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歆小迪
昨天,兒子放學路上和我說,他幼兒園同桌小朋友偷了他的圖畫本又被他要回來了。
随後,兒子給我講了整個過程。他的同桌小女孩看到兒子的圖畫本好看,就在兒子出去上跆拳道課時,将圖畫本上用鉛筆寫的名字擦掉,寫上女孩自己的名字。兒子回來發現後,要了回來,還揚言要告訴老師,女孩害怕了,央求兒子别告訴老師,她可以滿足兒子一個條件,隻要他不告訴老師。
兒子說那你把你的貼畫送我一個,我就不告訴老師,然後他們倆就達成一緻,女孩送兒子一個貼畫,兒子也沒有告訴老師。
有時候,小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挺有意思。
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人适應社會,生存發展很重要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後天學習的。
這種能力可以讓一個人正确認識自身處境,可以很好的了解形勢從而獲得他想得到東西或達到自己目的。知道該向什麼人說什麼話,該在什麼時候說,怎樣說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以及知道如何做某事的能力。
這種能力很大一部分是在生活的家庭中獲得的。孩子生活的家庭環境以及父母教育方式影響着他們的處事态度和社會技巧。
1、“視角轉換”的溝通方式
“視角轉換”的溝通方式,就是需要家長換上孩子的眼睛,跟孩子采用同一視角,孩子看到的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家長不要一來就把你自己的看法說成是正确的。一旦你做了這個假定,這個溝通也就失去了平等的立場。
家長需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的真實需求,這樣才能幫他更好解決眼前的問題。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越是感覺到有人支持他,他就越是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怎麼解決這個麻煩上。如果他感覺不到支持,他的注意力就會固定在跟别人的關系上,怎麼獲得支持,而不是怎麼去解決問題。
很多大人不是推動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而是“包辦”的,代替的,不是幫助的。以孩子做不好為理由,越俎代庖,包辦,代替,這樣的心态,家長多是從自己的視角去看問題,所以覺得孩子做不好。
這就形成了一個閉環。以大人的視角覺得孩子做不好——包辦,代替——孩子真的就做不好了——印證了大人的想法,孩子做不好——于是更加包辦,代替,甚至指責孩子做不好——孩子更加做不好了……
意識到這個問題,意識到是自己制造了這個閉環。
家長要适度放手,不要事事包辦替代,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這樣會給孩子一種“我可以”的信念。
麥德琳·雷文說,“不要為你的孩子做他們已經可以做、或者幾乎可以做的事情”。
2、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給孩子機會學習,練習,允許孩子試錯。試錯學習就是讓孩子在錯誤中學習,探索學習的過程。
一些家長,特别是一些爺爺奶奶特别擔心讓孩子犯錯誤,深怕傷害了孩子。其實,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讓孩子選擇,哪怕是去試錯,也是在給孩子探索的學習經驗。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裡面,描述過這樣一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着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開來,于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細細的草繩。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打蝴蝶結對于成人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對于5歲的孩子來說,确是一項重大的考驗,他可能一遍又一遍的嘗試,就是做不好,這時家長不要着急。讓孩子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掌握方法尋找規律,逐漸熟練從而獨立完成,要知道這種成功的喜悅和自豪是無法替代。
3、允許孩子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判斷孩子做的好不好,不要以家長自己的标準。孩子有孩子有需求,孩子有他自己的辦法。
因為,孩子的思維方式可能會和我們有所不同,完成同一件事的方式方法自然與我們不一樣。況且家長自己也有局限,不要總拿自己的那一套去要求孩子。孩子不是我們的複制品,他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有自己的思想,獨特見解。
好的教育也不應該僅僅讓孩子學知識,家長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培養孩子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
做家長的要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認識,成長為一個有主意,能獨立解決問題的人,而非灌輸你的思想給他。
一個人缺乏社會生存的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即使智商天賦驚人,也難取得成功。因為,如果一個人不能解決問題,他就會成為問題。
孩子終會到社會上獨自闖蕩,我們無法幫孩子打理好一切,但是我們可以及早教給他認識生活和适應社會的能力,這是他實現自己目标和理想的資本。
因此,我們應該從小給孩子參與解決各種家庭生活問題的機會,不斷提高孩子實踐能力,這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作者簡介:歆小迪,80後職場媽媽,食品科學碩士,國家二級營養師,兒童早期教育研究者,xindi13050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