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
但無論元宵還是湯圓,均為糯米制品
口腹得到滿足的同時
對腸胃的消化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這個時候來上一杯解膩的茶
茶葉的淡淡清香
及所含茶鞣質、茶單甯的微微苦澀
正好中和了湯團的甜膩,慢慢化食順氣
一碗元宵一盞茶,團團圓圓又一年
讓我們了解一些有趣的元宵茶,
也為自己準備一杯元宵茶飲吧~
霞浦元宵茶
“霞浦元宵茶”原名“福甯元宵綠”,正月元宵節時期,正值福建霞浦縣“霞浦元宵茶”開采期,最早在正月初二、三日,堪稱“中國第一早茶”。
上世紀70年代末,為紀念在元宵節前研制成功,創我國元宵節可飲新茶的先例,故定名為“福甯元宵綠”。“霞浦元宵茶”是我國唯一用節日名稱來命名的茶樹品種。
“霞浦元宵茶”所制綠茶外形優美,色澤銀綠隐翠,内質湯色黃綠清明,香高味醇,鮮爽生津,葉底黃綠明亮,香氣高爽似闆栗香。
黃梅元宵茶
黃梅元宵茶并非尋常意義上的茶葉,它的主要原料為:豌豆、黑芝麻、香菜、糯米、食用鹽。可飲可食,鹹香無比,獨樹一幟。
元宵茶是黃梅春節、元宵節期間家家戶戶用來待客的必備品,大概因為其主要原料是 “芫荽”,在黃梅話中接近 “元宵”所以而得名吧。黃梅元宵茶始于公元1777年的乾隆年間,是黃梅的傳統飲品。
自明末清初以來,黃梅民間素有在元宵節時間期間搭台唱戲的習俗,喝元宵茶,賞黃梅戲,其樂融融,意猶未盡。不僅是在過去,就是在美味繁多的今天依然是很多人元宵節的最愛,因為它蘊含了很多人對家鄉濃濃的愛!
每到臨近春節,各家就早早買好芫荽,洗幹淨,放在太陽下曬幹生水。注意,隻是曬幹生水,不是曬幹芫荽,好像說生水沒曬幹保存的時間不長,切細放鹽漬上,然後裝在一個玻璃瓶裡。把炒好的黃豆,芝麻放在另一個玻璃瓶裡。待到有客人串門或自家飯後吃油膩了,打開玻璃瓶,一勺漬好的芫荽,一勺黃豆芝麻的混合,沖上一杯開水,喝上一口,那淡淡的鹹,那濃濃的香,頃刻就會蘇醒你的味蕾。每逢肚子脹氣,喝了一碗元宵茶,不要一小會,那脹氣的肚子就舒服了許多,這芫荽有消食健胃的功效。
陝西元宵茶
陝西元宵茶是陝西省一些地區的人們在元宵節當天食用的一種傳統食物,愛吃面食的陝西人就在面湯裡放進各種蔬菜和水果做成獨一無二的“元宵茶”,一家人在元宵節快快樂樂地享用。
黃湯元宵
黃湯元宵是以水頭鎮朝陽山黃湯茶葉為特色原料,用特定手法細制而成的。原料中的黃湯茶葉是中國四大傳統黃茶之一,經“九烘九悶”非遺工藝制作而成,具有“幹茶顯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的“三黃”特征,風味絕佳。
将茶葉研磨成細細的茶粉,與糯米粉以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溫水揉成面團,再将面團揪成小塊。待鍋中水沸騰,将小塊面團搓成圓球狀一個個放入水中,煮至元宵浮起就可出鍋盛入準備好的茶水裡了。
煮好的元宵湯色明亮,香味清新,口感細膩軟糯。茶粉的微苦沖淡了元宵的膩甜,加上枸杞、幹桂花等配料,更是讓人唇齒一爽,回味無窮。
除了以上的特色“元宵茶”,我們自己在家,也可以用茶湯沖泡煮熟的湯圓,或是一顆湯圓一口茶。湯圓不僅吸收茶葉的香氣,且解油膩、助消化。
普洱茶、紅茶、綠茶各有千秋,搭配不同口味的湯圓,混搭出各種清香醇濃,細嫩口感。
紅茶
紅茶屬于全發酵茶,其茶多酚的氧化物具有促消化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解膩茶,沖泡好紅茶,濾出茶湯,将煮好湯圓分裝在碗裡,沖入茶湯即可,茶湯紅豔,湯圓潔白,紅茶的糖香與花生湯圓特别融合,爽口不膩,還特别賞心悅目。
普洱茶
普洱生茶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富含茶多酚、兒茶素等,提神醒腦,還具有疏肝的功效。可刺激腸胃胃酸分泌,增加腸胃快速蠕動,具有解油膩、助消化的功效,食一口甜甜的桂花芝麻湯圓,再泯一口淡淡的茶,香甜可口,清香宜人。
比起生普的濃烈,熟茶要柔和的多,對腸胃不産生刺激作用,色澤紅褐、口感香醇的普洱熟茶,進入人體腸胃後,形成膜附着于胃的表層,這也是長期飲用普洱茶,可以起到養胃、護胃的原因所在,一碗湯圓,一壺熟普,暖胃解膩,滿口醇香。
黑茶
市面上的元宵大多以甜餡為主,比如芝麻、花生、巧克力餡的元宵,這一天會在很多人家的餐桌上出現。對于這類偏甜的元宵,大家吃完後不妨泡上一杯黑茶。
黑茶早期多是邊遠的少數民族用來解膩、助消化的,黑茶中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咖啡堿等不僅有助于消化,而且茶多糖還能夠幫助降低血脂以及降低血液中過氧化物活性的功效。
烏龍茶
烏龍茶中的咖啡堿和黃烷醇類化合物可以增強消化道蠕動,因而也就有助于食品的消化,預防消化器官疾病的發生,因此在飯後,尤其是攝進較多量的含脂肪食品後飲茶是有益的。
大麥茶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大麥具有健脾消食,除熱止渴,下氣利水等功效。大麥茶主要用于消溫解毒,健脾減肥,清熱解暑,去腥膻,去油膩,助消化,潤膚烏發。吃完湯圓之後,再來一杯暖暖的茶,這可是個不錯的選擇!
春意一盞鬧元宵,春光蕩漾在茶盞
在吃過元宵或湯圓後
一壺好茶,暖胃解膩,滿口醇香!
來源:茶道傳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