馬的身上,另一頭綁在姐姐大姗身上。
如果黎馬能夠成功飛躍峽谷,到了對面就可以用身上的長練将姐姐也拉過去,反之,如果黎馬失敗墜落峽谷,姐妹倆也能将她拉上來。
于是,黎馬施展輕功,竟然真的淩空飛過峽谷,并将長練綁在對面山石上。
大姗預感這次救康王的行動可能很危險,她不願讓妹妹也涉險,決定獨自陪黎馬去營救康王,臨别之際她告訴妹妹,如果自己遭遇不測,會留下一句遺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并找人代為轉告給她。
之後,大姗含淚告别妹妹,在黎馬的幫助下,來到了卧虎山山頂。
不料,金兵早就設下埋伏,黎馬和大姗剛一過去就中了迷煙,落入金兵手中。
金國太子手下,有一名江湖敗類陳飛雄,很欣賞黎馬的膽識和武藝。他勸說金國太子招攬黎馬,黎馬為查出康王的下落,隻好假意敷衍。
陳飛雄并不信任黎馬,于是他威逼黎馬與大姗比武,讓黎馬出手殺死大姗。如此一來,黎馬相當于是背叛了武林同道,就隻能死心塌地加入金國。
黎馬假意答應,但提出要單獨見大姗一面。
黎馬悄悄告訴大姗,想讓對方假意與自己比武,在比武時将他打暈,然後找機會逃走。
然而大姗卻深知,這個辦法根本行不通,隻會害死黎馬。
于是,在兩人的比武中,大姗選擇犧牲自己,她突然迎面撞向黎馬手中的長劍。最終,大姗慘死在黎馬劍下,她用自己的性命成全黎馬,好讓他有機會營救康王。
大姗彌留之際,讓黎馬救出康王後,一定要去找自己的妹妹,告訴她一句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大姗死後,黎馬痛不欲生,可他深知眼下還有任務需要完成。
陳飛雄對黎馬不再懷疑,他在金國太子面前吹噓飛天神鼠的武功。
金國太子為了試試黎馬的武功,給他設下了一座刀陣。
黎馬施展輕功,在刀叢中如履平地,站在刀把上疾走如飛,刀身連晃都不晃。
這還不夠,黎馬每踏出一腳,都将一柄刀尖翻轉過來,黎馬運起輕功,竟然能夠在刀尖起舞,讓在場的金國太子大為贊賞。
得到金國太子嘉獎後,陳飛雄将自己的陰謀透露給黎馬。
原來,陳飛雄已經暗中找了一位樣貌外形與康王酷似的假康王,他讓黎馬護送假康王回到中原,等假康王登基稱帝以後,自然任憑金國的擺布,從此令大宋王朝淪為金國傀儡。
隻是那位假康王,雖然外貌相似,但神态舉止的模仿還不夠完美,金國太子擔心被人識破,因此下令将真康王和替身關在一起,借此讓替身有機會日夜觀察康王的舉止神态。
黎馬将計就計,悄悄點了假康王的穴道,然後将其送到關押真康王的囚室。
黎馬讓真假康王互換身份,借機騙過金國太子和陳飛雄等人,事後,再當着陳飛雄的面,殺死了關在牢裡的“假康王”,然後帶着真康王向金國太子辭行。
金國太子完全沒意識到,眼前的人就是真康王,還誇獎說替身演得惟妙惟肖。
就這樣,黎馬靠着偷梁換柱,帶着康王一起,從金國太子的眼皮子底下脫困逃走。
忍辱負重恩怨難斷,
故人重逢江湖陌路。
康王回到汴京後,對黎馬非常感激,一再挽留黎馬,要賞賜他榮華富貴。
黎馬謝絕了康王的好意,隻是希望康王回到朝廷之後,能夠重整朝堂,帶領軍隊收複疆土。之後,黎馬便辭别康王,獨自去尋找小姗。
然而金人早就将黎馬殺死大姗的消息傳遍江湖,如今的黎馬,在漢人心中已是賣國求榮、殘殺同胞的敗類漢奸。
因此黎馬剛回到中原,路上就屢次遭遇江湖人士的追殺圍剿。
黎馬有口難辯,他不願意傷人,隻能處處忍讓。
怎奈何江湖人士不肯放過他,一直苦苦相逼,讓黎馬疲于奔命。
這時,小姗也帶着人馬趕到,前來追殺黎馬。
在大姗死後,小姗在當地落霞山拉起了抗金大旗,聚集了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江湖義士,準備齊力抗擊金兵,如今已經是義軍山寨的寨主。
小姗得知姐姐死在黎馬手中,對黎馬失望憎恨至極。
見面不由分說,連打帶罵,劍劍催命,根本不聽黎馬的解釋。
黎馬縱然武功再高,卻連昔日朋友都不相信自己,真正體會到了英雄末路的絕望和痛苦。
再加上想起大姗的确因自己而死,悲憤之下,黎馬放下手中長劍,任憑小姗将他打成重傷。
這時,金國太子早已知曉黎馬帶走的是真康王,惱羞成怒之下,命令殺手一路追殺黎馬。
恰好黎馬被小姗打成重傷,金國殺手趁機出手,一箭射中黎馬。小姗見到黎馬身中金人的箭簇,心生懷疑,奄奄一息的黎馬這才道出,大姗臨死前的那句遺言: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小姗終于相信,黎馬所做所為皆有苦衷,急忙将重傷昏迷的黎馬帶回山寨救治。
黎馬在落霞山養傷的日子,逐漸明白了小姗對她的一片真情。
但此時抗金大業尚未完成,黎馬隻能暫時放下兒女情長。
人心鬼蜮忠義難全,
壯志未酬俠之大者。
黎馬寄望于康王回汴京後,能夠信守當初的承諾,帶兵抗金收複河山。
可小姗卻告訴他,康王回來後,再不提抗金的事情,反而沉迷聲色荒廢朝政。
原來,金國太子早就收買了康王身邊的心腹高手錦衣客,讓他想辦法安撫麻痹康王,并設計引康王來誅殺黎馬。
為了勸說康王抗金,黎馬帶着小姗一起求見康王,試圖說服康王帶兵北上。
康王雖然對黎馬的救命之恩很感激,可一提到抗金的事情,就顧左右而言他。
性格直爽的女俠小姗,看出康王内心根本不想抗金。她是江湖女俠,向來雷厲風行,見康王如此懦弱無能,憤怒之下拂袖離去,黎馬連忙向康王賠罪,一場宴會不歡而散。
事後,被金國收買的錦衣客借機向康王進獻讒言,他聲稱小姗所代表的義軍,已經發展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勢力,再加上黎馬與落霞山攪合在一起,遲早會對康王不利。
康王本不願意跟黎馬翻臉,但錦衣客卻捏住了康王的軟肋。
康王被金人囚禁多時,受了不少屈辱,康王擔心黎馬會把他在卧龍山,被囚受辱的事情給宣揚出去,因此同意了錦衣客的建議,打算派大軍剿滅落霞山的義軍。
黎馬雖然收到風聲,但他有很深的忠軍報國的思想,因此不願意相信。
打算再次進宮求見康王,問清楚康王的态度。
小姗勸說黎馬,如果再去見康王,隻怕會遭遇不測,可黎馬卻執意面見康王。
然而小姗所說的話果然應驗,康王設下了一場鴻門宴,等着主動上門的黎馬。
宴席上,錦衣客提前在酒水和食物中各自下了半毒,隻有同時吃了酒菜,才會中毒身亡。黎馬雖然有辨毒的本領,但也一時難以識破。
席間,康王假意告訴黎馬,自己召集大軍,不是為了剿滅落霞山,而是為了舉兵抗金。
黎馬聽到康王的答複,沒有任何懷疑,激動地喝下了酒水,并在康王的陪同下,用了飯菜。
等黎馬發現毒發時,已經為時已晚,這時錦衣客現身,想要殺死黎馬。
然而黎馬雖然中了毒,但他功夫極高,用内力暫時壓住毒性,接着施展看家絕技迷蹤步,最終将被金人收買的錦衣客當場誅殺。
但此時黎馬已經毒入五髒,自知已無藥可救的他,在臨終之前,依舊不忘懇求康王,能夠履行對自己的諾言,帶兵抗金。
康王滿口答應,黎馬彌留之際,恍惚中,他看到了自己和小姗一起帶領義軍,抗擊金兵收複河山的畫面,他與小姗一起在大業完成之後,一同騎馬浪迹天涯。
隻是黎馬不會想到,他死之後的第二天,康王府内就又恢複了歌舞升平的日子。
沒人再提及抗金大業,江湖中也再沒人提起那位勇救康王的大俠飛天神鼠……
1987年,内地出現了著名的“87商業片熱潮”。當時的制片廠為了生存,開始大量拍攝商業娛樂電影,内地武俠片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大量模仿學習港台電影的風格,甚至開始改編港台武俠小說。
比如本片的男主角孫晨曦的處女作,就是許鞍華指導的《書劍恩仇錄》,該片是内地第一部金庸小說改編電影。同時期還有改編自古龍小說的《七星碧玉刀》、《一無所有》等等。
這部《飛天神鼠》的片頭,署名是根據陳劍飛的小說《鐵獄飛龍》改編。但經過武俠迷的考證,《鐵獄飛龍》的作者其實是小說家倪匡,而本片的情節與《鐵獄飛龍》并無太多想象之處,反而更接近于倪匡的另一部短篇小說《鐵蝙蝠》,隻是有些情節作了改動。
倪匡的原著小說,曾經被武俠宗師張徹改編成電影《雙俠》,由狄龍和姜大衛主演。《雙俠》講述了北宋末年,康王被金人囚禁,江湖大俠鮑廷天與大俠鐵蝙蝠攜手,展開營救的故事,可以說與20年後的《飛天神鼠》劇情設計如出一轍,隻是張徹的電影是純男人戲,内地版改了人名,同時加入了很多感情戲。
此外,《飛天神鼠》的另一處故事原型,出自曆史民間傳說的“泥馬渡康王”。此傳說有多個版本,最早見于《使金錄》,說的是北宋的康王趙構,借助泥馬渡江化險為夷的傳奇故事,但随着曆史衍變,泥馬變神人李馬,最終又變成了《飛天神鼠》中的主角黎馬。
說回電影本身,《飛天神鼠》延續了當時國産武俠片的創作風格,曆史演義與武俠傳奇相結合,故事兼具娛樂性和悲情感,比較有特色的是,電影刻畫了很多武俠世界裡的神功絕學,比如:鐵書大俠與反派比拼内力,黎馬用輕功飛躍峽谷、在刀尖行走,還有最後黎馬在康王府施展迷蹤步等等,娛樂性相當高。
順帶一提,主演孫晨曦的電影大多都可以歸類為悲情武俠片,由他飾演的男主角,往往角色命運悲慘,最後的結局都很凄慘,要麼自己死,要麼身邊人死光,似乎當年的國産武俠電影熱衷于以悲劇結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