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可能在抖音裡刷到過這樣一個視頻: 在一個國外的行車記錄儀視頻中,一台沃爾沃XC90由于駕駛員走神,偏離了車道而徑直撞向了對面的一台大貨車,以視頻中70km/h的限速标識來看,兩車的相對速度超過了120km/h。然而,這台斯堪尼亞大貨車車頭下半部分被撞得稀碎,車門也被撞開。XC90雖然受傷也很嚴重,但除了車前輪脫落外,駕駛艙完好,駕駛員看起來也并無大礙,準備打開車門離開車輛。而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沃爾沃在IIHS的25%偏置碰撞測試的場景。而此時,可謂“丢輪保命”之術在實戰中的完美呈現。
如果說沃爾沃的代名詞僅有安全,也許是因為你對這個品牌還不夠了解。
首先筆者想說的是,一個品牌,一款車,産品力全面得如果太均衡,而往往難以被人們所記住。作為細分市場的有力競争者,沃爾沃S60的出色的駕駛樂趣與舒适性,隻是作為一款豪華運動中級轎車的基本因素,安全才是它安身立命之本。如果要說S60堅如坦克,顯然有一些小誇張。但其在産品力之上,出色的安全表現,是沃爾沃90年來矢志不渝專注于提升安全的縮影,安全也是這個北歐豪華品牌90年來投入研發成本最多的地方。
沃爾沃S60所直接抗衡的車型,包含寶馬3系、奧迪A4L、奔馳C級。而近段時間,我對這三款車型都有過充分的駕駛體驗。S60的操控精準性不遜于3系,奔馳C級也并非人們口碑流傳中的那樣舒适。當然,沃爾沃在安全上下了如此之大的血本,市場的反響也并不會立竿見影。而相對于多數車企的追名逐利,沃爾沃仍然恪守着屬于自己的底線: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沃爾沃全新S60于2019年底,獲得了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TSP 最高評級,對于沃爾沃來說,隻是90年來創造安全記錄的日常。而沃爾沃在世界上兩大最權威的碰撞測試機構中,充分證明了:沃爾沃的安全并非追随于法規,而是用自己的研發成果,去創造法規。
而20多年前,沃爾沃也橫掃過歐洲的Euro-Ncap标準
除了美國IIHS,1997年誕生于歐洲的Euro-Ncap,是世界第一套統一的碰撞測試标準。而2001年之前,在當時80%以上車型都為3星、甚至2星以下時,沃爾沃通過了“能量分散”的設計理念,全系4星。因為同時期,5星車型還并沒有出現。
何謂“能量分散”?其實就是日系車安全話術裡的“吸能”
在車頭采用相對于車身相對弱一些的鋼材去吸收能量,從車頭到車身逐級潰縮,而在車身框架采用極其堅硬的材質。這樣安全車身設計由沃爾沃最早提出,而并非日系車。可以看到以下例子:同樣作為以安全著稱的瑞典品牌的薩博900/93車型,如果全車每一個部件堅固的太均勻,那麼力量一定會集中到結構相對松散的A柱周圍。薩博造車一直以來也誠意滿滿,怎奈在這項技術理念上吃了大虧,也正是當初多數車型慘敗的原因。
于是,Euro-Ncap成為了“開卷考試”,速度、角度、碰撞面積、碰撞物體全都公之于衆。而這套标準引入中國,并做了适應性簡化的C-Ncap,于是“五星批發部”便由此誕生。此時則出現了一種聲音:豪華品牌汽車哪個不安全?
當“開卷考試”突然更換考題
64km/h的40%偏置碰撞對于沃爾沃來說早已是小兒科,在沃爾沃安全中心,這項測試的速度早已提升至80km/h以上。怎奈,2012年,美國IIHS則更換了新的考題。40%的碰撞角度更換為了25%,吸能盒和變成了堅硬的剛性壁障
隻有當退潮之後,方知誰在“裸泳”。碰撞結果,萬裡江山一片紅,11款車型僅有兩款得到了Good評價,其中就包含了A柱幾乎沒有變形的上一代沃爾沃S60。而此時,衆多豪華品牌在這一項測試中也重現了1997年Euro-Ncap剛剛引入時的慘狀。
沃爾沃的“騷操作”:丢輪保命法
其實,沃爾沃在這套标準到來之前,從1970年開始就成立了事故調查小組,分析了72,000名乘員數據,與43,000組車輛數據。而位于瑞典哥德堡的沃爾沃安全中心,每年碰撞消耗400輛樣車,模拟了各種極端複雜的路況。收集實際的交通事故後,改善車輛結構,讓實際的事故在這座安全中心裡進行再次的還原。
而美國的IIHS之所以制訂這套标準,也是因為25%偏置碰撞事故高發,且死亡率25%。這與沃爾沃安全中心的關注點也不謀而合。因此,這項測試早就開始于沃爾沃的碰撞實驗室。其中發現了,不僅因為A柱的變形會擠壓生存空間。而駕駛員的頭部也會偏離氣囊本來的位置。因此沃爾沃在設計上,首先充分保護車内的生存空間,并且延長側氣簾,與方向盤氣囊形成合力保護。
引導車身滑移 丢輪保命
我們可以看到,全新S60車架的上半部分采用了弧形的設計,引導車輛向側向滑移。沃爾沃在開發初期就希望與車輪相連的下擺臂等零件順利從車身上分離,車輪不會堆積在車身前部從而造成過大的侵入,所以當車輪從車輛上脫離後,車輛就與剛性壁“擦身而過”。因此,在當時多數車輛A柱都慘不忍睹時,沃爾沃的乘員艙保持了高度的完整。
用2012年的标準測試2001年的XC90
在2012年第二代S60的測試後,更多當時在産的老款型的沃爾沃加入了25%偏置碰撞。2006年的第二代S80,甚至連2001年的第一代XC90,居然也是以Good滿分通過。以2012年的标準去測試2001款的車型而大獲全勝。除了沃爾沃之外,世界上真的沒有找到第二個品牌可以橫掃如此長時間的安全标準跨度。
半路殺出個中保研
如今,IIHS也有了走向Good批發部,近些年的大衆、本田得到了非常高的分數。而就在“五星批發部”C-Ncap主導中國汽車碰撞測試的半壁江山之時,CIRI中保研的半路殺出,結果的觸目驚心,在于完全相同車型的中國與美國版本,居然在車身采用了完全不一樣的強度,Good到Poor的表現可謂連掉了四個段位。
“應試”性減配浮出水面 安全技術的積累不如沃爾沃,這點其實可以理解。而這些車型在國内的表現并非技術實力不足,而是明顯刻意的減配。是在造車态度上的毫無底線。“買車送頭盔”成為了人們對此的嘲笑,斷A柱十分普遍、甚至斷B柱這種罕見的情況也有發生。
類似情況不止發生在國内,寶馬X5的美國與歐洲版本的車型,前排氣簾都采用了不一樣的長度,隻為應試美國的IIHS,用氣囊接住因為車輛橫向偏移的假人頭部。而車企作為商人,追逐利益無可厚非,但至少,利益與底線之間,總該有個合适的權衡。
對于沃爾沃來說,安全的底線毫無商量
XC60在中保研的測試中,再次完美的“丢輪保命”。正面、側面的測試數據與美國IIHS高度一緻。車頂靜壓因為國産最低配增加了天窗,能夠承受5.06倍的車身重量,僅比美國版本低了0.12。同時,更高速度範圍的主動刹車、L2級别輔助駕駛,在全系車型中标配齊全,即便是最低配,也擁有與頂配車型一樣的安全配置。
“應試”所能夠檢測到的安全性雖然片面,但也能促進整個汽車行業在安全性上的進步。而每一次更換的“考題”,都将沃爾沃在安全方面背後的潛心研發公之于衆。而近期,美國IIHS的測試中将25%偏置碰撞由主駕更換為了副駕,因此又篩出了一批在副駕位置減配的車型。而中保研也将同步于這套标準,先期使用了沃爾沃XC60進行了試水性測試,結果又是大獲全勝。
除了安全,駕乘人員的健康也很重要
當“中國特供”成為了汽車行業的貶義詞,然而我們卻發現,沃爾沃針對中國市場的“特供”卻是增配。比如,沃爾沃無論是國産還是進口的2020款車型中,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了一款加強型的CLEANZONE®清潔座艙系統,為PM2.5顆粒進行“充電”而成為帶電粒子,使之被高效吸附。針對于中國的特殊環境,沃爾沃為我們消費者做了更多。
除了安全之外,車内拒絕使用瀝青,而采用了SSD水溶性可噴阻尼材料,其苯類物質、乙醛、丙烯醛排放近乎為零,甲醛含量達到了行業最低。對于健康的呵護,也許并非顯而易見,但沃爾沃卻付出了高于三倍的成本。
保證安全的前提下,S60依然充滿了駕駛樂趣
當然,我們希望安全配置,你一輩子也用不到。而千鈞一發之時,它能夠救你一命。因此,沃爾沃對于安全還有太多的執着,比如堅持發動機與變速器橫置的結構,在碰撞過程中有更加充分的吸能空間。而為了保證出色的操控性,沃爾沃也緻力于将麥弗遜式懸挂調校到極緻。
然而,全新一代S60采用了SPA平台,更加小型化的發動機,為前雙叉臂結構的懸挂騰出了空間。同後懸可選裝4C主動懸挂,配合T4、T5與T8三款動力,操控與舒适感之間完美的平衡,駕駛起來的樂趣顯而易見,在舒适性表現上,懸挂的阻尼感與柔韌性,也比上代車型也有了質的飛躍。
安全雖然是沃爾沃的賣點,但不是它的全部。駕駛樂趣才是全新S60的真正核心。而它的用戶人群,并非天天《養生堂》的中老年人,而是追求内在品質,而并不浮于外表的這一類人,無關于年齡,而在于人生的閱曆與心态。而安全對于沃爾沃來說,是豪華、舒适、運動等這些特質之下,90年如一日所堅守的底線。 因此,沃爾沃也有更加充足的信心,去迎戰在安全方面更多全新的考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