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馔妙物
春節,我們有歡快的大魚大肉;情人節,我們有浪漫的二人晚餐;元宵,我們有甜蜜的花樣湯圓;一切回複平常的日子,胃口卻郁悶起來。吃膩了,還是潮濕春日的前奏?且讓我們離開魚肉的肥膩,踏着春暖花開的腳步,聞聞地裡泥土的氣息,吃吃清爽醒胃的菜肴,順便還可以借鑒大廚的一些煮菜小點子。
新韭無渣
和江浙人愛吃嫩尖、嫩芽相比,廣東人對于葉菜顯然更為情有獨鐘,尤其在潮汕菜中,嫩葉春蔬觸目可見。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細葉韭菜。在汕頭,素有“正月仔婿,二月韭菜”的說法,頂着初春雨水冒頭的新韭,質地最為細嫩無渣。懂行的老饕,往往會在一場夜雨後的次日早晨去買韭菜,取其水頭足的緣故。
大廚教路說,潮汕韭菜是否新鮮,需看根部。截口較平整,韭菜豎立後,葉片能直立,顔色鮮嫩翠綠的,就是新鮮韭菜。雖然韭菜生命力強,但最好吃的還是第一茬。每割一次,韭菜葉便會一開二,二變四,愈割愈茂盛,但葉子的纖維也會變得越韌。
潮汕人做韭菜,習慣用熱火、厚油、魚露把镬先爆香,再把韭菜唰地倒入,三兜兩炒就可上碟。如果覺得單調,還會加入鮮鱿絲,用蔥段、蒜粒爆香後,把鱿魚絲倒入鍋中翻炒至八成熟,再加入韭菜炒熟即可。
俗話說“生姜熟蒜半命韭”,韭菜以半生熟狀态的口感最為好吃。不過大廚炒潮汕韭菜的訣竅,則是少翻動,因為翻動過多會出水,所以炒它不用放水,鹽也要最後才下。
春菜清香
和韭菜同期現身的春菜,也是潮汕地區春日必吃的時蔬,即使在廣州的街市裡,也能找到它的身影,價格也頗為親民。每年的1月到3月是它的最佳賞味期,上手比較重的春菜,證明水分多,吃起來更嫩。
和苦瓜一樣,春菜屬于“重口味”的春蔬,因為它入口時的味道是苦的,細嚼後才會回甘,在潮汕地區寓意苦盡甘來。若是碰上講究的潮汕老饕,隻會選取靠菜頭那一部分的春菜梗入菜,因為會特别嫩。如果怕苦,在春菜入肴前,可以先将它氽水,以減輕苦味。
潮汕的地道做法是“厚朥(豬油)、猛火、香臊湯(魚露)”,就是下魚露和豬油渣猛火翻炒。厚朥是因為春菜很吸油,猛火是為了使春菜更青翠,下魚露會使春菜更美味。
黃葉白甜美
汕頭黃葉白,通常被廣州菜販子稱為“小白菜”,蓋因兩者的外形十分接近。黃葉白的上市季節從12月底到次年的3月份,要經曆過倒春寒的黃葉白,味道才會變得甜美過人,格外有菜味。
在潮汕一帶,黃葉白通常要加豆瓣醬和豬油渣同炒。因為黃葉白屬于“瘦物”,炒的時候擱點油渣會分外香,而豆瓣醬的鹹味比較柔和,用它炒出來的黃葉白味道會更加鮮美。
野芫茜柔滑
如果不看上半身,光看下半身,它絕對可以仿冒老山人參,粗壯兼鱗片凸起,須根密集。但眼光上移,立即鳳凰變山雞:這不就是芫茜一棵?沒錯,它是芫茜,但可比一般芫茜要稀有得多,唯有在從化才有出産,純野生,大名從化野芫茜是也,以良口一帶所掘到的為最好。
别看它長得健壯,其實卻是長了副江南柔腸的東北大漢,氣味沒有一般芫茜的濃烈刺激,清淡好入口,更不會有澀味,反而是柔滑帶清香,和鹹檸檬搭檔來炖湯最有下火功效,一盅湯裡面隻要下一個根頭,揭蓋已經香到隔壁桌去。如果想再清新些,還可以直接用它來涼拌。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王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