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技術?作者:羅志華據媒體報道,近日,江蘇省南京市急救中心接到一位女士來電求救,電話接通後隻能聽到微弱的喘息聲,但無法獲取患者的地址和病情等有效信息危急關頭,接警調度員吳西西立即根據來電定位信息,鎖定了患者的大緻位置,二十多分鐘後,在調度員、警察、急救人員三方協作下成功找到這名求救患者,為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寶貴時間,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120急救技術?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作者:羅志華
據媒體報道,近日,江蘇省南京市急救中心接到一位女士來電求救,電話接通後隻能聽到微弱的喘息聲,但無法獲取患者的地址和病情等有效信息。危急關頭,接警調度員吳西西立即根據來電定位信息,鎖定了患者的大緻位置,二十多分鐘後,在調度員、警察、急救人員三方協作下成功找到這名求救患者,為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寶貴時間。
當前,急救“尋人不見”也是常見現象,比如不久前,河南一名女大學生突發腦出血因120延誤救治去世的事件,一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相比之下,這次急救僅僅根據患者微弱的喘息聲,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内找到患者,這的确讓人耳目一新。此次體現出急救人員高度的責任感,也與該急救中心開通了來電定位功能有關。
其實,類似的“聞聲定位”,應該成為120急救的基本功。因為不是每位患者都能精準說出自己所在位置,比如患者若處于昏迷、心髒病、中毒、溺水、中風等突發重病的情況下,報不清或報錯地址是常見現象。尤其是,現在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假如120急救中心不練好“聞聲定位”和快速找人等基本功,急救不及時導緻的悲劇或将再次發生。
要想做到這一點,最直接的辦法是,在急救中心的操作規程中,普遍使用電話定位功能。當前手機定位技術已比較成熟,不僅在公安系統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在服務領域的運用範圍也越來越廣,比如網約車乘客之所以能夠做到一鍵報警,也與快速精準的定位有關。但當前,定位技術并沒有在急救系統當中得到很好運用,所以讓定位技術為120急救服務,應該成為急救的一項創新内容。
除了電話定位,還應該開辟更多渠道來快速發現并找到患者。2020年9月,國家衛健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在北京、江蘇、湖北、廣東等四省市開展院前醫療急救呼救定位試點工作。此後,不少地方開發并上線帶有點位功能的急救小程序,患者若通過急救小程序來呼救,不僅能夠準确定位,而且還可為急救帶來其他便捷,比如有些小程序有向周圍人群發出呼救的功能,便于周圍人通過小程序獲知情況并及時伸出援手等,這方面的創新與開發,也應抓緊實施。
這次急救雖然讓人倍感溫暖,卻也暴露出120急救的一塊短闆。信息化時代,“聞聲定位”不僅在技術上可行,而且也應作為提升急救成功率的重要手段。120急救體系智能化建設的巨大潛力仍有待挖掘,隻有充分利用定位技術,開發出更多急救智能産品,根據微弱的喘息聲快速找到患者,才會變成普遍操作。(羅志華)
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