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買過看起來沒有血色,肉質纖維松垮,看起來水水的豬肉? 或是看起來呈現暗紅色,煮起來又幹又柴的豬肉?
顔色蒼白(pale)、組織松軟無彈性(soft)以及肉的表面會有滲水情形發生(exudative), 簡稱為「水漾肉」, 或稱「PSE 肉(pale softexudative pork)」。主要是豬隻若在屠宰前, 以不當的方式進行緻昏, 而産生急性的、短暫性的緊迫,會使肌肉内的肝糖快速分解,産生大量乳酸,造成屠後肌肉的pH值在短時間内快速下降,會使肉的保水性變差、質地松軟、顔色蒼白及缺乏風味。
若是豬隻在屠宰前受到長期性的緊迫,而使得肌肉中的肝糖消耗殆盡,無法在屠宰後産生适量乳酸,将肌肉的pH值降至正常值,就會産生色澤深暗、肉質偏硬及表面幹燥的豬肉,被簡稱為「DFD肉」,又稱為「暗幹肉(dark firm dry pork)」。
各部位的标準豬肉。因不同部位、肉色而有差異。由左至右上排依序為小裡肌、梅花肉、五花肉;下排為松坂肉、大裡肌、五花肉。
豬肉也需要熟成?良好溫度與濕度,讓豬肉的風味更佳!
豬隻宰殺之後, 部分經過熟成期,這段時間豬肉保存在良好溫度與濕度的空間内,讓豬肉的纖維軟化、增加風味。
常見「低溫真空熟成」, 是将豬肉置于攝氏0度恒溫與80∼90%R.H. 的高濕度環境約3~5天。不同品種的豬肉,熟成期略有不同;約克夏黑豬需要10天,杜洛克紅豬需要14天。不同部位的熟成期也不盡相同,屠宰場會依照餐廳或客戶需求進行熟成。
傳統市場的豬肉,多半未經過熟成階段, 所以豬肉相對會比較結實,适合長時間紅燒或鹵煮,較不适合直接制成日式炸豬排。隻要懂得豬肉的特性,加以烹饪,都可以品嘗到最美味的豬肉。
豬肉熟成,呈現完美肉質口感!
1、嫩化
豬臀肉或五花肉部位因有豐富結締組織,透過熟成使豬肉産生蛋白水解酶,可分解豬肉的肌纖維,增加豬肉的柔嫩度。
2、改變風味
熟成可将豬肉的蛋白質轉換成胺基酸。以「谷氨酸」為例,熟成豬肉比沒有熟成的豬肉多了1倍,而胺基酸在150~180℃高溫燒烤的過程,可因梅納反應産生肉香味,增加豬肉的濃郁層次風味。
3、多汁性
熟成也會改善豬肉吸水量,因此熟成豬肉在嘴裡咀嚼時會感覺較多汁。
了解豬肉的特性,依據料理加以熟成、烹饪,即可品嘗到最美味的口感。
轉載聲明
本文轉載自餐桌上的肉蛋奶,如需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