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後期,天津所處的幽州地區戰争不斷,人民困苦不堪。直到公元936年,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遼王朝,東起海河口西至白洋澱一線的河流、澱、窪都成為北宋與遼國的邊界,這裡才開啟了對歭但相對和平的年代。
這期間,由于兩國都有各自的物資需求,促進了邊境貿易。為此北宋王朝還設立了榷場。“榷”,本意為獨木橋,後引申義為專賣。榷場貿易是當時北宋王朝與北方的遼、西夏、金以及蒙古汗國之間采用物資交換的交易形式。榷場由雙邊官方确定,椎場内的貿易由專門負責的官吏主持,除官營貿易外,場内的民間交易繳納商稅後即可交易。即使當時民間的走私活動很普遍,但這種互惠貿易互補了有無,維持了當時邊境的安甯。
公元971年後,北宋在鎮、易、雄、霸、滄等州設置了榷場,開始了官方的正式貿易。現在的天津地區當時屬于滄州榷場範圍。交易商品種類及榷場貿易數量都在官方監控之下進行,多以雙方境内需要的物資為主互通有無,但有些種類受到了嚴格限制。
宋對遼輸出的商品主要有茶、藥材、糧食、布帛、漆器、瓷器等,還有香料、犀角、象牙等舶來品。茶葉、糧食、布帛是生活必需品,其他物品為遼國上層人士所喜愛。由于宋代南洋海上貿易發達,舶來品不太昂貴,因此宋朝多為出超順差。但對銅錢、書籍、硫磺、硝、銅鐵等物品則是限制性輸出。宋初實行“鑄錢禁銅之法,嚴禁銅錢流向北方,但在王安石變法期間這項禁令被廢除。宋代科學技術高于其他地區,所以對書籍向北方的流出也有限制規定。同樣,遼向宋的輸出以羊、囊駝、皮革、毛氈、鹽等物資為主。為限制境外騎兵發展,馬是遼限制輸出的物品,遼嚴令禁止“鬻馬于宋夏界”“每擒獲鬻馬出界人,皆戮之,遠配其家”。
來源: 今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