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是造成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那麼,家長帶着幼兒在外出遊玩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辨别溺水現象嚴防意外事故發生?“防溺水”知識,希望大家永遠用不到,但這份指南每個人都應該看到!
幼兒篇
01 溺水高發地點
溺水事故多發生在水渠、池塘、水井、水庫、小區水池、水景觀台等地方,家長一定教育幼兒遠離這些危險的地方。
02 “六不一會”
生命是花,安全是葉,讓安全之花常伴左右。預防溺水教育幼兒做到“六不一會”:
1.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遊泳;
2.不私自下水遊泳;
3.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
4.不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領的情況下遊泳;
5.不到危險水域邊玩耍;
6.不盲目下水施救;
7.學會科學合理的應急、求助、報警方法。
03 “四個牢記”
1.天氣再熱,不到河塘去降溫。
2.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3.水性再好,沒有保障别下水。
4.别人再勸,不用生命去逞能!
家長篇
未成年人對周圍環境和形勢缺乏判斷的能力,無法準确預估可能發生的危險,所以家長一定要考慮周全,盡可能排除所有的安全隐患,加強對孩子的監管和教育,避免溺水悲劇再次上演。
監護孩子要做到“四知道”
①知道孩子去哪裡
②知道孩子做什麼
③知道孩子和誰去
④知道孩子何時回來
帶孩子去正規遊泳館遊泳
孩子若要遊泳,應在家長帶領下去正規的遊泳館遊泳,遊泳必須有專業的救生員、齊全的救援設備,并且孩子在遊泳時,家長要全程照看。
與家中長輩做好溝通
孩子由家中老人看護的,要和老人做好溝通,保持聯系暢通,有事及時打電話,掌握好孩子的動向。
8種迹象辨别溺水者
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溺水者總是雙手亂揮、大聲呼救,然後咕咕地吞水。然而,真正的溺水可不是這樣!水中安全專家指出,溺水者并不像多數人以為的那樣,會猛烈拍水求救;相反的,溺水幾乎總是悄然發生。調查顯示,90%的孩童發生溺水事故時,均有成人或青少年在旁看顧。但由于溺水者“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溺水”,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30秒。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兒童溺水者?牢記這8種迹象。
8種迹象辨别溺水者:
1.溺水者不會呼救,他們必須先能呼吸才能說話。人溺水時嘴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間沒有時間呼氣吸氣和呼救。
2.溺水者也無法揮手求救。他們會本能地将雙臂伸到兩側,向下壓,好讓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則可能将手臂前伸。總之,他們無法劃水朝救援者移動,或把手伸向救援設備。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沒有踢腿動作,他們隻能掙紮20~60秒,之後下沉。
4.眼神呆滞,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頭發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6.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頭後仰,嘴巴張開。小孩的頭可能前傾。
7.有時,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來不像溺水。他們看起來可能像擡頭在看天或岸邊,這時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眼神渙散,則需立即施以援手。
8.小孩在戲水時會發出很多聲音。當發現孩子安靜無聲時,就該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牢記“八避免”
牢記“八避免”:
1.避免去近幾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遊泳;
2.避免去水庫主幹渠遊泳;
3.避免在危險地段推拉玩鬧、清洗衣物、打撈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後在河道、湖塘、井池邊行走,避免雨中單獨過橋;
5.避免去不熟悉的水域遊泳;
6.避免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遊泳,如正午暴曬期間、天氣多變時刻等;
7.避免到深水區、冷水區遊泳;
8.避免到污染嚴重、水質差的水域遊泳。
來源丨區融媒體中心實習生李予孜
責編丨黃靖康 編輯丨符雅梅
值班副總編輯丨高興
值班總編輯丨熊其雨
-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