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因位于我國太行山以西,故得名“山西”,該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曆史悠久、人文荟萃,擁有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民間一直都有“三千年曆史看陝西,五千年曆史看山西”的說法。
當然,山西除了曆史文化以外,還有一個衆所周知的特色,那就是山西面食,山西人對于面食的熱愛可以說超出你的想象。在這裡家家戶戶,每餐每頓都少不了面食。
有據可考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多種,也就是說即使每天吃一種面食,都能做到大半年不重樣,這在我國的其他省份都做不到,對于喜歡面食的人來說,估計這裡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這幾百種面食形狀各異,寬的、扁的,圓的應有盡有,而山西面食在制作工藝來講,可分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5種山西的經典面食吧,保管你看完口水直流。
一、刀削面
刀削面是我國五大經典面食之一,所以大家對其都不陌生,好多城市的大街小巷裡都能看見刀削面的身影。
刀削面和面的技術要求比較嚴格,面和水的比例一定要分毫不差。然後就是削的過程,這就區别于其他壓面或者擀面的方式。削出來的面中間厚、兩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
這可對削面師傅的有着極大的手藝要求,而近些年來機器刀削面的出現,讓我們再難品嘗到手工刀削面的獨到之處,但還是得提一句,手工做出來的是真不同,從口感上來說便和機器做出來的有極大的差異。
二、莜面栲栳栳
該面食又被稱為莜面窩窩。莜面加一倍的開水和制,用靈活的手掌在面闆上推開,食指一卷,做成貓耳朵的形狀。老一輩人有這個手藝的人還是很多,但現在的年輕人便很難做出其精髓了。
做好後挨個并排在籠内酷似蜂窩,蒸熟以後配以羊肉或蘑菇湯調和,使人聞之垂涎,胃口頓開。同時栲栳栳這三個字又被賦予了 “牢靠”、“和睦”的寓意,所以在山西像壽辰、婚禮、小孩滿月等都會吃這道美食。
三、貓耳朵
貓耳朵是山西晉中地區流行的美食,因其形狀酷似貓耳朵而得名,其制作方法簡單,可操作性強。
将和好的面團擀成面片後再用手指往前推出貓耳朵形狀即可,然後下鍋煮熟,搭配上提前熬制的鹵,味道十分鮮美。需要注意的是貓耳朵表面要偏軟一點,太硬了影響其口感。
四、剪刀面
剪刀面從其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用剪刀制作而成的面,而且剪出來的面呈魚形,所以又被叫做“剪魚子”。剪刀面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末年,其主要由面粉和雞蛋制作而成,味道香甜可口,并且營養價值很高。
五、不爛子
本名為“拌子”,因山西方言讀出來酷似“不爛子”,久而久之這道經典美食就被人們傳成了“不爛子”。
其做法特别簡單,将土豆去皮洗淨切絲、拌入面粉,攪拌均勻後上蒸籠蒸熟。春末槐花開時也可以用槐花做,蒸熟以後上鍋炒炒更香。這道美食就類似于河北人愛吃得“苦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
我國北方人飲食習慣偏向面食,可以說是無面不歡,家家戶戶做擀面條。而南方的面食制作相對來說便不太追得上北方了,這也體現出了我國的南北差異。
今天小編分享的面食中,你吃過幾種呢?平時大家都需要吃什麼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