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憶歡
圖|來源于網絡,侵删
’在《知否》扮演大娘子的劉琳,最近在人物的采訪中說到,大娘子火了之後,她幾個月都沒睡好,對自己的大紅有些不習慣,甚至感到害怕,最嚴重的時候,生理期都紊亂了。
她害怕紅的原因。
一方面,是來自家庭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來自對自己清楚的認識。
她一直是個很清醒的人。
1974年4月13日,劉琳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
父母都是航天部的技術工作者,和演員這一行完全搭不上邊。
劉琳成為演員,和自己從小的興趣有關。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有愛好支撐的工作,都會走得更遠。
她從小就會被各種表演吸引,自己也會不自覺地代入任何表演。
比如想着爸媽離婚了(但她家庭很幸福),她做為女兒,從法院裡走出來會是什麼樣子。
和夥伴過家家當新娘的時候,自己應該怎樣去招待賓客。
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劉琳就想去藝術班學習,最開始考的是唱歌,嗓子不好沒有考上。
初中的時候,去了中國兒童藝術學院學表演,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往這條路上走。
劉琳演員之路第一個指路的人,是父親。
劉琳姥姥癱瘓在床的那兩年,是她爸爸在照顧,父親通過自己的行動,把樸實、真誠、善良的品質潛移默化地傳給了她。
在其位,行其事。
長大之後做演員,演技好,演什麼像什麼,本就是作為一個演員的職責所在。
第二個指路人,是她考戲劇團的評委老師。
高中的時候,在演技上有進步的她,已經不滿足于一周兩三次的表演課,她想需要更大的舞台展現自己。
她開始去參加各種劇團的面試,考總政話劇團學員班時,她已經到了最後一面,隻要過了,她就能進入劇團。
不過這次是要和别人合作表演,她表演到一半,覺得對手不會演戲,就停了下來,要求老師給她換一個演員。
評委老師聽到她這樣說,很生氣,叫她回去把小品演完的同時,也跟她說了掏心窩的話。
“你要學會跟人家合作,不論給你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演員,你都要把你自己的工作完成。”
這也告訴她,演員要想走下去,就必須學會和别人合作,一個人是完成不了一部戲的,不論在什麼時候,遇見了什麼樣的人,演好戲都是一個演員的本分。
因為這個小插曲,劉琳沒能進入劇團。
但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
沒有進入劇團,讓她有機會去考北京電影學院。
第三位指路人,是高中的代課老師。
在高中的最後那段時間,她同時做三件事。
一邊學習,一邊拍第一部電影《高樓邊》,一邊還得準備考電影學院。
拿準考證的時候,因為她要拍戲,組裡就叫了一個副導演去幫她取。
不過老師不給,還很生氣地說:
“她現在還沒怎麼樣呢,就想着耍大牌,叫她自己回來取。”
聽見副導演回來這樣說,劉琳害怕得直哆嗦。
她當時想,老師都把她說成這樣了,她肯定考不上電影學院了。
後面拿到了電影學院的通知書,她才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是要告訴她,你就是一個普通人,要從頭做起。
演員隻是一個職業,在聚光燈之外,你還是一個普通人。
讀書時代遇到的3位指路人。
分别告訴她要踏實,什麼才是重要的;
要懂得合作,一部戲僅憑一個人不能完成,即使你很優秀;
要清醒,任何時候都要記住自己是誰。
所以她知道,聚光燈之下的,除了演戲,其他的東西都是附加的,不可把控的。
1993年,劉琳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和徐靜蕾成為同學。
同年,她拍的第一部電影《高樓邊》,在國内上映。
進入大學的第二年,她和黃磊、張國榮、吳倩蓮等知名演員合作,主演《夜半歌聲》。
劉琳演戲的跨度很大。
她從來沒有覺得,一個演員,你在什麼樣的年紀,就該演什麼樣的戲。
在《高樓邊》裡,她是和自己年齡相符的女高中生。
在畢業時和徐靜蕾合作的電影裡,她演的是一個老太太。
從初中就開始磨練的演技,讓她對各種角色都掌握得住。
2000年,劉琳憑借電影《過年回家》,憑借這部影片,獲得了第13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成為國際影後,為自己的演員生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對她演技的肯定。
到今天,演員這條路她已經走了幾十年,在這條路上,她沒有忘記初心,時刻記得演技才是演員最重要的東西。
她對自己有很清楚的認識,她除了是個演員,還是一個普通人。
她深知:得到一些東西,就會失去一些東西。
所以在拍戲之外,她不願意抛頭露面,不願意去争一些東西,不會去奪任何人的風頭。
在她心裡,能從事着一個喜歡并且又擅長的一個事,就已經足夠的幸福了。
作者簡介:蔣憶歡,做一個簡單的人,看得清世間的繁雜,理得清生活的雜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