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在中國曆史悠久,被稱為“國飲”。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存一些茶,有客人來,泡一杯茶,有喜事的時候,茶水敬長輩也是少不了的。
茶葉的保質期,可以理解為“最佳賞味期”。就是說超過這個期限,不代表茶就立馬變質不能喝了,而是茶葉的自然香氣會慢慢消散,口感也會變差,從風味到内含營養方方面面的質感都大打折扣。
影響茶葉保質期的核心因素,就要看制茶過程,有沒有進行長時間的高溫(>100℃)殺酶滅活,以及消滅酶的程度。
徹底殺酶,就像經過高溫炒制的綠茶,沒有酶的催化促進,茶葉中的糖類等物質無法再進行轉化,失去了活性。所以要趁着鮮爽,越早喝完越好。
綠茶在中國六大茶類中,綠茶是消費人數最多的一種茶葉。在正常的保存條件下可以存放18個月,即一年半的時間。
紅茶的保質期是3年,不過從口感來說,建議2年内品飲。
茶葉過了保質期還能喝嗎?六大茶類的保質期各是多久?
紅茶是一種全發酵的茶類,它跟普洱這樣的後發酵茶是不一樣的。所謂全發酵,就是在茶葉制作的過程中就進行發酵工藝,加工制作完成後,發酵環節就基本結束,後期不會再自然陳化發酵了,所以也不存在等新茶陳化後再品飲一說。
發酵度較低的烏龍茶和綠茶比較接近,例如清香型的鐵觀音、凍頂烏龍等。這類茶保存條件嚴苛,需要低溫冷藏,保質期為18個月。
重發酵的烏龍茶,例如岩茶,陳化後滋味更突出,是和白茶一樣可以長期保存的,通常保質期在3~5年。
黑茶屬于後發酵茶,保質期相對綠茶較長,有些還可以久放,如普洱等。這類茶在發酵的過程中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存放的時間越久,口感就越醇厚。
茶葉過了保質期還能喝嗎?六大茶類的保質期各是多久?
一般認為磚茶存放10至15年,千兩茶10至15年,散茶5至10年,其品飲價值較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