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賀知章是醉中八仙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年老的。同時也正是因為他對李白的偏愛,才促使李白在長安城能夠有一個相當的後台。要知道正是因為這個詩人看到了李白寫的《蜀道難》之後,才給了李白谪仙人的稱号,并且沿用至今。
賀知章這個文學家曾經擔任高官,在文學史上的成就談不上太大。今天我們脍炙人口的作品大概隻有兩首,一首是《詠柳》,另外一首就是《回家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古詩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其一》。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了。雖然對于其中的一個字的讀音到今天還存在一些的争議,但是并不妨礙我們對這首古詩的喜愛。“衰”讀音[shuāi] 的也有,讀[cuī]的也有,但無論是哪一個讀音,其中所代表的漢語意義差别不大。
這首古詩最精彩的詩句還在于最後兩句,本來詩人是這落葉歸根,但是現在卻被這裡的孩子們當作一個外來人來看待。這就形成了非常富有張力的誇張效果,也使得這樣一首古詩有充足的韻味。
其實在一組組詩中另外還有一首詩歌,和這首古詩同樣的脍炙人口,隻是流傳度差了一些。
離别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這首古詩就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其二》,詩歌的一開篇就寫自己離開家要很多年了,回家以後才發現家鄉的人和事都已經有了太大的變化,所謂“離别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畢竟賀知章十幾歲的時候就離開家鄉,外出求學,外出當官,一直到80歲高齡才回到故鄉。中間過去了這麼幾十年,半個多世紀的光陰,确實無論在任何地方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但是詩人所表達的意思當中,後兩句更有意義。人和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門前的那一池塘的水,卻還是原來的模樣。所謂“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相比第一首古詩當中誇張的對比效果,這首古詩的對比效果其實更加的明顯。把個人幾十年的經曆、幾十年的光陰,同大自然永恒的時空加以對比,其中更加凸顯出人本身的弱小,更加凸顯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第一首古詩當中還帶有些許的豁達和調侃,但第二首古詩當中就已經有了相當的感傷。但這兩首古詩無論哪一首其中都有真實自然的情感流露,樸實無華毫無雕琢,卻有獨特的詩歌意境,流傳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