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是常見的腦系病證之一,因其發病年齡不等,病因複雜,西醫有時也難以明斷。
中醫認為頭之暈者,以肝陽上亢充血上腦而不複者居多,臨床多用平肝降逆之法調治,但困于痰飲、血痹緻暈者也不乏其人,其論治之法與平肝之理南轅北轍,不可不知。
我就曾經接診過一個男性患者,才56歲,今年3月4日初診。
主訴:患者半個月餘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頭暈,伴心悸胸悶,發作時頭不可搖,眼不能睜,天旋地轉,在家自服倍他司汀後可稍緩解,反複發作,痛苦異常!實在是受不了了。
他害怕自己萬一是椎動脈供血不足,所以就來到了我院門診。
刻下症:頭暈,站立不穩,肢體沉重,晨起惡心,痰色白量多,不能久視物,常太息不能自已,偶胸悶心悸,腹脹走竄,納食無味,口幹、不欲飲,大便黏膩不爽,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膩,脈弦滑。
中醫診斷:眩暈;痰飲内阻證。
治以溫陽化飲、理氣健脾,拟苓桂術甘湯加減。組成:茯苓、桂枝、清半夏、陳皮、麸炒白術、澤瀉、石菖蒲、黃芪、山藥、柴胡、枳殼、炙甘草,7劑。
4月13日二診:患者獨自前來就診,訴服藥5劑後痰明顯減少,已能獨自站立;7劑後眩暈大減,故獨自來診。查看舌面膩苔已退,隻有中間遺留少許白苔,遂減陳皮、去澤瀉,加當歸、餘同前方,繼投14劑以維持療效。随訪3個月未複發。
其實大家想一想:患者年逾五十,髒腑已衰。
如果飲食不節或外感寒邪則易傷及脾胃,脾胃位居中焦,權司升清降濁之功,又主運化水液,若其升降失調,則精微物質不能上承于腦,緻髓海空虛。
《靈樞·衛氣》載:“上虛則眩。”故患者可見眩暈。脾虛運化無力則津液不能正常疏布流通,聚為痰飲,飲穢痰邪又随氣走動,流于四肢則腿腳腫脹發沉,灌注腦竅則樞機失利,腦轉耳鳴,内停胃腸則惡心欲吐,食欲不振,上乘心肺則心悸胸悶。
縱觀全方,重用甘淡茯苓為君,健脾甯心、滲濕化飲,其性先升後降,使濁陰從下以消解,載氣上行補心肺,至此痰飲可消,心悸可除。
以甘辛性溫桂枝為臣,通陽化氣、平沖降逆,《本草綱目》載桂枝“可抑肝氣,扶脾土”,其辛可走,甘能補,可内可外,少火生氣,為調氣機養元氣之要藥。茯苓、桂枝相合,前者利水,後者溫陽,陰水得陽以化,又助行氣利水。
白術雖佐,但其歸脾胃經,補氣健脾之力諸藥莫及,古法多用厚土炒之,健脾之效益彰。茯苓、白術配伍,又為健胃運脾的常用組合,一升一降調理脾胃氣機,氣機調暢則病穢易散,痰無以生。
桂枝、白術相得,增強溫陽健脾之功。
炙甘草為使,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陽,補中陽之力;二可合白術益氣健脾,補土以制水;三調和諸藥。澤瀉助茯苓利濕。
半夏、陳皮辛溫苦燥,增強理氣健脾之功,半夏走陽明而下行入胃,開化寒痰。
枳殼、柴胡調暢氣機,氣順則痰消。
黃芪一者可增補中氣以防陳皮、枳實梳理過度,二者可使氣行有源。山藥通補肺、脾、腎,肺氣充沛則水道通,腎氣足則寒飲化。石菖蒲開竅化痰,醒神益智,清利腦目。二診時患者症狀改善,減陳皮、加當歸、去澤瀉,人年老以防溫燥瀉痢太過,傷及真陰,再加當歸補血,使氣生有源,上藥齊奏則陰水痰濁得除,脾胃升降相得,眩暈自愈。
眩暈是自覺平衡喪失,出現眼花、視物颠倒,甚至昏厥等症狀的一類疾病,中醫多從風、火、痰、瘀、虛論治。
若病久不愈再傷脾胃,可緻痰飲橫生,精血乏源,而痰又可生熱,血虛又引風内動,如此虛實夾雜,風痰相乘,眩暈更甚。治療當以溫潤脾胃、理氣化痰為主,切不可過用溫燥,傷及津液。
提示:文中藥方,需要中醫辨證用藥。
今天的分享你看完了嗎?歡迎分享和轉發給更多需要的朋友!
#健康明星計劃##失眠##抑郁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