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既可食用也可用作油料。南朝醫學家陶弘景評價芝麻為“八谷之中,唯此為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芝麻可以“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久服輕身不老,堅筋骨,明耳目,耐饑渴,延年”。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少直接吃芝麻,而是食用芝麻制品,比如香油。
香油是以芝麻為原料制取的植物油,它色澤金黃,香味誘人,營養豐富,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調味品。香油根據制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機榨香油和小磨香油。據記載,南北朝時,香油已被廣泛用于餐飲。到了唐宋年間,香油已被視為最上等的食用植物油。明朝時,今天的河南駐馬店一帶制作小磨香油已初具規模。清初,駐馬店一帶的小磨香油已成為宮廷供品。小磨香油味道濃郁,制法獨特,由古至今,傳承不絕。那麼,小磨香油到底好在哪裡,又是如何制取的呢?
制取小磨香油一般選用粒大飽滿的芝麻,用較大的火候反複炒制,放入石磨中磨制,磨成芝麻醬,将芝麻醬倒入制油器具,加入适溫适量的水替代出香油,這就是小磨香油的制取過程。雖然這聽起來簡單,但其中還真蘊含着些許道理。
小磨香油的制法很古老,所使用的工具也很古老。石磨是由魯班發明的。用石磨磨制芝麻,能夠極少破壞芝麻中的天然抗氧化物質—芝麻酚。芝麻酚是香油的香氣成分,也是香油品質的保證。芝麻酚不僅使香油的香味濃郁,而且因為芝麻酚的天然抗氧化作用,從而使香油的保質期得以延長。
水代法取油是制作小磨香油的最後環節。向制油機裡的芝麻醬加入适溫适量的飲用水,通過充分攪拌,香油就能被水替代出來,這種古老的方法叫作“水代法”。用水代法取油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曆史,而用機榨取油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興起的,利用現代機器壓榨香油的方式。利用水代法取油是小磨香油和機榨香油最重要的差别。
用水代法取油的道理是這樣的:被磨細的芝麻醬由香油和非油物質混合在一塊。注入水後,由于水的比重比油的比重大,一部分香油開始慢慢上浮,水下沉。非油物質和水的親和力更大,非油物質逐漸和水融合,香油逐漸分離。人工攪拌,使水和非油物質更充分的接觸融合,加速了香油的分離。分離出來的香油繼續上浮,最後就可以取香油了,這就是水代法。水代法完全采用物理方式取油,全程不添加任何物質,不僅保證了香油的質量安全,還保留了濃郁的芝麻香味。因此,現代企業至今沿用水代法,雖然使用了現代制油機,提高了水和香油的分離速度,但仍堅持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這就避免了任何添加劑的殘留。
芝麻與石頭、水在一起所出的小磨香油,既保留了芝麻的香味,又能保持純天然的芝麻營養,受到了市場的廣泛歡迎。至今,小磨香油依然飄香在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