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毯的顔色和款式我給您标記了,下播後我們就盡快發貨!”天津市武清區崔黃口鎮王杜莊村一家地毯企業裡,一位年輕女士正通過直播鏡頭與顧客交流。這一個上午場次才播到一半,直播間一角已堆起十幾捆标注好買家信息的地毯。
像這樣的地毯直播帶貨,如今每天都在王杜莊村衆多地毯企業的廠房裡上演。這個位于“地毯之鄉”崔黃口鎮的小村,不僅有地毯生産的優秀傳統,還積極“觸電”,借勢電商發力,幾年間線上線下銷售額已是平分秋色。
用村裡人的話來說,正因牢牢抓住地毯行業數十年來的多次機遇,這個村莊才能一直成為産業鍊内的佼佼者。順風張帆,勇立潮頭,這樣的行事風格已成了王杜莊村振興商貿、實業緻富的法寶。
地毯廠房裡搭建起直播間
如果你踏入王杜莊村,稍微了解一下這裡的地毯産業發展情況,或許會吃驚于這個戶籍人口僅400多人的村莊,卻擁有多達47家地毯企業,全村地毯産業的經濟規模在2021年達到了3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地毯産業村”“億元電商村”。
駕車駛進村裡,能看到幾條大路上停靠着不少運送原材料和攬收地毯成品的貨車,彰顯着這裡地毯産業的規模。本文開頭那一幕,發生在王杜莊村的天津市源豐盛地毯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源豐盛”)的廠房内。
圖說:地毯生産的“裁活”工序
言談間,杜德富對每次産業特點轉變的回憶看似輕描淡寫,但他同時強調,每次革新中其實蘊藏着一代代從業者追趕浪潮、避免被大環境淘汰的努力。
“優勢凸顯的集聚産業規模,吸引了遠近許多村民加入其中,也創造了衆多就業機會。但另一方面,巨大的産業規模和成熟的運作方式,也曾帶來一些發展瓶頸。”杜德富說道,“生産上,每當新技術湧現,都形成對傳統生産技術的沖擊;銷售上,電商蓬勃興起後,幾乎與傳統線下市場平分秋色,這幾乎重塑了銷售格局。正所謂‘船大不好調頭’,能否在一波波浪潮中及時轉型,跟上潮流,一直是村裡乃至鎮裡很多資深從業者心心念念的話題。”
技術革新往往對培養工人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生産人員快速适應;每次産能上升後如何既做到盡量飽和生産,又不形成産品堆積,增大庫存壓力;定制化服務出現後,如何規範化圖案版權問題;互聯網時代的地毯定價和市場選擇上又該如何找到合适定位……現年50歲的杜德富列舉了他對地毯産業的親見親聞。他直言,每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背後,都蘊含着從業者的巧思,蘊含着人們在代代傳承中的創新進步。
“在村民們這種主觀能動性下,如今王杜莊村能夠在地毯直播帶貨領域做得風生水起,也就不足為奇了。看到那麼多村民,特别是年輕人願意去鑽研地毯産業最新潮流,我就感到由衷欽佩,也更看好村裡地毯産業未來的發展。”杜德富說道。
“地毯之鄉”,發展永遠是進行時
王杜莊村地毯産業的勃興,是整個崔黃口鎮地毯産業紅火的側寫。作為全鎮支柱産業,崔黃口鎮現有地毯企業12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3家,擁有資産總額19.5億元。全鎮5.2萬常住人口中,有2.5萬人從事地毯生産,地毯産品出口量一度占全國40%,全市80%。
崔黃口鎮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為了促進地毯産業這一優勢産業的發展,讓從業人員更加适應互聯網時代的業界新變化,鎮裡多次聯合天津市商務局電商處的專家,在全鎮開展電商平台的搭建培訓。
對于積極擁抱電商新業态的地毯小微企業,崔黃口鎮還協調金融部門,由多家銀行為“觸電”的地毯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開放綠色通道、便捷化服務,以解決這些企業籌措啟動資金難的問題。截至目前,已發放貸款400餘萬元,從金融上扶持了一大批地毯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此外,鎮政府還引入光大固投項目,解決當下地毯邊角料外運無害化處理費用高難題,使垃圾就地變廢為寶,降低處理費用,提升環境效益。邊角料就地轉化成為新能源後,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和當地居民生活。
如今,“地毯之鄉”的盛名之下,崔黃口鎮對于未來如何進一步促進地毯産業發展,也給出了自己的初步答案,“要繼續做大做強品牌效應,樹立品牌化戰略,從價格戰步入到品牌戰、品質戰。為此,既要加強宣傳力度,也要充分理解‘打鐵還需自身硬’,整合現有資源,進一步提高産能和利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